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返城忽动爱民意 (第1/2页)
荆保提着十斤rou价钱买来的半篮子野菜,跟在关凤等三女身后走,远远看见到了南城门。自东城门出来,走了快一天才到这里,现在是又累又渴,还有些肚子饿。 南城外正在挖掘护城河和加固城墙,荆州保卫战后,王甫就告知伊籍此处城防之薄弱,现任“荆州别驾”的伊籍待城中诸事大定后,立马征调民夫,抽调城防的兵士,挖河筑城。开工一个多月了,看样子,今年能把这工程完工。 这里虽是征调,但也有少量工钱,还管一日两顿饭,没有田间农事的民夫、丁壮也就积极应征。因此,这项工程在一堆官吏和工匠的指挥下还算顺利。 由于工程的阻碍,进城的人群显得拥挤。在城防士兵的疏导下,不少相识的商贾在排队缓缓前行的路上闲聊,言及这东边有两军对峙,物流不畅,现在大部分货物皆从南城进入,随着益州的稳定,荆州与蜀地在长江上的商业逐渐繁荣。 排队的人群发现了有标志性老虎面具的关凤,纷纷禁声避让,大部分人虽然怀疑关凤“凶残暴戾”的名声,但谁都不敢以身相试。 人流的异动,引起城头上伊籍的注意,看见关凤一行的伊籍领得几个随从迎了上来,没等伊籍开口,关凤老远就喊到:“别驾大人,怎么在此亲自督工?可别把治中赵大人养得走不动道了。” “灵玥说笑,城防大事,伯机(伊籍字)岂可怠慢。再者,重续(赵累字)公务缠身,每日勤政cao劳,三小姐如此玩笑,就不怕某在君侯面前说漏嘴”伊籍笑吟吟的答道。 关凤快走几步:“呵呵!灵玥才不信别驾大人会告状,咳……先别说了,呃……有水喝没?” 伊籍和赵累辅佐关羽治理荆州,俨然是关羽的重要谋臣。关凤与之交流不少,伊、赵二人亦非俗人,没有世俗约束的关凤经常说话没大没小,言语新奇却偶有不俗见地,谦逊虚怀的两位贤才高官便和这个异数怪胎成了往年之交。 “远见得灵玥风尘仆仆,早叫人温了些酒水,稍时便令人奉上,嗯!这……,未闻三小姐出此城门,这又是……?”看着荆保的半篮子野菜,伊籍一脸迷惑。 关凤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只好不理会伊籍奇怪的眼光,上前几步接过侍从的酒盏,喝了两口温酒,看着南城的一片忙碌。笑了笑:“随便出城转了一圈,走了大半天,嗯……有伊别驾亲自督建,此地倒是进展迅速,有此城防,如有来袭,必定伤亡颇少啊!” 伊籍回头看了看忙碌的工地,若有所思:“祈望此等修筑,不要再经战火。” 荆保灌了两碗热酒,憋了快一天的他,听到伊籍这般说,酒劲一冲,忙接话道:“就是,想那日,三小姐还在这城头上被……,被砍得一刀……还,还疼得三小姐……” “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关凤很气这荆保,没事时候,逢人就说关凤什么什么时候被砍了,哪里哪里被刺了,疼得掉了几颗眼泪这些事,这呆子怎么就不提关凤在这城头上弄死了东吴大将朱然呢?也难怪他,作为关凤的铁杆近卫,关凤每受一次伤,这关婷就按最早方杰定下的规矩,饿荆保一顿,而且,挨了饿还不准吱声,这荆保就把关凤每次受伤的经历记得个清清楚楚。 关凤很不愿荆保提及这些受伤的事情,毕竟满身有伤痕的女子,形象自会有贬低之处。可伊籍听完荆保说后,却感叹言:“是啊!荆州一役,灵玥身先士卒,浴血城头,伯机(伊籍字)甚是……” “别驾大人,两军交恶,焉能无有伤亡,呃!旧城已焕然,事过境迁,就不提些须小事,我等尚需竭力,不让战火再染此地。”关凤不想再在此事上多费口舌,接着指指点点,往城门走去:“此地工程浩大,所费不少吧?” 跟上关凤,伊籍答道:“此战所耗不少,亏得荆州原本富足,未能伤其根本,再有汉中王自益州送来钱粮无数,虽加固城防等耗费颇大,然荆州地丰物搏,若缓得一年半载,定会国富民安!” “是啊!但愿能够得以修生养息。”关凤也希望这天下就此太平,可她知道,三国的战乱一定要分出胜负,历史上魏国灭了蜀、吴,长达几十年的内战,貌似没两年不打仗的。他们并非政治理念的不同,而是“成王败寇”的战争游戏,要么高居庙堂,要么俯首称臣。天下只能是一个人的天下,不死不休。 走进南城门,关凤眼前一大片残破的民房,那日荆州南城一役,异常惨烈,赵烈为了抵御攻城,拆了部分就近的民房,得了大量檑木滚石。赵烈受伤,辛科接防时,又拆了部分民房,用于补休城防。战后伊籍来此重新督建,又来了个“就近取材“,不仅用去土木不少,还把街道上的石材搬去大半,所以此处才更加破败不堪。幸好关凤灭了郭家一门,王甫才把此地居民悉数安置于城东的房舍内,并言及“战时征用,战后修还。” 关凤虽知此事,但也不知道现在把这一片民宅、铺面拆成这样。于是便奇怪的叫问到:“呀!怎么这里拆成这样,啥时候修起来?” “事有轻重,先固城防,此地尚待来年筹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