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惊了一场 (第2/3页)
/br> 该死的刘大夏,你倒是跑的快,让我独自和周经这个遭瘟的干,早知道,我也辞官算了。 想是这么想,但龚成也就是想想,让他辞官,他可舍不得,也不敢。 刘大夏有个下皆知的君子之名,致仕了也能回乡受万众拥戴,可他却是不曾有的,他可没有放下官职地位的勇气。 看着身边跟他一起默声请罪的龚成,周经心底不屑。 既没担当,更没魄力,还敢在御前拆我的台,你比刘大夏差远了! 朱佑樘暗自摇头,户部问题很多,谁都知道。 叶琪致仕后,他选的周经当户部尚书,为这个尚书位,他还和朝臣们做了不少妥协,他希望周经能替他好好的拾掇拾掇户部。 可现在看起来,还有不少路要走呢,希望周经能尽快顶起来吧。 或许也该给周经提供些助力? 该怎么呢? 朱佑樘突然心中一动,好像朕之前想差了啊,朝臣之间,特别是文臣之间,有一条默认的潜规则,那便是辞职、致仕了,前事皆不深究,包括他这个皇帝很多时候都要遵循。 且那些致誓官员,很容易因为此种原因在本位上留下影响。因此,往往新官上任,拾掇一摊子便要用上不少时间, 难道就必须遵循吗?或者,就没有不愿遵循的人吗? 肯定有啊,可大环境在这,一般人即便不愿,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默认。 但真的就全部默认吗? 朱佑樘忽然把目光看向了张鹤龄,自家舅子何时找的周经他不知道,但看起来是已有想法了,那不如…… 霎时间,朱佑樘对张鹤龄越加满意了,这一步走的好啊,倒是他之前想的有些局限了。 “周爱卿,你入职户部才多久,何谈请罪。朕让你当这个尚书,便是信你能帮朕管好户部,日后好好理事便是!” “臣谢陛下信任,臣必将尽心竭力……” 朱佑樘颔首道:“周爱卿,你户部的事,自己定夺吧。若有需要朕和朝廷支持,随时上奏,朕自会与内阁和诸位大臣为你解决,现下是寿宁伯的事,你且先退下。” 朱佑樘话音刚落,谢迁站了出来道:“陛下,寿宁伯的试点督办,周尚书和龚侍郎各执一词,尚需清了!” 朱佑樘摆了摆手,道:“谢爱卿,周尚书不已是了,是他和兵马司联系的事,此也是六部自己权责内的事,无需再讨论,若是非要理清个效果根源,且等有了结果再言吧,至于龚侍郎…… 龚侍郎,你身为户部右侍郎,事该管,也该知道。但和尚书之间沟通的事,以后切莫再言不知。周爱卿管着户部,事务繁重,每日安排的事务必是极多,不可能有时间面面俱到的和下属交流。你身为下属佐官,尚需主动些。且先和周爱卿一起退下吧!” “臣遵旨,谨遵陛下教诲!!” 龚成心中暗苦,怎陛下着着,全是我的错了,主动沟通?陛下是要我积极配合周经吗? 刘健眉头微蹙,张鹤龄事,周经出头,陛下定调,又是一个意外啊。 他忽然感觉,今日可能又是无果,他心中不由一阵阴霾。 周经和龚成退回了朝班,张鹤龄看着朝臣那些惊讶和不痛快的脸色,淡淡笑了笑。 周经还是有决断的,既然你有决断,那我便给你先送个好消息吧,也当给你定定心。 念罢,张鹤龄道:“启禀陛下,事实证明,此事确为臣和户部、顺府郑重而为之事。且,目前效果尚可!” 朱佑樘没等刘健等人去追问,他直接问道:“尚可?何为尚可?” 张鹤龄道:“陛下,就是这准营准入的银子和管理银子,今日已有商家来衙门办理了。” “哦?那很好嘛,看来京中的商家,还是能理解朝廷的!” 朱佑樘心里暗笑,大概是被你逼的没辙了吧,难怪今日不会再派兵了。 刘健眉头蹙的更深了,沉声道:“陛下,看来寿宁伯终究行了逼迫之实,还请陛下治张鹤龄之罪。” “请陛下治张鹤龄之罪!” “请陛下……” 群情再起,张鹤龄根本不理大臣的响应,未等皇帝开口,便是高声喝道:“刘首辅,你还在纠缠不清,本伯已明了督办朝廷的事,非要给本伯强加罪名。 如此是非不分,毫无公心,还配为辅臣吗?” 刘健不回答,只是躬身朝着金台之上,等着陛下答复,而李东阳有些奇怪的看着刘健。 谢迁有意气不奇怪,可刘健不是这样的人啊,事已到这个程度,怎还会如此? 饶是他自问聪敏有谋,此时也有些不明白了,不过,明不明白不重要,他有自己的判断和行事准则,他可非是盲从之人。 他突然开口道:“寿宁伯,切莫意气,首辅和诸位大臣自是公心,些许误会解开便是。你方才道已有成效,那不知此商家,你是如何定下的。” 张鹤龄道:“李学士,世人皆知我粗鄙,但我再粗鄙,可也不敢乱言、乱为。本伯为官东城后,一件件事做下来,就是为了东城的商、民能沐浴陛下和朝廷的恩泽。 他们也感受到了朝廷的恩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