第八百九十一章 任重道远(下) (第3/3页)
不好察觉。 计划内的物料倒手赚钱,计划外的物料大笔亏钱。
有些人倒是玩的贼溜,只是如今办公室跟上面都在着力打造经济班底。 这类左手倒右手,计划内外两套账的营生,贤婿李胜利也早就有过提醒。 津门的物资公司,除了大批的物料之外,还有专门的车队,防的就是周边的厂企出现这样的问题。 上了铁路的物资,每一批都有专业的押运人员,卸货的地方不对,物资直接就会被拉回来的。 除此之外,现款交割,也是轧钢厂津门物资公司,占据上游的霸道之处。 除了一机部那边能挂账之外,办公室的批条,那边也一样不认的,款到出货,早就成了那边的规矩。 至于你下游的厂子生产与否,就跟物资公司这边无关了,有钱有原料,没钱说破大天也得等着。 对此,李怀德的推脱之言也有些诛心,本就是低于市价的物料,再不给现钱,就说不过去了。 人对面是私人的产业,不可能做赊账的买卖。 因此公家厂企之间,早就存在的三角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没钱,人津门物资公司那边,只会支援一下西北,其他厂子,就是跪在门口,也是一样的款不到不发货。 说到拿钱,一些公家的厂子,也真是拿不出来。 计划之内,产品物资走的是调拨,这样一来,厂子欠矿上的,矿上欠其他厂子的,计划之内勾兑一下,也是惯例。 只是市场放开之后,这种循环之内,就多了津门物资公司这样的单位。 人那边不认计划调配,只认现钱、现款,没有现款,杜老爹也用条子试过,那边答应的好好的,但就是不给你发货。 电话打到津门物资公司,那边就说库内存货已经发付完了,要等下一船。 电话打给李怀德,又是另一番说法,说是库里物资应有尽有。 这边应着,那边不发货,杜老爹为此也有些恼火。 因为下面的一些厂子,却是拿不出现钱,缓和一下,赊出一批物料,厂子就能转起来了。 但杜老爹的电话打了一个来回,厂子该停工待料,还是停工待料的状态。 再打电话质问李怀德,那边又变了说辞,说是自家贤婿的严令,不管是谁,没钱就是不发货。 拿着批条来的,就是口头上答应,货物、原料一概不发,至于打电话来问,就是登船到港的托词了。 当时的杜老爹,还在心里埋怨自家贤婿不顾大局。 但价格双规施行之后,有些问题的出现,才让杜老爹看到了自家贤婿的独到之处。 人家不是不清楚,而是太清楚这套循环会出什么问题了。 津门港的物资,为什么要带上运输跟押运,无非是想将自身,从倒买倒卖的漩涡了撇清楚而已。 之前有人要夺津门物资公司的掌控权,看来目的也是极为明确的。 但只掌握市场不掌握前段,对物资没有话语权的他们,也是被自家贤婿直接以断货撅了回去。 物资、机械设备上掌握着前段产出,小手工业产品跟轻工业产品上,掌握着末端的市场。 自家贤婿的避险方式,还真就是自己说了算的,这点谋划在杜老爹看来,也是首屈一指了。 “爸,美刀贬值日元升值,也是一场持久战的。 您想想,岛上的产品都不成了,老美都需要再开出口产业,消除国内通胀了。 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市场也会有一段肃杀期的。 我们的出口肯定也会受影响的,对外出口受挫。 对内,我们的工资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市场上的产品种类。 至于农村,那边什么样,您怕是比我还清楚。 内外双杀之下,市场放开究竟是对是错,是不是还要再讨论一下? 老美对岛上的屠刀已经举起来了,落下,也就这几年的时间。 该如何拉动咱们的内需,还是需要好好斟酌一下的。 价格会慢慢归于市场,但只看市场,不看工资收入,就会让前路变的莫测。 路途艰辛、任重道远,我还是尽量搂着说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