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月如钩 (第2/2页)
又对何兑说道,“何通判,这手稿可还有他人知晓?” 何兑摇摇头,“仅在你我三人。” 李孟博依旧气愤,“长风,我知晓你素来思虑周全,而这事刻不容缓,那秦桧老儿十足十乃是虏人jianian细,多在相位一日,便多损我大宋一日。” 白野依旧冷静,“孤证不立的道理,难道你不懂吗?就此等文章,以他秦桧的笔力,能写出十份都不带重样的,你是想让他攀咬我家先生,还是你的父亲,又或是王丈? 除非我们能拿到此文的原稿,可这原稿又在何处?在虏廷啊! 如今这份手稿,实际上如同废纸。” 李孟博不甘,“那就这般算了?” 何兑也有些失望的看向白野,原本还想以此给先师带去哀荣。 “算了?怎么可能,只是需要从长计议,打蛇不死随棍上。”白野揪着鬓发开始来回踱步。 余下二人静等下文。 终于,在李孟博即将不耐之际,白野开口了,“既然我们已然知晓他秦桧里通外敌,我会发动民报的一切人力,彻查秦府以及他妻族的所有相关人员。 同时联络淮南的韩太尉,一旦得到消息,立即派精锐拦截,务必捉贼拿赃。
能够替他秦桧北上之人必然是亲信,届时定叫他百口莫辩。 何通判,顺昌流民甚多,你挑个顺眼的带回去,只说是得了消息来寻亲,如今决计不可让秦桧察觉任何风吹草动,以免打草惊蛇。” 听到这番布置,何兑心服口服,这就是个人精啊,怪不得能被赵相收做弟子。 将何兑送至驿站,白野在回军营的路上,结合前世的记忆,再次做实了秦桧汉jianian的事实。 绍兴十二年,秦熺参加科举,由于彼时的秦桧已然权势滔天,秦熺以会试第一的身份参加殿试,若不是赵构还算有几分话语权,他就是那届的状元而不是榜眼。 按照惯例,一甲前三是会被当即封为翰林学士,也就是给皇帝当秘书,这是恩宠,并不是说一定需要留在宫中。 就像李孟博就是翰林学士。 以正常人的逻辑,自己儿子是全国第二,天胡开局,那不得往死了给他铺一条通天之路。 秦桧偏不,他将秦熺安排进了秘书省。 宋代的秘书省是个掌管各种官史修撰的机构,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就是个清水衙门,没有丝毫油水,跟通天路完全是南辕北辙。 以他秦桧的权势,甚至都不用他说话,秦熺也是想进哪个部门就进哪个部门。 可为什么偏偏就看中秘书省呢,并且秦熺此后都一直待在那里没有挪窝,足见其对修史的重视。 白野想到了一句老话,宁跌在屎上,别跌在纸上。 一旦著之青史,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 这就是秦桧欲要霸占“舆论”的真正目的。 人们可以说他坏,却不能说他傻。 月如钩,秋风似剑锼人骨。 似乎也没必要再扣着张通古了,放其北归,借机将金国的水搅浑,引蛇出洞。 完颜昌也好,完颜宗弼也罢,只要秦桧一动,就是锼剔之时。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