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何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 (第1/3页)
——选自《文化诊断学辅导材料第一期》 曹政钧 (一):什么是思考力体系? 答:通常有这样一种人,对别人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常常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它的不足,但是具体怎么不足应该怎么改进却说不清楚,即使能说出一些道理,一旦自己来做却反而不如别人做得好,这就是俗话所说的“眼高手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眼高手低”现象呢?从心理学和文化诊断学的角度来讲,“眼高手低”现象说明了一个人思考力水平、执行力水平与他的某些悟性能力和潜意识极不相称,或者是他的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眼高”说明一个人具备了某些零散的能力,正因为这些零散的能力高出了一般,所以能出现“眼高”现象;“手低”说明由于这种零散的能力没有形成系统性,缺乏完整性和一致性,因而制约了能力的整体发挥,出现了“手低”现象。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自己完善的思考力体系,那么他的能力不能从整体上发挥出来,就会出现“眼高”和“手低”之间的矛盾。 其实,很多人在某些场合或某些时候都会有一些思想火花的碰发,为什么有些人的思想火花能形成燎原之势,创造出辉煌的事业和不朽的作品,有些人的思想火花只是星星点点昙花一现呢?这与一个人所形成的思考力体系的完善性和完整性程度有关。文化诊断学研究发现,人的很多不可名状的感觉和悟性往往来自潜意识,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来自意识,在相同的文明程度和种族背景下,每个人的潜意识与意识相加之和,基本上是相等的,这就是文化诊断学的个体无差异学说。既然个体无差异,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很聪明睿智,很有创造力,有些人却很愚笨呢?这取决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对比关系。那些有智慧和创造能力的人由于形成了比较完整和完善的思考力体系,因此必定表现为思维敏捷、眼光深远,具有很高的思考力水平;缺乏智慧和创造力的人由于没有形成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因此表现出目光短浅、思维迟钝,思想偏执。聪明睿智的人,他的意识部分得到了有效的开发;愚笨偏执的人,他的意识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但是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愚笨的人他的一些非理性感觉能力甚至比聪明人还强,因此,聪明与愚笨的差别仅仅在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意识领域不同思考力体系之间的差别,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世界的差异。个体无差异学说证明人与人之间在智慧上只有质的差别,没有量的差别,而质的差别在于结构的不同组合,量的无差别说明人的精神世界同样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人的意识领域中的思考力体系,其完整和完善程度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着一个人的聪明和愚蠢程度,思考力体系基本上由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四个部分组成。思路决定出路,从而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一个人事业成就以及事业的方向,可以从一个人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程度中反映出来。通过学习和训练,一个人的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是可以得到改进的,其思考力的结构关系也是可以改善的。因此,通过学习和训练,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事业方向和事业成就。 (二):什么是思维软件?当今社会,全球化竞争对一个人的思维软件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答:人的思维可以拿工作中的电脑来类比——由硬件和软件构成。所谓思维硬件,它由大脑和脑神经等生理组织构成,或者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在身体、生理、心理的统一性基础上产生的机体。思维软件则是由信息及其知识体系构成的,或者严格意义上讲,它是客观世界通过信息的方式反映到主观世界的思维形式。关于思维硬件的结构及其规律性,这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文化诊断学研究的是思维软件,即信息的反映方式及其规律性认知,其中包括思维的真实性程度、完整性程度、完善性程度等等。 人类从发生、发展到今天,在思维特征上表现为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准确程度、真实程度、完整程度、完善程度也处在逐渐的提高过程中,因此,文化的这种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做是思维软件不断升级和优化的过程。根据人类思考力发展水平处于不同历史时代的状况,依次出现了原始思维、神话思维、宗教思维、科学思维等具有代表各个不同时代文化特征的思维方式:原始思维发生于人类的蒙昧时代,其思维具有混沌性、感应性、直接性、整体性、非理性特征;神话思维比原始思维具有更多的理性特征,并且具有一定的推理性,不过它是以万物有灵的观念作为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宗教思维比神话思维不但具有更多的理性特征,而且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性,具有价值思维的某些萌芽,封建社会是宗教思维发展的鼎盛时期。宗教思维主要是通过信仰作为推理和认知的基础,因此宗教总是和迷信分不开的,由此导致了人类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科学思维的产生。科学思维以概念、判断、逻辑推理为主要特征,强调以事实为根据,以实证为准绳,推崇纯客观和纯理性,体现了对原始思维、神话思维、宗教思维的对立与否定。这是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与否定,由于科学思维还没有在“正、反、合”的意义上达到对人类文化的一种整体性包融,不能对非理性认知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即使在科技十分鼎盛的今天,它依然不能得到许多宗教观念心悦诚服的认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科学思维发展了它最辉煌的时候,预示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全球化时代的诞生——这就是价值思维的产生。 当然,这种关于思维软件的粗略划分没有绝对的准确性,因为即使在科学思维非常发达的今天,还有不少人在顽固的用神话思维和宗教思维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以这样的思维软件分析事物解释人生。这充分说明,一个人思维软件的形成不但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的程度有关,也与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因此,思维软件是文化的个别性、时代性、民族性的统一。其中,思维软件的个别性是由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的,思维软件的时代性是由社会的整个文化背景决定的,思维软件的民族性则是由文化传统决定的。谈到这种思维的民族性我曾经举例说过,中国文化能够站在天人合一、宇宙人生的至高境界上看问题,所以中国文化很有思维高度;西方文化其思维方式是将分子分解成原子,将原子分解成基本粒子,主要遵循将整体分解成部分的思考方法,这样的思维方法很有思维深度。从文化诊断学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具有思想高度而思维深度不足,所以中国文化能造就很多风流洒脱的智者。西方文化有思维深度而思想高度不足,所以,西方文化能造就很多埋头苦干的科学家。这是文化的民族性差异表现在个人思考力体系上的差异。现在是一个全球化时代,因此不能只在中西文化的差别上争吵不休,而应该超越二者,将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思维速度统一起来,建立完善的思考力体系,形成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创造力特征,并运用智慧曲线来评测和改善人类思维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诊断学不断要诊断这些思维软件和知识体系,也要以此为基本前提,构建全球化时代的思维软件和知识体系。 那么,在全球化竞争时代,这样的思维软件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特殊性呢?全球化时代实质上是全球性竞争的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必须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