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巨人肩头(上) (第2/3页)
能不说的优势。 中医新割治派的存在,就是为了拉高中医这短板而存在的。 如今的新割治派,还不到大范围推广的时候,因为随着西医理论的发展,新割治派也要随之确立新的理论体系。 在一些复杂手术上,新割治派的手法够用,但理论支撑不足,也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事儿。 剽一门医学体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如何让新割治派融入医疗市场,成为被各国医院所认可的体系,这条路且得走着呢! 至于将西医理论跟中医医理相合,之后再蜕变出新的中医医理,那就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 返本归源,只是总结,想要在总结之上更进一步,现在的西医还不足以作为样本。 简单说来,器官移植,如今还远不如后世。 这种尝试能否成功,李胜利也说不准,可能会很简单,也可能会难如登天,这事儿虽说跟他有关,但也跟他无关。 跟他有关的无非就是支持而已,跟他无关则是需要中医新割治派的人砥砺前行,他不怎么想学西医。 被李胜利这小子两次拒绝,吕老也就知道了他的态度。 务实不务虚,既是李胜利的好处,也是他苛刻的地方。 比如下面怨声载道的学员们,比如举步维艰的西医院。 没了面子上的虚情假意,剩下的都是干货,对很多人而言,压力都有些太大了。 “胜利,高压学习法,筛除了许多有资质的学员,你看能否放宽一些?” 西医院的事,吕老可以不说,但函授学校,包括各地分校、中医专科学校的事,老吕自觉还是要替学员们发声的。 “吕老,如实给他们讲好了,如今中医师跟赤脚医生的数量太多。 医疗市场养不住,我们也养不起。 告诉他们,愿学就学,不愿学就走。 以后的中医师,要全部出自赤脚医生。 说白了,不管是学员还是学生,不经历赤脚医生这一节,就没资格拿中医执业资格证。 我们的中医大传承,需要的是基础过硬的中坚力量,不需要半吊子。 再说,我的钱也不是白来的,他们不愿学,我也乐得少花钱。” 如今西医师的数量不过二十多万,中医连同赤脚医生,至少十倍于西医。 如今的医疗市场虽说也在慢慢的兴盛,但离着养活一两百万中医的规模还差的很远。 一个县城几十万人,真正的医生数量,到了后世也没多少的,这里面还有参差不齐的因素。 实际算来,正经的执业医师,中西医都算上,到后世也不过几十万的数量,弄不好这个几十万还要算上牙医的。 如今赤脚医生这一项,就远超后世医生的数量,筛选也是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 “唉…… 依你……” 医生数量,吕老也是耳熟能详的,李胜利这话说的不错,不论收入,如今的函授学校加上分校,一年的补贴就要大几亿的。 这笔钱,也是让部里挠头的存在,因为不赚钱,所以吕老这边虽说有压力,但压力还不是太大。 吕老也想过,如果下面的中医院大笔的赚钱,可能就不是如今局面了。 挡住吕老的话,李胜利按照杜老爹给的联系方式,联系了总后那边。 京郊的这处机场,也是特殊的所在,不仅保密级别高,正经的级别也不低。 接收物资,各单位还能自行其是,真正到了运输环节,就属于总后的差事了。 “李教授,我们的话还没说完呢……” 见李胜利打完电话就要走,被陈工搀着的马老,可就不乐意了。 治病对他而言是小事儿,飞机却是天大的事儿。 “您先治病吧! 这次要弄得不仅是安-124,白天鹅也在我的筹划之中。 你们回去之后,只管帮我宣传中医就好,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样机我会帮你们弄回来,技术跟参数我也尽最大可能保证齐全。 我这边基本不会掉链子,你们那边别掉链子才好。 邱小姐长不上翅膀,咱们就是囊膪! 谁都能捅咕我们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