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者在都市_岱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岱庙 (第2/3页)

间河道总督张鹏翮题《汉柏诗碣》。

    院内存历代碑碣90块,仅乾隆皇帝登岱传作就有26块,诗30首。亭台及东墙内嵌70余块。著名的有张衡《四思篇》、曹植《飞龙篇》、陆机《泰山吟》、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诗》。

    东御座

    位于汉柏院北,原为清代皇帝驻跸之所。其垂花门与东华门相直,大门与汉柏亭相对。院内殿宇毗连,步廊环围,1985年辟为泰山珍贵文物陈列室。正殿内按清宫设

    置作复原陈列,有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古木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饰挂屏。配殿内陈列泰山祭器。殿前松柏下,东有宋真宗御制《青帝广生帝君之赞碑》,西有驰名中外的《泰山秦刻石》残字碑。

    天贶殿

    天贶(音况,赏赐意)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为东岳大帝的神宫。殿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通高22米,面积近970平方米。为重檐庑殿式,上覆黄琉璃瓦。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殿内供奉泰山神即东岳大帝。民间传说此神即黄飞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太上元始天尊敕命,封屡树战功的武将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命他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天贶殿内北东和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高3米多长有62米。“启”是出发,“跸”是清道静街,亦作停留意,“回銮”是返回之意描绘了泰山神出巡的浩荡壮观的场面。画中人马,千姿百态,造型生动逼真。是泰山人文景观之一绝。

    天贶殿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大殿建于长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栏围护,长48.7米,宽19.73米,高22.3米。重檐歇山,

    彩绘斗拱,画瓦盖顶,檐下8根大红明柱,规模宏大,辉煌壮丽,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的大成殿,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殿内祀泰山神,面容肃穆,气氛庄严。像高4.4米,头顶冕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俨然帝君。龛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镇”匾,门内上悬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匾。像前陈列明、清铜五供各一套及铜鼎、铜釜、卤簿等。

    大殿东次间有明代铜铸“照妖镜”一架,原在遥参亭,1936年移此。殿内东、西、北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名《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描绘泰山之神出巡的盛况。东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回銮。整个画面计675人,加以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是中国道教壁画杰作之一。大殿重台宽广,雕栏环抱。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

    殿两侧原有环廊百间,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内绘十殿阎罗、七十二司。东廊中间有鼓楼,西廊中间有钟楼,均毁于清末。1982年后,陆续重建环廊与钟楼。今东廊内陈列历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汉衡方碑》、《汉张迁碑》、《晋孙夫人碑》、《魏齐隋唐造像记刻石》、《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唐鸳鸯碑》、《唐经幢》、《宋升元观敕牒碑》、《金泺庄创佛堂之记》、《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岳真形图碑》、《登岱八首》、《太极图》、《谷山寺敕牒碑》、《颂岱诗》、《乾隆御制诗》、《望岳诗》、《筑桥碑记》等名碑19块。西廊内陈列汉画像石48块。

    殿前院,古柏蔽荫,碑碣林立:东有《宋封祀坛颂碑》、《金重修东岳庙碑》、清乾隆皇帝御制《重修岱庙碑记》;西有《大宋天贶殿碑铭》、明太祖御制《封东岳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观圣作之碑》、清康熙年间《重修岱庙记》等。

    铜亭铁塔

    岱庙后院的东西两侧,有两处惹人注目的古迹,东为铜亭,西为铁塔。铜亭又名“金阙”,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铸。亭为铜质,施以鎏金,亭长4.4米,宽3.4米,内祀元君铜像。璀璨耀目,端庄浑重,该亭以仿木结构形式装配而成,显示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冶铸工艺。

    铜亭,又名“金阙”,位于庙内东北隅的台基上。亭系铜铸件,仿木结构,重檐歇山式。明万历年间始建于岱顶碧霞祠内,称金殿。20世纪70年代迁入岱庙,为我国几座著名铜亭(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武当山天柱峰顶金殿、昆明金殿)之一。泰山人文景观之二绝——秦刻石,也称李斯碑。此刻石是秦二世胡亥于公元前209年下诏书,由丞相李斯以小篆字体书刻制成的。小篆字体笔画简易而形体整齐秀美,较繁赘的大篆更为人们所喜爱。《泰山秦刻石》原在岱顶,后渐磨损。至清代移存山下岱庙,曾被盗而又追回。尚存完整者7个字“臣去疾臣请矣臣”,半残者三字“斯昧死”。《泰山秦刻石》已成为稀世瑰宝。

    西侧的铁塔为明嘉靖年间铸,造型质朴雄伟,原有13级,立于泰城天书观,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炸毁,仅存3级,1973年移此。

    起源传承

    东岳庙。又名东岳行宫、东岳行祠、泰山庙、天齐庙等,是道教的重要道场。东岳庙最早起源于对泰山的崇拜。后来,经过不断传播,发展成影响全国的信仰。隋唐以后,凡是有泰山信仰的地区几乎无不建有东岳庙,所以历史上有“东岳之庙,遍于天下”的说法(明孝宗《重修东岳庙碑》)。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大和泰安地区申报非物质文化的重视,泰安地区民俗文化的研究,更成为广泛意义上的泰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泰山东岳庙及东岳庙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泰山东岳庙(岱庙)创始于汉,为泰山信仰的祖庭。是随着对泰山的崇拜各地修建泰山神的行宫或行祠。有史可查的是隋唐时期,特别是唐玄宗封禅泰山告成后,首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对全国各处修建东岳庙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许多碑记都记载全国郡县普建东岳庙始于盛唐封禅。如元孟淳《长兴州修建东岳行宫记》曰:“自唐封禅郡县咸有之。”

    泰山祭祀极盛于赵宋,宋真宗封禅泰山,加禅帝号后,泰山神的信仰渐渐扩大,各地兴建东岳行祠。大中祥符三年(1011),宋真宗降敕称:“越以东岳地遥,晋人然(虽)备蒸尝,难得躬祈介福,今敕下从民所欲,任建祠祀”此敕颁行,促使东岳庙在北宋国境普遍兴建。宋人陆周在为海盐东岳庙所作碑记中称“章圣皇帝东封,申严帝号以彰洪德,允答元功,顺天休命,典册具存,是于今日尤为尊崇,非诸祠庙所得拟议也。”赵室帝君对泰山崇祀始终不替,促使东岳庙祀在南北进步普及,真正发展成为全国性祠庙,因此在两宋期间东岳庙是一个发展的大高峰期。

    元蒙入关,继承了宋代这一庙祀传统,且由于元代疆域开阔,也使东岳庙的分布更加广阔。元至正年间《重修东岳庙碑铭》(山西蒲县)所言:“今岱宗之庙遍天下,无国无之,无县无之,虽百家之聚,十室之里,亦妥灵者”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庙祀状况。

    明初改制祀典,东岳行祠被正式纳入“会典”(《明会典·祭祀》),并与社稷坛、风云雷雨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