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风云录_第五十二节 宴席偶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节 宴席偶遇 (第2/2页)

但论起情商来,顾孝妤可是牢牢地压制住了她。

    梁韶君又和何辛念攀谈了几句,这才知道她是跟着自己的导师一起来的,而她的导师,则是国内知名的遗传学家杜仲博。这位杜仲博在西元1932年发现了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并获得1933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一举奠定了自己在世界生物学界的地位。

    梁韶君对科学家还是很尊敬的。他要求何辛念能够给他引荐杜仲博,何辛念则抱着“报恩”的心态,直拍胸脯说没问题。

    何辛念带着梁韶君和顾孝妤找到杜仲博的时候,他正在席边和一个白胡子老头聊着什么。何辛念小心翼翼地打断了他们的话:“老师,吾介绍一个人把侬认得……”

    杜仲博五官端正,浓眉隆准,神情和悦。他“哦?”了一声,对身边那个白胡子老头道:“钱先生,这个是我的学生,何辛念。辛念啊,这位是直隶大学的钱步宏,钱教授。”

    何辛念一个鞠躬:“钱教授好!”

    “辛念啊,怎么,你要给我介绍什么人认识?”杜仲博看起来对这个女弟子很是疼爱,饶有兴趣地问道。何辛念笑嘻嘻地拉着梁韶君的臂膀,将他牵了过来:“老师,就是这个人!”

    “晚辈梁韶君,见过杜教授……”梁韶君恭敬地作个揖,对这个女博士无语了。有这么介绍人的吗?简直像是指认罪犯呐。

    “哦?你就是那个‘亚丁之虎’吧?”两位教授同时问道。

    梁韶君没想到连搞学术的教授都知道自己的名字。经过一番攀谈,他才知道,原来这位钱步宏教授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地质学家。梁韶君对自然科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即请教了他们很多想不通的问题。这两位教授教书育人成了习惯,既然这位年轻人如此彬彬有礼,那么给他答疑解惑自然也就格外仔细了。

    “钱教授,我倒想问一个问题。”

    一个温婉的女声响起。几人循声看去,只见顾孝妤正俏生生地立在梁韶君身后。午宴上盛装的贵妇实在太多,因此顾孝妤反而变得不起眼了。何辛念一拍脑袋:“啊呀!光顾着给你们介绍梁公子了!这位是梁公子的夫人!呃……或者是恋人!”

    钱步宏点头笑道:“姑娘,你有什么问题呢?”

    “前几个月,我曾经拜读过教授您的论文《华北地质演变及推考》。您在文中说,在华夏大地辽阔的领域之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

    钱步宏惊讶不已:“哦哦?姑娘你还看过我的论文?姑娘就读于哪所大学呀?”

    “我是一名高中生。我当然看过您的论文,而且,我这样的有心人肯定不少呢。”顾孝妤语气平和,敏锐的钱步宏却明显地感觉到了她的话中有话。

    “一位高中的女生,竟然能够关注地质学,真是难得啊……”钱步宏立刻对这个眉目如画的小姑娘有了好感:“姑娘,你说‘像我这样的有心人肯定不少’,这个话里的意思,是不是我想的那样?”

    此言一出,杜仲博、梁韶君、何辛念三人都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好奇地看向顾孝妤。

    顾孝妤微微一笑:“钱教授一语中的。晚辈记得钱教授在论文里提到,中华地区沿海,以及其毗邻的平原,理论上是拥有丰富的有经济价值的沉积物的。我想,这就应该是指的渤海地区吧。”

    杜仲博、何辛念都还没有听明白他们的对话,梁韶君却是眼前一亮:他们在说,清国在理论上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钱步宏赞许地点点头,眸子里泛着亮色:“这一段,是我此文最难写的一段。不料你小小年纪,却能在长篇大论里发现。”

    “您在文中将这一段讲得有些晦涩,看来也是心存顾虑吧?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两人的谈话,只有梁韶君完完全全地听懂了。这位地质学家认为,渤海沿岸,乃至满洲地区,是蕴藏着大量石油的。而他之所以没有在论文里清楚说明,而是笼统带过,是因为一旦他的观点引起了清国某些实权人物的重视,清国极有可能按照他所详尽阐述的地质理论,发现石油。清国一旦产油,对明国是相当不利的。

    想明白这一层,梁韶君不禁对顾孝妤的洞察力刮目相看起来。没想到这丫头还会去关注地质学!

    “自古英雄出少年呐,”钱步宏感叹,“姑娘和小梁,真是一对璧人。照姑娘这么说,我如此著述,确实是冒失了。”

    “教授言重了,”顾孝妤一改平日调皮,恭敬说道:“畏首畏尾,是学术的大忌。世间学说千千万,决策者未必能兼顾其万一,教授本就不必多虑。晚辈想问的,是另一个问题。”

    “哦?”

    “教授您是地质学家,对于世界地理,想必了如指掌。晚辈想问,如果要在南洋建国,哪里合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