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朝廷琐事 (第1/2页)
相较于一年中的其他月份,九月是最好的时光。 秋分刚刚过去,从季节意义上来说,秋分正是秋天的中点,也是这个季节最为华彩的阶段,昼夜均而寒暑平。 满朝的衮衮诸公以及众位统兵大将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秋高马肥,这是最利于虏人作战的时节。 万幸,虏人刚刚经历朝中政变,无暇南顾,宋廷又得到半年以上积蓄力量的时间。 秋播不同于其他需要那么急,气候不冷不热,因此,对于农人来说,劳作反倒成了一种享受。 秋粮已经进仓,百姓们心里很是踏实,就如同那一座座粮仓,满满的。 秋播可以从寒露一直忙到小雪,这之间有着一个半月的跨度,足够农人们慢条斯理的干活。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的气候农事为参照,因此,江南的要更晚一些。 九月里,最让百姓们欢喜的还是一年一度的新酒“呈祥”。 这是每年新酒上市的启动仪式,就类似于后世各个行业的展会一般。 得益于去年的《小李飞刀》的问世,以及新式的农税,今年全国的酒业生意格外红火。 朝廷各路酒榷的收入较之往年均超过五成以上。 青甸园的第一批新酒也开始四面八方的发货,有的商户着急,早早的就到山阴候着,渡口全是各家的商船。 又因为才罢秋收,百姓清闲,平白又多出些赚钱的营生。 就说青甸园,光是耕牛就超过百头,套上大车便能拉货七八石,佃户们哪怕只是赶车这类轻松的活计,每天也能得钱二三十文。 因为青甸园的新酒面世,意外的还带火了山阴的另一个产业。 青楼! 仅靠山阴现有的是肯定不够的,因此,随着商户赶来的还有许多大城的名妓,甚至是行首。 这些青楼小姐们被各大商行邀请来充当气氛组,为商家招揽客人。 衣着华丽,珠光宝气,化了精致漂亮的妆,骑着同样盛装的马匹或是乘坐四面无遮的华丽马车。 可谓是最早的车模,当然这里卖的不是车罢了。 更贴切的说应该是品牌代言人。 美人和美酒,似乎再没有比这更旖旎般配的组合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沉淀,金廷开始趋于稳定,并且秘密备战。 当然,这只是他们单方面觉着秘密。 由于宋金合议还在,完颜宗干上表,派人送还昏德公的棺木,想要借此掩盖大金国愈要南下的动作,分散康王的注意力。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招妙棋。 赵构对于这送回来的三口棺材也是颇为头疼。 为什么是三口?一个是太上皇,一个是皇太后,还有一个是皇后。 对于这三口棺材的处理,考验着赵构的政治智慧。 政治智慧是个什么东西? 就眼下这件事来说,怎么样才能做到优秀以上的答卷? 明明有难言之隐,却要做的冠冕堂皇。 明明想草草了事,却要做出一丝不苟的样子。 明明关注的是事情的实际意义和利益,却要在形式上兜圈子。 首先一点,要不要开棺验明正身? 如果里面真是徽宗,那就是大逆不道。 可如果不是,那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梓宫归葬,这是国之大事,需要做的周全得体,赵构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只得再次召开廷议。 相比于其他朝代,宋代的朝堂氛围是最民主自由的。 饶舌的大臣们在那里纲常礼法的高谈阔论,说的兴起更是手舞足蹈,就差个篮球了。 赵构则是不动声色,气定神闲,考察着下面的这些朝廷柱石。 果不其然,还真有一人进入赵构的视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