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名家~合纵者惠施 (第4/4页)
其倾全国之兵力去和齐国拼命,还不如“偃兵”,所以,才有“会徐州相王”之盟。 齐国大将匡章,也是孟子的学生,就很怀疑惠施,所以就质问他:你不是主张“去尊”吗,为什么还要尊齐侯为王呢?惠施讲了一通大道理之后,说如果尊齐侯为王能免于战争,人民不用战死,何乐而不为呢?这套说辞,当然骗不了匡章,惠施的用意无非是让齐国来扛大旗,让齐威王当出头鸟。所以,当齐魏会徐州相王时,楚国不干了,果然要出兵。可当时,齐楚势均力敌,加上楚国刚灭了东南一隅的越王。所以惠施的“偃兵”才得以成功。 惠施“偃兵”,显然从墨子的“非攻”思想发展而来,但两者又有所不同。 首先,“非攻”在墨子是绝对的原则,而“偃兵”是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墨子“非攻”,是以民间立场干预国家主张,以民间实力对抗霸权主义,而惠施的“偃兵”,则是一种国家奉行的国际关系的准则和策略性的外交政策。 其次,“偃兵”是国家行为,当然要谈国家利益;而“非攻”则高举国际正义,要“兼相爱,交相利”,使各国皆“尚同”于“正义”,不拿“正义”来做交易。 还有,“偃兵”的思想基础也与“非攻”不一样,“非攻”是基于绝对化和理想化的“尚同”,而“偃兵”就是基于现实的妥协,这在惠施叫“合同异”。 墨子的“尚同”,是向同一个目标看齐;而惠施的“合同异”,则要将不同的势力和利益合在一起,求同存异,结合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不同的国家利益要“合同异”,不同的思想流派也如此。惠施本人的思想就是这样一个“合同异”的标本,与孟子不同,他将完全对立的“杨朱与墨子”“合同异”了。正是他,将“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与“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这样两种思想款式、截然相反的人格和学说“合同异”了。 惠施是怎样“合同异”的呢?惠施说,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如何能“至大”呢?墨子的“兼爱”够大了吧,但惠施认为还不至大,“兼爱”还是人道主义,我们还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才是真正的“至大”,大到自然主义者当然无内外了。这就是惠施的“至大无外”。 如何能“至小无内”呢?这就是杨朱的“为我”了。在人际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每个人都是复杂的身份体系,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可能“至小”。只有独立的“我”,因其独特的个体性,就是“至小”。 “我”在天地万物自然循环中,是人道的一个小原子,“至小”不可分,一个人当然不能分两半了,这就是“无内”,“我”却因“至小无内”而觉醒了。非常有趣,惠施用“至大无外”和“至小无内”的两个极端,把两个对立的思想家的理论给“合同异”了。但,惠施的“合同异”是保持各自不同的边界的共同体。 孟子辟杨墨,惠施合杨墨,孟子和惠施的差别在哪里? 孟子,将人体分为大体、小体,将人性分为大性、小性,将人心分为仁、义、礼、智四心。在孟子那里,大,基本是指道德理性,是仁义礼智;小,都是小我人欲。只要谈到人欲,孟子一概否定,且从不反省。 惠施不谈人性、人心,却谈第一人称和个体性的“我”,如杨朱“为我”,用个体性的“为我”,来维护他的“至小无内”。孟子认为这种“小体小性”的格局,是无法天人合一的。孟子的天人合一,是要消灭小我,以成全大我的,大我纯然与天为一。这个天是什么?天是仁义礼智,是天理,这就走到存天理灭人欲的路上了。 惠施“去尊”,使魏惠王内政外交雌伏,不得已而隐忍多时。策士张仪一来到了魏国,魏惠王就解雇了惠施,让惠施走路。人走了,可思想还在,张仪可以为相,但不能解决思想问题,谁能清除其思想?当然是孟子!孟子“辟杨、墨”,主要是在魏国。 魏王请来孟子,奉之如师,为他“辟杨、墨”,对于行仁政,他不过是敷衍孟子而已。孟子也刚好借魏惠王之力“辟杨、墨”,打击惠施。他早就积蓄了这份攻击的能量了,他给“杨、墨”之学定了调:“为我”无君,“兼爱”无父。 当年,孟子去宋国行仁政,是看好了宋王偃这块料,可惜的是,此料却被“杨、墨”之学染了,而染之者,在孟子看来,就是惠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宋王偃除了“贤孟子”外,就是“贤惠子”,而且能“合杨、墨”者,也只有惠施,所以,宋王偃未行仁政,惠子最有嫌疑。因此,孟子来宋国行仁政,首先要过惠施“合同异”这一关。 墨家鉅子孟胜为楚国阳城君守国,率领弟子183人从容赴死。死前,孟胜对弟子说:不死,从今以后,人们求严师必不求墨者,求贤友必不求墨者,求良臣必不求墨者,今日之事,唯以一死明志。此语此举震惊天下,从此天下之人,皆知墨者。梁启超先生称墨家为中国的墨俠武士道。 孟胜死后,墨者中心也转移到宋国,正是在宋国,墨学成为了显学。墨家能为显学,除了墨者侠义和墨学思辨,还有惠施在宋国的“合同异”。正是在惠施“合同异”的旗帜下,墨者融合了各家,将墨学做大。孟子“辟杨、墨”,而惠施能“合杨、墨”,所以,惠施之学大。 其实,处于孟子与惠子中间,宋王偃很为难。惠子还好办,能“合孔、墨”,求同存异,没让宋王偃为难。可孟子不干,借口对“关市之征”不满,说走就走了。 有了惠施的影响力,“杨、墨”之言才能“盈天下”。但读遍《孟子》,我们发现,孟子之于惠施,可谓“不着一字”,然其“辟杨、墨”时,才寥寥数语便“尽得风流”。诸子骂人,很少骂当事者本人,这倒不是勇气问题,而是蔑视。假如他们与你相争,要骂你的话,他们一定会去骂你的祖师爷,而非你本人,如你要问这是为什么,他们一定会这样告诉你:你别急,你还不值得一提。孟子“辟杨、墨”而不直接骂惠施是如此,荀子骂“惠施、邓析”而不骂公孙龙也是如此。 魏惠王死,定了下葬的日子,可连日来天降大雪,城墙被压坏,太子还要行丧礼。群臣来谏,请改日期,太子不听,说:以劳民丧财为由,不为先王行丧礼,那是不义。群臣听了,不再言语,去告诉公孙衍。 但公孙衍也道,我真不知道该怎样说,能说服太子的人,看来只有惠施了,你们还是去请惠公吧。于是,派人去请惠施,惠施对来人说,行,我同你去。见了太子,惠施这样说:过去啊,周太王葬于楚山之尾,墓被栾水淹了,文王说,一定是先王在想念我们了,想出来再见一面,让这栾水来通知。于是,将先王从墓里请出来,安放在朝廷上,让百姓们都来见一见,三日以后,重新安葬。现在我们的先王,本来早就定了安葬的日子,可他不愿走,还要留一阵子,帮我们扶社稷,安黔首,雪大天留人,让先王再待些日子吧。太子说:好啊,就改个日期,让先王多待些日子吧。后来,惠施又以“节葬”说服太子,终没以儒家丧礼安葬先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