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网络星际争霸小说_人的差异与21世纪的学习理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的差异与21世纪的学习理念 (第2/2页)

的思维方法,强调科学和人文内容关重,注重构建自己全面的素质,特别是生活素质和心理素质,注重成功素质潜能的开发训练。

    ●学会学习: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们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学习的个别化:日渐成熟的学习化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从何处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工作即学习:现代人的学习将交融于工作和生活之中,其主要的方式是接受培训。现代的企业都把陨员的终身培训当作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公开秘密。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松下公司与其说是造产品,不如说是造人。在瞬间万变的21世纪,终身培训是每个人适应职业生活的最主要的武器。

    我们正在步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学习特点是传统社会的学习截然不同。今天的学习实质、目的和重心都与以往有所不同。

    教育专家比较一致的认为,学习化社会的学习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

    ●学习在各种环境与机构中进行,学校只是学习的场所之一;

    ●各种形态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统整,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

    ●每一阶段的学习成败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作为区分社会组成分子的指标;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意,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成员的不同思维方式;

    ●强调以终身教育的方式、协助个人接受现代思潮,建立历史观、科学态度与相对意识。

    很显然,在学习化社会中,有几个学习理念是必须重视和强调的:终身学习,时时处处事事学习,多种途径特别是信息化渠道的学习,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习个别化,和谐发展,个性自由发展,创新学习和开放学习等等。

    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学习和教育的变革,正在引导和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向学习化社会方向发展,为适应学习化社会培育必备的学习理念和学习能力。

    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学习采取几乎全新的方式。未来学习的成功者决不是单纯看掌握知识的质和量的多少。当代学习的实质性问题是,是否知道学习什么、获取什么知识,是否知道从那里学,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建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和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本领。

    有专家认为,未来学习需要顺利实现三重目的:其一,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的课目并学习如何做得更好更快和更轻松;其二,培养综合概念技能--如何学会将同一或类似概念应用到其他地方;其二,培养能适应于你所做的一切事情的个人技能和态度。学习还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获取某种知识、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更容易,要学会提出创新意识或创新观点的有效方法,要激励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富有创新的革新方法是通向成功的钥匙,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就没有进步。组合与创新是现代教育的最本质的内容。世界发展到今天,几乎没有一种知识不是以某种方式重新组合的结果。

    因此,学习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怎样迅速、充分、有效地选拔、存储和获取挪的信息;二是怎样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怎样打破常规重新组合,利用它来创造新点子。未来社会缺乏的人才将不是掌握了一大堆知识的硕士、博士,而是具有极强的想像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或顶尖人物。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单是知识,而是如何运用知识及创新的特殊本领。

    在学习化社会中,与学会学习相关的能力有很多,但尤为重要的能力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亦即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学习时代的学习或者说教育的重心有着显著的转移。

    学习化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其中,信息量最大、最全面,传播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信息载体当属信息调整公路。

    行业人士认为,为了给人们提供最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使其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与未来劳动者,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亦即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这种素养已日渐成为未来从业者必备的素质。目前,美国已有60%以上的工作需要懂得计算机并具备信息素养的劳动者,其工作或多或少要运用网络资源。美国图书馆联合会认为,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人们不仅需要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能力,并能把不同的知识融全贯通,实际运用。行业人士认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首要课题,教学必须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同样,信息素养,是新世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指: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咱表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述形式,亦即从了解到理解;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正确地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以及局限性;利用信息做出新的预测或假设;能够从信息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模式并提出表示变化的规律。

    获取信息是手段,不是目的。处理信息的目的在于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处理各种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创造新的信息。

    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要求学习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学习和教育的革新是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赛跑,一旦滞后,我们将与信息化社会格格不入。反之,学习和教育的信息化将促进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么两败俱伤,要么相得益彰,二者必居其一。

    我国著名比较教育研究专家钟启泉教授认为,社会的信息化需要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与教育的命题,引发我们思考和实施的核心问题莫过于思考和实施培养新生代的"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在日本称之为"信息活用能力"。所谓信息能力,指的是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的基本素质。

    面对21世纪的学习革命,新时代的人,必须调整自己的学习对策,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学习理念,调整自己的学习重心。谁能够先行做到这些,谁将拥有发展的先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