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返城忽动爱民意 (第2/2页)
后,方可修还,此地百姓,国山(王甫字)早已尽数安置。呵呵!这还有赖于三小姐当日平乱之果。”伊籍轻描淡写的回答。毕竟现在的丁壮和建筑材料满足不了同时开工,钱粮也有些吃紧。 “哦!”关凤瘪瘪嘴,又问:“那此处又如何修建?” “已悉数记下各户所有,届时如何修还,尚无定数,想来大致按原有修复罢!此城池大修,南城扩大不少,如何筹建,暂无定论。”对待老百姓的权益,伊籍没怎么上心,淡淡的如实道来。这也不能说伊籍不关心民生,至少他知道了此处百姓安置,同时在这个“百姓利益轻如草的时代”,还大致规划了重建的时间。 关凤却不这般想,就是觉得应该早点规划建设。都破败成这样了,平白留着这一片无人区,既不利于城市卫生和社会治安,也不利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 就此时,有官吏向伊籍奏来文书,关凤便向伊籍告辞:“别驾公务繁忙,灵玥就不打扰了。天寒露重,伊别驾乃国之柱石,莫要冻病了身体!” 客套的告辞,从女孩子口中道出,就是不一样。关凤两句话,说得伊籍心中暖暖的,随即辞谢:“三小姐亦是,天色不早,早回府歇息!” 离开了纷扰嘈杂的南城门,关凤心中莫名的有种冲动。荒凉的原野、饥寒的百姓、残破的街道。如同这个天气一般,冷冻得毫无生气。怎么能让这一切都如同春天的树木、初夏的瀑布,盛夏的阳光般充满活波的生机、充满灵动的活力、充满和煦的温暖呢? 动!一定要动起来,去引导各个阶级的利益,搅动这乱世民生的死水。这南城除了拆除的房屋外,还有许多扩大城池后空余的地坪,要是自己牵头,找些荆州大户投资,搞一个“大型商贸区”来开发,一则利国利民,二来也能赚点钱财。念及此,关凤顾不得饥饿和疲劳,直向荆州府衙走去。
闻听关凤来访,刚刚送走一堆官吏的赵累有些迷茫。经常足不出户的关三小姐忽然来到州府衙门?其来意的确不好猜度,感紧派人将关凤请入大厅。关凤一番礼仪后,就不伦不类的坐在软席上喘大气,还把晴儿一同拉下来,好有个人rou靠垫。这赵累忙叫人上茶,心中却揣测:“啥事让关凤气成这样啊?这荆州城有谁敢去招惹她?反正我是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的……”殊不知是这关凤的确走累了,来此的半路上才想起让柔儿回府派马车来荆州衙门来接自己。 赵累重新坐定后问:“灵玥何忽然以至此?不知有何要事……” 不等赵累说完,关凤吞下一口咸茶就开门见山道:“灵玥见南城破败,又闻伊别驾言‘尚未定修复时日’,可否交予我……呃,交与灵玥规建……额,灵玥欲主持此地修建,特来与治中大人相商。” 听完这一堆“胡言乱语”,赵累也明白关凤的意思。南城修建一事,已有几个乡绅来此询问过,其目的只不过想得到“政府采购的大单”,好赚个大大的过年钱。可这关凤府上貌似不缺钱啊!干嘛跑来搀和这事? 满脑袋问号的赵累思索着,不经意的望向一边的“薄曹从事”,自接受荆州政务以来,各郡秋税收入本就不高,加上战后抚恤,奖赏,府库严重吃紧。各处战后重建,饥民安置也需要财物。入冬以来,物流不畅,物价上涨,再有年关将至,各地官员年俸和军队的军饷也要筹划拨付。一个钱都想掰成几瓣的赵大人此时如同一只大铁公鸡,想从他手上拿钱?难!说不给吧,这关凤持“假节”,持“权宜令”,身份尊同关羽。说白了,就是个有兵权的“副刺史”(只不过关凤不知道,还把赵累当省长,自己凭着有关羽这个“省委书记”和“军分区总司令”的老爸在这里“上访”)。 看见赵累望来眼光,会错意的“薄曹从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接话便说道:“现府库吃紧,已无多余钱粮矣。今尚有各营之军械须修制,荆州各郡,已自顾不暇,非战时,不可轻言征调,南城修筑一事,耗资甚大,恐得来年……”。州府可真的没钱了,所以这位就赶紧诉苦先。 “什么啊?我不是来要钱的!”关凤高声打断了这位从事的话,吓得薄曹从事一下缩回了脑袋,赶忙不吱声了。 轻轻挥退了属官,赵累回头问:“辖下言语莽撞,望将军息怒。”赵累当上这个治中后,官是升了,可“财”却倒搭进去几十万钱。这“薄曹从事”当着来客诉苦不是一两次了,有时候赵累都嫌这“复读机”似的话有点讨厌。 “哪里哪里!呃……,别‘将军、将军’的,灵玥说话直了点,治中大人勿怪才是。”关凤没料到自己随口一语有这么大反应,心中唏嘘自己“掌生死”的权利和以前“荆州大屠杀”的恶名,自己倒闹了个不好意思。 “呵呵!这几日州府皆为钱粮所扰,别说‘薄曹从事’等人,就是重续(赵累字)亦‘谈钱色变’。”自嘲了下,赵累接着问:“适才言及南城之修复,灵玥意欲如何?” “灵玥欲筹钱建南城!无需州府分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