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家子_第136章 密林之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密林之中 (第1/2页)

    “唉,这人也不知咋的,骑车骑着骑着,心里火烧火燎的,骨头发软了一般,姐,你说咋办呢?”

    男人的行为,往往不是由思想决定的,刚才还想着躲避她,此时却邪念蠢动,恨不得把所有的能量都奉献给她,淘空了也在所不惜!

    “火旺着,下河冲凉不就行了?”

    她坐在后座,明知故问道。

    “冲凉也不行,非得一个猛子扎进去,试试水深不可哦。”

    你一言我一语的,骑行在曲曲折折的山道上,雅马哈的速度慢了下来,而后来一段对话,夹杂着当地方言,比如锄头把子,火烧棍子,黄瓜茄子,蜗牛rourou,等等,越来越粗鲁,越来越露骨,不能形成文字了。

    穿过一道山垭口,挂了二三档,顺着缓坡不断攀升,到了高龙堰,这里地形复杂,属于远近数十里少有的高地,一面靠山,一面临崖,数百米高的悬崖下,成渝铁路线紧贴崖壁朝远山延伸,而铁路右侧的沱江以及对岸的冲击平原,从高地上望去尽收眼底。

    若不是打通了一条山道,高龙堰几乎与世隔绝,上面只有一个村落,世代居住着当地的几户小姓人家,而朱二姐的家就在路边。

    经过那座村子时,我担心碰到朱二姐,既然都是乡下顶尖高手,见我搭载着李姐,她心里肯定会明白七八分的,于是加大油门冲了过去。

    还好,朱二姐的院子外,就几只鸡,一群鸭,没一个人影。

    过了村子,前面的山道两边,是几片零散的桃树林,而桃树林之外,靠近悬崖和山脚,则是千年不变的原始松柏林,密密层层的树木遮挡着,加上地势险要,连当地人也很少涉足其中,没人的地方就没有路,想要走进松柏林,连一条羊肠小道也没有。

    高龙堰是高地上那座村落的名字,而高地朝西的山岭,被当地人成为关岭,不适合耕作,植被和地形千年不变,密林之中,灰雾蒙蒙的,仿佛弥漫着浓重的瘴气,令人望而生畏。

    男人就是这样,想来点什么,一秒钟也不愿耽搁,过了高龙堰,冒着人车摔下悬崖的危险在山道上继续飞驰,转个急弯,很快到了松柏林外。

    “姐,进林子里玩玩吧。”我突然来个急刹,两团绵软的东西结结实实的抵在后背上。

    “大白天的,怎么行。”毕竟是女人,她犹豫着不肯下车。

    “兄弟今天火旺着,非得把你办了!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见她不肯下车,我挂了一档,刹车油门离合三配合,雅马哈突然拐向路边的树林里,在树干之间穿来穿去,秀了一场惊险车技!

    “呜哇,别把我摔死喽。”树林里根本没有路,车身弹跳不止,时而下坠,时而腾空而起,李姐坐在后座,吓得死死的抓住车架,“办了?办我?兄弟真会说话,处决犯人吗。”

    “摔死也是死,弄死也是死,处决也是死,不过别怕,随便咋弄,姐也吃得消的。”

    到密林深处,熄了火,脚踏高低不平的地面,划船一般,驱动车身继续滑行。

    此处地势有些平坦,不敢保证没人进入,停下车,我们朝树木更为茂密的陡坡处走去,那上面的很多松柏,也许活过几百上千年了,枝干蟠曲遒劲,看上去美极了。

    攀住矮灌木和藤蔓,从树的缝隙间一步步朝上爬,这地方的坡度达到六七十度,也许除了当地野合的男女,三年五载也无人涉足的。

    吃力的向上攀登一两百米,到半坡,累了,坐在草丛里歇一口气,时值深秋,山风阵阵,吹拂着密密层层的松针,泛起一波清晰的微波,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消失在山的背后。

    呼吸着富含氧离子的山间空气,血脉搏动越来越快,我们不约而同的找到一块巨石,躺在上面,迫不及待的解除各自武装。

    ······

    干这事儿,原本经验丰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下山途中,明明密林里没路,却与一个想也想不到的人迎面相遇。

    这是个高龙堰村子里的单身汉,六十几岁了,姓魏,人贱,谁也不知真名,只知道他叫魏老鬼。

    原本,当地多数人家已经开始用罐装煤气煮饭,便宜,省心,而魏老鬼单身一人,收入微薄,家里仍然烧柴煮饭,而当时没什么人拾柴火了,密林里随处可见一些枯死的老树,属于现成的干柴。

    魏老鬼一辈子住在高龙堰,作息时间自己安排,黄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