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盼郎归 (第2/2页)
们的兴趣。转了两个弯毕志胜和潘铁才找到食品区,选了半天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最后只选了一袋鱿鱼丝、一袋烤鱼片,都是十元钱一袋。他又转了两个摊床,给老母亲又买了两袋500克装松软可口的高档蛋糕。而潘铁什么也没有舍得买,就跟着毕志胜往回走,当走到也是位于地下商业街的一个福利彩票站点时,潘铁站在那不动了,专注的瞅着双色球近期号码列表。 “潘铁,都四点多了,快点走吧。”毕志胜拉了潘铁一下胳膊。 “好的,我打两注双色球彩票,马上就走。”紧接着,潘铁说出来一注号码后又机选一注,付给四元钱装起彩票就跟着毕志胜往车站返。他喜欢买彩票已经有三四年了,主要以打双色球为主,但从不多买,就是在两注到五注之间,也就是一次购买绝对不超过十元钱。所以买别的不是必需品的东西他是舍不得花钱的,为此还把吸烟的嗜好诫了,省下来的钱用来买彩票。只是一直没有中过大奖,隔三差五的中个蓝色球号码得个五元钱,最多的一次中过二百元,小打小闹的倒也没影响什么生活。 他们俩走进候车室不一会,发往赤峰方向的124次列车就开始检票了,16时45分就准时发车了。如果不晚点的话,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这列属于最老的绿皮火车就能到达终点站赤峰。上车后他们通过换座,调到了一个格子里的相对座位上,因为他们上车前就准备好了晚餐,说是晚餐,无非是面包,真空包装的咸菜,最廉价的香肠等,还有两瓶五十二度的牛栏山二锅头酒。 就在毕志胜等三个人安稳的坐在火车上准备享用“美酒佳肴”时,邱艳芬正站在小山村的东头眺望着延伸到山吖口沙土路。她穿着一件草绿色的羽绒服,头部被帽子包得严严实实,脖子上围扎着一条柔软的白色围巾,垂下来的一角随着不时刮起的西北风起舞飘扬。咖啡色的棉质弹力裤从半长筒棉皮靴里伸出,支撑着一米六六高的她,就像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这萧瑟、灰茫茫的寒冬里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邱艳芬虽然生活在农村,也没有高档华丽的服饰,更没有品牌衣服,但是好美之心却从来就没有因此生锈,她总是根据现有的条件,打扮的得体大方而不俗气,清新秀丽又不妖艳。 邱艳芬一直等到夜幕低垂,也没有让她看见那梦牵魂绕、惊心动魄的身影,于是她不得不“收工”回家。 邱艳芬每年在这个时候的连续等待,少则一两天,多则五六天,绝不是原于她对丈夫的依赖性。她最初的本意是想让在外打拼为家挣钱的丈夫,在没有进家的时候就提前享受到妻子的柔情和温暖,甚至在第一年邱艳芬连这种想法也还没有产生。邱艳芬清楚地记得当时做完豆腐后,忽然有了一种直觉,丈夫今晚可能回来,于是她就鬼差神使般地来到村的最东头。她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念头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不料,只七八分钟的时间,邱艳芬的直觉就都得了验证。她自然是喜不自禁,毕志胜更是惊喜的不得了,放下旅行包兴奋地一下子把邱艳芬抱了起来。看得出来,对两个人来说都绝对是出乎意料、从天而降的喜事。 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给邱艳芬养成一种习惯了。 她固执的认为这是一种超越爱情的表现,她也坚信,只有像这样爱情已经转化为亲情的时候,婚姻才可称之为婚姻,也才会更稳固。之所以说邱艳芬没有依赖性,就是因为她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特立独行的女子。她认为,依赖是一种软弱和不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不确定感的反映,即不知道自己值不值得对方爱。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有强烈的依赖性便是一种心理病态,精神障碍。可见依赖不是爱情,也不是婚姻,无论是男女,千万不要有“没有他(她)我可怎么活下去啊?”的人生态度。 “没有谁都可以活下去”!有了命中注定的“谁”固然是好,一旦那个“谁”要是逃之夭夭了,也许生活的比原来更好!这就是邱艳芬的对人生态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