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节 宴席偶遇 (第1/2页)
体育场内见面仪式开始的时间临近中午了。进入体育场后,梁韶君向清国使团的方向一眼望去,对面一片密密麻麻的留着辫子的人头,随着说话与转头的动作,辫子不停地晃动着,看得人眼花。这种“异国风情”让他很是不习惯。 “看到没有,这就是剃发易服后的丑态。”顾孝妤不动声色,低声对梁韶君细语道。“他们三百年前,本来也都是和我们一样穿着华服的汉人。” “这金钱鼠尾丑是丑了点……”梁韶君应和道。 凤阳体育场内的见面仪式,说是见面仪式,其实这点时间根本不够让这三千来人互相见面的。仪式的主要内容还是双方皇帝在场外的会晤,以及随后一起到场内与两国使团见面,各自发表一些讲话罢了。本来礼部还向皇帝提议可以举办一次阅兵式,但朱猷樟却以“杀气太重”为由拒绝了。虽然明国皇帝在国内的实权有限,但是在外交活动上,作为国家元首的皇帝陛下还是比较权威的。 而在这次见面仪式上,梁韶君、顾孝妤这样的使团成员,就只有默默静立,等着听皇帝演讲的份了。 体育场的中央,搭起了一座演讲台。第一位演讲的是清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信,隆治皇帝是今年刚刚病故不久,因此现在清国的年号依然是隆治,而爱新觉罗溥信也没有对外宣布明年将改元的消息。明国方面只能省略年号,将其称为“清国皇帝陛下”。 爱新觉罗溥信在一众亲信的簇拥下,登上了演讲台。梁韶君眯起眼睛,仔细遥望着这位清国皇帝的脸。爱新觉罗溥信生于西元1918年,现在还不满19岁,是隆治皇帝最小的一个儿子。他的七个哥哥里,四个早夭,一个于去年意外身故,一个痴呆,另一个是庶出。隆治皇帝在去年太子意外身故后,一病不起,最后只能将最年幼的溥信立为太子。 这位还显着稚嫩的大清国皇帝,对着话筒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口,不料却带起一阵电磁噪音,突兀地响彻整个体育场,将他吓退了三步。随即他又环顾了几圈,这才照着稿子读起来。所讲内容无非是大清国蒸蒸日上,先帝英明神武,与明国的贸易关系使双边收益等毫无新意的套话。更糟糕的是,爱新觉罗溥信的汉语还有些生硬,有时儿话音说着说着舌头就硬了,还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些满语词汇。 听完爱新觉罗溥信别扭的演讲,大明帝国的淳化皇帝朱猷樟登台了。朱猷樟自小就是跟着先帝经历了各种大场面的,与自幼长于深宫的爱新觉罗溥信,气质有着天壤之别。他带着二十二岁的太子朱从炅,甫一登台,便向两国使团挥手致意,笑意盎然道:“各界精英,莅临盛会,促进交流,是两国的福祉与幸事!朕向诸位问好!” 台下的明国人都欢呼起来,看得清国人大眼瞪小眼的:皇上还在讲话呢,这边怎么就大呼小叫起来了? 一番轻松的开场白后,朱猷樟完全不用稿件,而是扯东扯西,时而旁征博引,时而诙谐轻松,场下时不时地响起一阵笑声。在幽默感方面,留着辫子的和束发的两群人,差别还真的不大。 见面仪式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散会后,明国方面安排了午宴。由于人数实在太多,午宴分到了十六个场地举行。梁韶君的“大明战斗英雄代表团”被分到城南的“象煌饭店”享用午宴。午宴不设座席,是西式宴会,宾客来往席间,自助取食。如此一来,既免除了安排食品方面的许多麻烦,又能促进宴会双方的自由交流。 正在顾孝妤的监督下,慢条斯理地享用着一只乳鸽的梁韶君,忽然被人从背后猛拍了一下,吓得他差点将嘴里的鸽rou喷到面前一位清国贵妇的脸上。 “嘿!梁公子!巧伐巧呀?” 他顾不得擦嘴,一回头,竟然……竟然是何辛念! 那个在南京路上巧遇,满口苏州口音,开着“御风”轿车都会爆缸的女博士! “何……呵呵……何姑娘啊!?你怎么会在这里的?”梁韶君实在是有些惊讶,拿着餐巾糊在嘴上,边抹嘴边问。 “吾是科学家代表呀……”何辛念今天穿着一身紫色的对襟襦裙,不禁让梁韶君想起,上回第一次见到何辛念的时候,她也穿着一身的紫色。何辛念的目光被一旁的顾孝妤吸引了去,笑道:“这位是梁公子的女朋友吧?梁公子福气好的来。” 顾孝妤盈盈一笑,优雅地颔首致意:“何姑娘好。” 何辛念呆呆地望着顾孝妤:“侬认得我?” 顾孝妤轻轻摇摇头。 “那侬怎么知道吾姓何呀?”何辛念好奇问道。 “方才华生叫你何姑娘呀。”顾孝妤眉目含笑,和声道。 “哦!对哦!他是这么说过。”何辛念的呆,一点也没有变。她手里还掂着酒杯,里面却倒满了果汁,这会正笑嘻嘻地对顾孝妤点评着身边席上的菜式。何辛念比顾孝妤大了七岁,虽然何辛念可能智商超高,不逊于顾孝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