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家子_第160章 祸不单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 祸不单行 (第2/2页)

我们一家子的生存空间,没了车,当然不方便,别说出远门,每天上学放学,从安置小区到联校三四公里路程,上坡下坎,接连走了两天,阳阳开始抱怨了,嚷嚷着要mama拿出钱来再买一辆摩托车。

    前面说过,刘家五个子女,刘玉芳下面还有个弟弟,叫刘老五,此时在省城附近谋生,得知我丢了车,建议去买一辆黑车来骑,便宜,若是给交警拦住,把车留下,走人了事,不过,出了车祸可得负全责。

    刘老五在龙泉城认识一位职业偷车贼,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他打电话说物色到了一辆摩托车,叫我立即去取。

    一位朋友用摩托车搭载着我去了五十公里外的龙泉城,找到了城边刘老五的租住房。

    这是一辆八成新的国产摩托车,150发动机,钥匙孔被撬开,需要重新配锁。

    这是个杂牌子,以前没见过的,总体上说,制作比较粗糙,刘老五也就是我的小舅子说,这辆车是朋友卖给他的,新车四五千,只需付给八百元。

    点火发动,在原地转了两圈,感觉噪音很大,车身震动太大,没有雅马哈的那种加速的线性和平顺,更谈不上什么舒适性了。

    不过,上了主道后,我才发现这辆车的前六十米加速犹如火箭,离合与发动机硬连接,加速时油门离合都毫无柔性,简直称得上粗暴,尤其在红绿灯路口起步,可以秒杀大部分豪车,当别人的宝马奥迪还没到路口中央,摩托车已经冲过对面的停车线了。

    舒适性和驾驶乐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过,我情愿选择驾驶乐趣。

    这是我人生的第三辆坐骑,既然是黑车,一点也不爱惜它,起步不热车,随时使用大油门,猛加速猛踩刹车,经常修修补补的,不过,修了补了,它就像死不了的牲畜一般,照样任劳任怨的在路上狂奔。

    后来移居到生态水城的头两年,我一直骑着它上下班,在城市道路中纵横驰骋。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丢了爱车,刚买回一辆黑车代步,家里又出了点事情。

    那是个秋阳和煦的中午,我搭载着阳阳从联校回到租住的小区,在楼下,刘玉芳淡淡的说:“黑熊死了。”

    我微微一怔,“到底怎么回事?”

    刘玉芳面色有些难过,“上午一直不见它影子,后来我去小区后面找,见它躺在坡上,身上不见伤,看样子是吃下毒老鼠之类的东西中了毒。”

    自从旺旺超市盘给别人,刘玉芳每日不去山那边的新镇守铺子,黑熊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每天不用跟随女主人出行,有了更多在外撒野的时间,对一条狗来说,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危险系数明显增大了。

    这天中午,我们一家子吃饭时都闷闷的,连阳阳也皱着眉头。

    吃过饭,我们习惯性的望望客厅角落的那个狗钵。

    当地有个习俗,人死了,衣物以及某些生活用品随之丢弃,丢在路口上供人践踏,或是焚烧以图吉利,而一条畜生死了,有关它的一切东西,狗钵,用来铺狗窝的旧衣服,喂水用的破铝盆等,则没了一点价值,由刘玉芳指使着,全部拿下楼去,扔进垃圾桶里。

    关于黑熊的死,还有个后续,它死后那个下午,刘玉芳向邻居借了把锄头,在坡上挖了个土坑把它埋下。

    石河村有个刘姓男人,叫刘三,专门在乡下搜罗死猪死狗,即便是发绿发臭的东西也会用三轮车拖走,卖到某个制作火腿肠的小型食品厂里,刘三比我们两口子稍小,按辈分叫刘玉芳为嬢,这日,他好像能嗅出死狗的气味一般,很快找到刘玉芳,说:“玉芳嬢,听说你家里的那条老狗死掉了,埋在小区背后的坡上,到底埋在哪里,给侄儿指一指,好歹能卖两个钱嘛。”

    刘玉芳断然拒绝道:“不行!这条狗跟了我们这么多年,死了总得有个清静的去处嘛,不能把它挖出来!”

    刘三是石河村出了名的泼皮,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刘玉芳不让他挖出死狗,算是没给他面子,后来某日,在石河村,他正在农民街吃早餐,见岳父母家的狗从街面经过,当着众人的面,追上去把它杀了卖rou,事后还不认账。

    原本打算当月去县城付房款首付的,丢车,死狗,家里出了不大不小两件事,耽搁了下,拖延到下一月,某个双休日,我骑着那辆黑车,搭载着刘玉芳再次来到县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