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网络星际争霸小说_关于成功与失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于成功与失败 (第2/3页)

了从未见过的新景象。刚开始,我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无法辨认的影像,当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在它们身上时,它们飞快地从眼前闪过。但是,渐渐地,我能把这些图象固定下来,它们变得清晰可辨并最终呈现出真实事物的具体细节来。不久我就发现跟着自己的想象纵横驰骋时最舒服不过了。于是我开始旅行——当然是在大脑里。每个晚上(有时甚至白天),当我独自一人时,我就开始自己的旅程,看见不同的地方、城市、国家,有时定居下来,遇到不同的人,互相了解并交上了朋友。然而,令人无法置信的是,他们对我真诚而友好,就像在真实生活中一样。他们所有人都生活悠闲,与世无争。这样一直持续到我十七岁时,从那时起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发明创造中去。”

    提到能将自己的发明事先在头脑里完全想好特斯拉很自豪。他甚至不需要实验、模型、图纸。在这种方式下他发展了自己的方法,把创造性的想法付诸实践。特斯拉能敏锐的区分哪些想法以图象的方式进入他的头脑,哪些是经过具体分析后得到的。特斯拉解释说:“当有些人设计了一个想象中的装置的时候,唯一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将他的原始想法付诸实践。这就是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得到的发明缺乏细节,有时比较低级的原因……我的方法于此完全不同。”他从来不急着实验验证。当有了一个想法时,他立即开始在头脑中精心制作。他可以在头脑中随意修改设计,改进它,启动装置并让它运转。对他而言,在实验室或在大脑里检验是一样的。他甚至能考虑到妨碍发明装置正常运行的方面……用这种方式他能完美地实现自己的想法而无需动手,只要最后在脑中对产品进行具体的检查。二十年间他所有的发明都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无一例外……没有任何一项科学发明没有用这种看得见的图景的方法,而是单从数学上推理出的……介绍还没有结束,原始想法付诸实践总是对时间和能量的浪费。

    在研究自己精神生活的机制中,特斯拉发现大量幻影中的“虚拟实在”与“真实实在”有一定的联系。不久他获得了认识到这个原因的能力。他欣喜地发现他的每一个思想都是外部印象影响的结果。他注意到不仅思想而且行为也以同样的方式工作。后来他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被赋予了运动、情感和思想的“宇宙力机器”。多年后远距离控制的发明正是这个思路的总结。他知道了能通过外部训练自己的先天意识应用这个法则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以几何图像的形式……

    尼古拉·特斯拉运用想象力就像心里事先组织好的而一旦用数学来解释就不行了。就更不用说与他同时代的发明家爱迪生了,因为“他起初完全靠长期而艰苦的实验指导,其本身数学基础极弱”。

    在他的报告里,特斯拉常谈及他多病的体质和精神过程的关系。这些过程的原理与自然界应该遵从的原理是一致的。他把上帝赐予的天生的礼物当作一种“额外压力”,这种压力使他觉得有必要进行下一项发明创造,这正是以前的实验研究者所缺乏的东西。在这里他不仅看到了通常的发明灵感的源泉,而且得到了不同事物影响人的法则的证明。简言之,特斯拉把创造性的想象力当作一种意识发现活动的开端。

    按他的话讲,这些确定的结论,以一种几何图形的形式在他脑子里自发产生。接下来的事就是理解这些发现的原理及其物理解释。找到必要的反映物质本质的技术特征后建立正确的数学形式以便于所建物理模型持续运转。他所理解的发明工作的第一步是努力进行思维净化,即忽略次要矛盾和具体细节,因为这些会模糊主要原理的成形并使接近真实自然和基本几何元素的关系复杂化。

    与此同时,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伦敦的克鲁克斯和圣彼得堡的门捷列夫开始科学系统地研究精神现象。成立的专家组在少量的工作后(大约十个实验)得出结论说这只是迷信而已。从那以后,英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私下里被分为两派:“伪科学派”,包括特斯拉的以太和绝对物理学和“传统科学派”,有商业甚至政治倾向的学院科学,例如:核物理和相对论。

    作为物理学家的特斯拉

    在二十世纪的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定义以下三种不同的思考模式:量子力学,相对主义和传统主义。特斯拉(他是尚未被认识的属于未来的科学家)属于第三种,他试图寻找真理,即时间、空间的真实本性特别是运动的本质。

    在我们进入特斯拉的宇宙哲学即他关于世界基本进程的物理学之前,让我们指明被特斯拉列为现代科学系统的地方。

    普朗克常数、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解释宇宙现象机制的主要理论工具。量子力学的主要目标是发现最基础或基本的物质粒子,而这一目标至今仍未实现。虽然在解释链反应过程中的活化作用、原子核物理、轻元素核向重元素核的形成过程中取得了极大成功,但很多事情仍是个谜,且技术上不能控制。从大体的发展趋势看,我们可以下结论说靠不断增加基本概念的量子力学现在已经疲于奔命了。很明显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在更深入的层次上研究时间和空间,在本体论水平上去决定物理过程的真实本性。

    爱因斯坦于1905年在德国杂志《物理年鉴》上发表了狭义相对论,闵可夫斯基用四维时空连续统作为物理实在的模型。这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