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 (第3/3页)
系统的论述和cao作程序。 (5)促使心理素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变 思考力体系是思维软件的内容,它属于文化诊断学研究的范畴;人的性格和意志属于思维硬件,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但是思维软件与思维硬件之间并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事实证明,思考力的完善和完整程度对一个人的性格影响非常大,例如:在态度方面,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的人一般比较狭隘偏执,常常强调自己忽视他人,表现为自私自利;思考力体系比较完整和完善的人,为人则比较中庸,性格谦虚谨慎。在意志力方面,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的人一般比较容易冲动,常常凭借兴趣做事,热情来的很快,消失得也快,没有周密长远的计划;思考力体系比较完整和完善的人目标比较明确,有周密长远的计划,遇事镇定,有耐心和恒心,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随便改变目标。在情绪方面,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的人情绪波动比较大,时而自卑时而自大,常常情绪激动,言辞刻薄;思考力体系完整和完善的人情绪比较稳定,自信乐观,心态祥和。
完整的思考力体系和完善的思维方式能够使一个人变得心智聪颖,产生良好的心态,这种良好的心态必定会体现到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上。心态好了,生活质量就提高了,心态糟糕,生活质量也会变得很糟糕。因此,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思考力体系,形成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态度,是改善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如何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 答:要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必须经过两个基本过程:发现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发现问题 思维属于主观世界,人的所有认识能力、分析能力都是主观世界的产物,任何信息,包括别人提供的良好建议,也必然要通过自己的主观世界加以处理,甚至扭曲和变形。因此,一个人要发现别人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很容易,但是要发现自己的思想存在哪些问题却很难。分析别人容易,分析自己很难,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旁观者清”的道理。现实中常常可以看到那么多刚愎自用的人,就是因为把思维完全局限于自己的“自我”主观世界,用“自我”否定“他我”,思维永远局限在一种狭隘的自我模式中。所以,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首先就要去发现自己思维存在哪些不足,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的加以学习和训练。 由于“当局者迷”的原因,自己对自己做思考力分析和诊断往往是扭曲变形的,甚至把自己引向夜郎自大。因此,如果要提升自己的思考力水平,文化诊断学建议采用“自我分析”和“他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所谓“自我分析”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反思;所谓“他我分析”就是了解“自我”在他人主观世界中的形象和地位,并通过他人对我的分析和评价与“自我”进行比较分析。为此,文化诊断学设计有三个诊断模型进行“他我”意义上的思考力分析,这些诊断模型分初、中、高三个版本。初级版本是针对文化思考力的诊断,中级版本是针对文化执行力的诊断,高级版本是针对文化融合力的诊断。一般来说人们只要回答我们提出的一些普通问题,我们就能够对他日常的思考力状况作出诊断,帮助他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比如,《三个普通问题,考问您的思考力》就能够对一个人日常的思考力状况和思维方式作出分析。当然,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分析,必须要在更详细更系统的要求上,并且要通过3—5次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分析,才能作出文化诊断学意义上的思考力分析和测评。 (2)解决问题 建立思考力体系的基本前提在于发现问题,一旦发现了自己思维上存在问题,那么就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了。建立思考力体系的关键在于能力,通过能力训练,使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逐渐向思维方式的完善性转变。关于如何训练自己的思考力,《文化诊断学纲要》设计了具体的cao作程序和应用技巧,学友们通过一年左右的业余时间基本上就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力训练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了。 (五):思考力体系分析测评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思考力体系既有它的抽象性,又有它的具体性。抽象性是指思考力体系的一般性原则,具体性则是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从而使不同的人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思考力分析测评的时候应该遵循多元化统一的原则。文化诊断学主张在进行思考力分析的时候应该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则应该采用更谨慎的态度。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评结合起来使用,其目的并不在于使思考力的测评有绝对的准确性,而是通过分析和测评,使人们对自己的思考力结构和思维方式有一个定性意义上的认知,从而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思考力水平不断提高,思维方式不断完善。因此,测评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只是手段,完善思考力体系才是目的,否则就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思考力的分析和测评在内容上具体分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是在抽象性的意义上对思考力体系进行一般性的分析描述,使参与分析和测评的人员对思考力体系的基本内涵和抽象原则有一个概念性认知。其主要内容就是要使测评双方明确以下内容并达到基本共识:(1)什么是思考力体系?(2)什么是思维深度(3)什么是思想高度?(4)什么是思维速度(5)什么是思维广度(6)什么是思考力权重? 第二部分是在具体性的意义上针对测评对象人,对他的思考力体系、思考力水平、思维方式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以便让测评对象人对自己的思维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其主要内容有:(1)对测评对象人的思维深度进行个性化分析与诊断;(2)对测评对象人的思想高度进行个性化分析与诊断;(3)对测评对象人的思维广度进行个性化分析与诊断;(4)对测评对象人的思维速度进行个性化分析与诊断;(5)将测评对象人的思考力水平进行综合列表,并对照思考力权重给予评分,对思考力列项之间的关系加以解释说明,使测评对象人对自己的思考力状况一目了然。 第三部分就是在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意义上,将设计状态的理想化标准与测评对象人的思考力现状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为测评对象人提出改善思维方式、提高思考力水平的具体建议。主要内容有:(1)关于拓展测评对象人思维深度的具体方法和建议;(2)关于提升测评对象人思维高度的具体方法和建议;(3)关于延伸测评对象人思维广度的具体方法和建议;(4)关于增加测评对象人思维速度的具体方法和建议;(5)关于测评对象人思维方式完善性程度的分析与建议; 为了便于展开具体的分析和测评工作,文化诊断学设计了一套关于思考力体系的分析测评工具,这套工具由6个量表组成,为具体的分析测评提供了内容框架和指导原则。由于不同的职业对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思考力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各部分在整体关系中的权重也各不相同,因此,思考力分析和测评要针对不同的行业、职业和岗位,在这些参考量表的基础上灵活处理好各自不同的思考力权重。源地址:http://blog.xiaonei/GetEntry.d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