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新学校 (第2/2页)
购房,是人生大事,调动,更是人生大事,许多在县城里购了房的教师,直到退休后才能进城生活,而我在四十岁以后能调入县城附近,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一切,该归功于宋至健,而迫使我调动的起因,不过是刘玉芳对美女医生的嫉妒和恨,而一切一切的根源,包括我们的风险投资所得,包括去省城购置小产权房获得较好收益,都源于多年前我对刘玉芳的猜忌,怀疑她跟那个卖老鼠药的小白脸上过床,离开老窝,从此在外打拼,彻底告别了本乡本土的那种慢生活。 此时我四十有五,早已过了不惑之年,有了更多的经验,怎么说呢,有得就有失,有失也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暗含某种不可解读之天机,咋说来着,四十岁以后,才感觉到人一辈子的光阴太过短暂,转眼之间,仿佛前天才结婚,才有了孩子,昨天还在和老婆闹得一地鸡毛,一二十年就过去了,在这一二十年里,有很多偶然性的东西改变了生活的方向,改变了一家子的处境,尽管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仿佛冥冥之中有神灵在庇护着我们这一家子一般,各种危机和磨难都有惊无险的熬过去了,而一辈子有多少个一二十年呢。 八月底,阴雨绵绵,学生报名的前一天,清源学校照例开了个教师会,会议室坐得满满的,这是所大学校,一百多个教师,校长坐在台上,来了个开场白后,请新来的教师作自我介绍,一共三人,另外两位是年轻人,念到我名字,我立即站起,谦恭的笑笑,弯腰向大家敬礼,说了句以后请大家多关照之类的话。 在原来的学校里有些懒散,然而到了新学校,莫名的感恩之情时时在心里涌动,我发誓要主动把工作做好,报名后第二天,领导说局上的人下周要来检查,特别强调清洁卫生工作,我发现一年级的几个教室门窗玻璃很脏,于是利用双休日,主动去学校,花了两三个小时,独自把教室玻璃擦得透亮透亮,在随后一周的周例会上,领导直接表扬了我,而这件事,造成了同事们对我的误解,在以后很长时间里,多数人都以为我是个“一心往上爬”的人,敬而远之。
雨季,骑着那辆黑车上下班,遇上雨天,出发前,刘玉芳把我浑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鞋子也套上塑料袋。早晨时间紧,到清源镇后,在某个早餐店吃一碗面。 最初几天上课有些紧张,怕领导前来听课,怕闹笑话,不过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 小学体育组组长比我小几岁,叫杨春,女性化的名字,转业军人,老爸是个老教师,转业后幸运的分配到学校当校工,后来混了个函授文凭成了正式教师,杨春没架子,脸上堆满小百姓谦恭的笑容,怕我看轻他,刚接触时有点高高在上,后来很快放松了,关系较为融洽了。 由于新来,学校把最难上的课排给我,上一年级新生的体育课,四个班,每班一周四节,每周十六节。 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出来,很多孩子还习惯叫我“阿姨”,排不了队,每节课排队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弄得我汗流满面,他们就像听不懂人言的牛犊,叫他站队,怎么也不动,拉他一下,才动一下,排队须得一个一个的拉倒预设的位置,这一过程耗时太长,又怕学校领导看见了说闲话,更怕局上甚至市上的人前来检查工作,假如你一个专职教师二十分钟也不能整队集合,学生乱糟糟的在cao场上乱跑,说不定会来个全县通报批评的。 此时进入初秋了,天气渐冷,上完一节一年级的课,汗水经常湿透了内衣。 不过,在随后的两月里,我很快摸到了一些上低段儿童体育课的门道,工作轻松多了。 首先得让孩子喜欢你,于是遇上雨天,我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在教室里给他们讲故事,有些故事,还是二十年前给刘玉芳上课时讲过的,到这时照搬出来,尤其几个鬼故事,僵尸复活的那种,我自扮僵尸,直挺挺的躺在讲台上,然后直挺挺的站起来,龇牙咧嘴,直挺挺的朝着学生走去,朝每个人的头顶吹一口“阴气”,吹中的人就有“生命危险”,于是孩子们尖叫不已,吓得纷纷缩在桌子底下,到了下一个雨天,死缠着要我继续讲鬼故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