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内史腾,李信 (第1/3页)
内史腾,一作内史胜,战国后期秦国将领(生卒不详)。秦王政时任内史,名腾,姓氏不详。内史腾曾作为秦国代表接受韩国割让的土地,后又在南郡(今湖北江陵北)管理地方,为秦伐楚奠定了后方基础。之后任内史,管理京城,责任重大,可见秦王政对其信任。 秦王政在消灭韩国后,准备攻打楚国,便命内史腾驻守在南郡。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内史腾来到南郡,为了严明法律,他发布了一纸及其有名的文告给县、乡。内史腾又命人发布文书,申明为吏之道。他的两篇文告,富有哲理,对为官为吏都有指导意义,因此,他的属吏帝业谨记心头,竭诚供奉,甚至有人以这两文陪葬。比如,近年来在云梦泽发掘的墓中,便在秦国安陆(今湖北安陆)令名叫喜的人身边发现了这两篇文告。学者推测,喜应当是内史腾的属吏。可见,内史腾的属吏对内史腾的教诲是如此至死不渝。 秦王政十四年(前233),韩王安请求向秦称臣。秦王政十六年(前231),韩王韩安献韩国南阳一带给秦国。九月,秦王政派内史腾去接受韩国所献之地,任命他为代理南阳守。内史腾在南阳发布文告,抚定百姓之心,严防不法的行为,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内史腾奉嬴政之命前往攻打韩国,大败韩军,擒获韩王韩安,收缴韩国的全部土地,在那个地方设置颍川郡(辖今河南中部及南部地)。 内史腾把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条,法令严明,官吏恪尽职守,为秦王政进攻楚国提供了坚实的驻军基地。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秦将王翦率军灭掉了楚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国统一天下。不久,内史腾被任命为内史。内史是负责京都咸阳事务的官吏,但地位要比各郡郡守高。在这一任上,内史腾一如以往,恪尽职守,直到老死任上。 “内史腾”何许人也?在两次灭国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个“内史腾”在秦国甚至秦朝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参与了当时非常多的重大事件,且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很遗憾的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史料中,只有这个名字以及他的些许事迹。 “内史腾”姓氏为何,生于何年,死于何时又葬于何处等等信息,目前都不可考。《大秦赋》中所说的“宁腾”实际上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他并不是真正的“内史腾”。 在秦国,“内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官职,文书订立,法令施行,以及爵位废置、君王诏命,都在其工作范畴之内。 而这位名字是“腾”的官员,因为担任了“内史”一职,所以在史书中被称作“内史腾”。 但有趣的是,这样一位重臣,和《大秦赋》中说的一样,确实是从韩国投降来的。 《史记·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是说,秦王政16年9月,秦国从韩国手中接收了“南阳”这块地方,而当时驻守南阳的是南阳假守腾。假守一职并不是正牌的地方官,而是被派去临时掌管该地的最高领导。 可以看到,这个时候“腾”的官职还是韩国的南阳假守。但是第二年,就出现了“内史腾”的说法。说明这位曾经的韩将已经变为了秦将,并且还领军灭了韩国。 从这一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到,“内史腾”在韩国是备受重视的,而到了秦国也得到了一众秦臣的信任,将灭国的首功都交给了这位从韩国来降的将领。 而“内史腾”也不负众望,在秦王政16年的时候,投降秦国,并为秦国继续治理南阳;第二年便出师灭韩,行事雷厉风行,灭国之战打得异常干脆,可见其军事指挥能力出众。 南阳是韩国重镇,驻扎的也是韩国精锐,所以内史腾的投降不是自己来的,他带来的还有大量韩军,灭韩之战的主力也就是这一批人,可见内史腾的治军确有一套。 灭韩之后,内史腾被调离了韩国境内,奉命筹备另一场灭国大战,其地点就是南郡,也是曾经的“郢都”。 楚怀王被扣留在秦国之后,继位的就是楚顷襄王,他背弃了与秦的盟约,想要合纵攻秦。 所以,从公元前280年开始,秦昭襄王连续四年出兵伐楚,领军主将就是白起。 公元前278年,白起打了一场精彩的“鄢郢之战”,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使得其被迫迁徙到了“陈”地。而之前的“郢都”就变成了秦国的南郡。 所以,南郡这个地区曾经作为楚国的中心,对于整个楚国都有着牵制作用,这里是伐楚的大本营,而内史腾就是作为先遣人员,被派来管理这个大本营的。 只不过,这次内史腾并没有作为领军大将,而是成为了后勤主管,奉命经营南郡,为前线作战的王翦、蒙武大军提供后援支持。 这同样也是一个非常艰巨且重要的任务,而内史腾做得极好,这也使得其治国理政的才能被发掘出来了。 因为“内史”一职工作地点在咸阳,“腾”担任“内史”是在回到咸阳之后了,这时候的“腾”还只是南郡郡守。只不过史书为了叙述统一、方便,就全都用其主要官职来称呼。 那么,“内史腾”在治国理政上有何贡献呢? “内史腾”对于“吏治”有很深的研究,对秦国影响深远 “内史腾”在南阳的时候就曾经继续为秦国治理该地,后来调任南郡,为王翦、蒙武等大军提供了稳定的后方。 内史腾在南郡的这段时间,他发布了大量对于“吏治”的规章。 1975年,从先秦古墓中发掘出了大量的竹简,即云梦睡虎地秦简,据说墓主人是一个名为“喜”的小吏。 在整理了这些竹简后,关于秦国吏治方方面面的认知都有了很大的补充,非常详实,甚至具体到了记录流产、外伤检验、环境保护、办案流程等等具体的细节。 在整理出的《语书》一文中,开篇是这样写的: 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