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意外重逢 (第1/2页)
当时根本不知病情的严重性,岳母被送到县级医院,经诊断是脑梗塞,脑血栓阻塞引起的大脑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蔓延开来,覆盖了部分大脑表层,部分神经机能遭到破坏,虽然抢救过来了,却遗留下偏瘫的后遗症,右手和右脚不听使唤了。 总之我们还算年轻,脑梗,听也没听说过,后来听医生一解释,才吓了一跳。 刘家的子女从各地闻讯赶回,乡下人家里孩子多,父母生病了,按惯例是各家凑一份钱,平均分摊医疗费,跟我们林家不一样,父母生病,谁有钱谁出钱,我是困难户,老爸老妈生病,出力不出钱,去个人陪一陪,守在医院里就行。 多少年来,刘家子女都还年轻,两老也还健旺,没预料过会生病,见岳母病成那样,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除刘玉芳外,几个子女在外地,其中的二姐两口子距离最远,在新疆做沙发,接到消息后匆匆乘飞机赶回,而所有人都忙于各自的生计,不可能久留,走后,护理岳母的重担,就落在岳父和我们两口子身上了。 岳母生病前,身体硬朗,头脑清楚,总是替儿女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耐心照顾着阳阳和丹丹,在医院里住了半月,控制病情后,回到家里,从此变了个样,耷拉着一边嘴角,口水牵了线一般的流着,右脚一瘸一拐的,要一个人搀扶着才能走路,右手不能动弹,时间长了,血脉不通,肿胀得发亮,吃饭,上卫生间等等,都需要专人护理了。 更为可悲的是,一个脑梗病情严重的人,智力也受到损伤,原本是慈祥的外婆,变得小孩一般,脆弱又小气,一有个什么伤风感冒、肠胃不适,就呻吟不止,想引起家人的注意一般。 就像家里别的兄弟姐妹一样,刘玉芳对待家人的态度,完全与林家不同,甚至有些粗暴,一旦岳母发出呻吟,或是说这里那里不舒服,作为女儿,有时不耐烦,会骂道:“老娘怎么像三岁小孩一般,变得骄里娇气的,既然不舒服,去开点药吃不就行了?”而在林家,我这样骂,老妈肯定会气得痛哭流涕的。 有一种调侃的说法,说每个子女,都是父母上一辈子的仇人,下辈子投身到他们家,是为了报仇,这话其实也隐含一点点理由,无论是刘家,还是林家,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大,想得到的回报,仅是希望孩子们常回家看看,不能回家的,定期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心满意足了。而他们老了,需要照顾了,特别是生病,子女们却忙着各自生计,探望一下又各自走人,即便不肯走,想多陪几天,老人们也总会催他们离开的。 多年以后,关于抚养孩子,我有了更多的体会,就拿阳阳来说吧,头一胎脑瘫,好不容易得到第二个健康的孩子,她一直是我们两口子全部的希望,付出自己的所有也无怨无悔的,根本没想过得到什么回报,都说现在抚养一个孩子颇为艰难,每一对父母却在抚养的过程之中,得到了无尽之快乐,没有她或他的降生,作为丁克家庭,两口子一辈子都将是凄凄惨惨的,从这一角度来说,父母和孩子之间,其实并非什么上一辈子的仇人关系,一切都在这辈子扯平了。 人类如此,动物世界里也是如此,比如章鱼,那么凶猛,雌性章鱼为了孵化小章鱼,藏在礁石里,整整一年不吃不喝,时时用触角轻轻抚弄腹下的一串串章鱼卵,打扫清洁,保护鱼卵不受侵害,而小章鱼一旦破壳而出之时,则是母章鱼悄悄的死去之时,看了电视节目中的这一幕,不由得暗自感叹母爱之伟大。 闲话少说。岳母住院半月,病情稳定后,为了方便去乡卫生院,随我们住在新市场附近的安置小区里。 我们租住的房子,原本是一套二,两个孩子各占一架单人床,睡在主卧室里,岳母来了,不得不把丹丹搬到次卧室,和我们睡在一架大床上,腾出单人床,让岳母睡。 而老狗黑熊,作为家中的一员,照样睡在客厅的地板上,家里没人教导它,却颇通人性,从不在家里胡乱拉撒,只不过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能闻到一点淡淡的狗sao味而已,而一家子都在乡下生活过,对狗sao味不太敏感的。 这时加上岳母,加上一条老母狗,家中算得上有六位成员。 老母狗没事,吃点剩饭菜就行,搬家过来,很快适应了外面的世界,能自己照顾自己了,而岳母和丹丹,则成了一家子的负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