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唐_第八章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第1/2页)

    南墙叼着果子跑到茶棚时,店伙计终于有所动作,没有想象中的热情客套,而是挡在了布笼前面,像是防贼般看着孩子,这个略胖的孩童留给伙计的印象,早已定位为那些陇西道涌来的流民。自祁山县天降流火以来,良田被烧,周边几个县的农民均有波及,流民更多了起来。

    天下皆知,长安是整个大唐中枢,长安周边各州县也是大唐中西部最富庶的地区,长安所在的关内道也是距离陇右道最近的区域,所以受天灾影响的百姓,不等官府安置,便纷纷离开世世代代耕种土地,远走关内另谋生路,最近便有上百流民陆陆续续来到这陇州。

    七岁的南墙从未离开过东郭村,并不了解太多的人情世故,甚至不知道商铺的东西是要用货币去购买的。他只是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死死地盯着布笼里的rou馒头。这是他在东郭村惯用的伎俩。饭量超大的他,每当闻到村里哪家飘来诱人的饭香,一定第一个趴到那家邻居的篱笆前,并摆出这种人畜无害的表情。大唐民风淳朴,邻里间时常会宰一头牲口全村分食,时间久了,邻居们见到南墙这种表情,必然把他领进屋里分他吃的。甚至到了后来,若谁家做了好吃的,总是习惯留出一小份给这孟家的胖孩子。

    南墙心中暗骂店伙计抠门,同时也正疑惑,这家明明做了这么多rou馒头,还摆在外面让大家看见,为什么就不能给自己几个。

    远处的崔老翁此时已发现孩童的异样,不由笑出声音,果然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

    闻着rou馒头飘来的香气,南墙实在耐不下心再去摆那副可怜巴巴的表情。开口问道:“大叔,送我几个rou馒头吃吧。”说完不由分说便伸手要去抓。

    店小二没想到孩童讨饭竟会如此理直气壮,还动手去抢,又惊又气。惊是因为小小孩童放着自己在边上,竟然如此大胆,气愤是因为自己明明十五六岁,孩童竟上来就喊自己“大叔”,换做是谁不会气愤。他慌忙放下手中凳子,伸手护住布笼。

    崔翁也未想到南墙竟会上前明抢,忙将缰绳挂在拴马桩上,向茶棚走去。

    “谁家野孩子,要讨打不是。”伙计再次将布笼护在身后,狠狠地一把将南墙推倒。

    这次轮到南墙吃惊,自己长了这么大,虽说经常挨二娃揍,却从未因为向别人要吃的而被大人打,于是他下意识想要哭。可泪水流到眼角,就想起了陈伯阳,心中暗想“如果黑子在,一定会帮我出这口气。”继而又想起那天陈伯阳大骂自己脓包,想到遍地尸体,他可别没有逃出来……

    想到那天受到的惊吓,南墙竟然忘了哭泣,呆立当场。他越想越恐惧,继而气愤,突然感觉一股暴躁的气息从心口涌出,感觉身上好闷热,口干舌燥。

    店伙计见到孩童被推倒,竟然没有痛哭喊人,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莫非推一下就把这娃娃吓傻了,莫非他本来就是个神志不清的傻子?

    谁知更令他吃惊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南墙缓缓抬起头,脸被憋得酱紫,片刻后如疯了般站起,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单手抄起身旁少说要十来斤的榆木长凳子,丝毫不顾及腿上的旧伤,站起后如恶狗般盯着店伙计,大喊一声:“你才是脓包。”

    说完以不符合这个年龄的速度猛然跨前一步,将长凳狠狠甩向伙计。后者则呆呆地看着南墙眼睛,眼神冰冷到吓人,伙计竟是被吓的骇立在当场,忘了躲闪。

    长凳并没有落下,只听一声“孽障”,南墙已远远飞出。在千钧一发之际,崔老翁用马鞭勾住了凳子一角,连人带凳子远远地甩开。

    良久,店伙计终于从惊骇中回过神来,自己竟差点被一名小童伤了。他又看了看崔老翁,一阵心虚,原来这老少两人竟都是疯子。

    少时,南墙悠悠醒来,感觉全身酥软一阵虚脱,没了一丝力气,费了好大功夫才站起,缓缓向老翁挪去。

    崔老翁看都未看南墙一眼,从怀中摸出一角金子放到伙计手中,缓缓道:“这小童无礼,让店家受惊了,还烦店家取两笼rou馒头,再打一壶你店里那特别香的外地陈酿。”

    伙计看到手里事物,竟是一小块金子,忙接到手里,似乎还不信又塞到嘴边用牙齿咬了咬。陇州在关内道并不算富饶州郡,他在此处做工多年,却极少遇到有人用金子结账。看两人穿着打扮,怎么都不像有钱人家,莫非这两位是那游历凡尘的仙人与童子。虽然金子到了手中,但该当怎样伺候,他也吃不准,于是偷偷朝着屋子方向看去,正好与屋内走出的中年人四目相对,心头大定。

    屋外的动静,中年人早已听到,走出店门,他看了看老翁,又看看了老翁身后的孩童,眉头渐渐展开,清了清口道,“敢问老人家可是姓崔?”这次轮到崔翁诧异,上下打量着中年人。这十年并没有几个人知道自己行踪,时过境迁,认识自己的人越来越少,加上自己这十年来愈发衰老,样貌气质都有不小变化,怎会在这城外茶棚被人认出?

    中年人在此处开店日久,也算颇通世故,他显然已认出老翁,却并未一口道破他的身份。只见掌柜双手轻轻一搭,用手指遥遥点了点长安城的方向,然后一揖及地,轻声道,“不才年少时曾拜读过先生《行己》十卷,并有幸与先生在那里有过一面之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