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新皇_97、乾清宫(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7、乾清宫(7) (第1/3页)

    第97章、乾清宫(7)

    朱翊钧没有理睬宋之韩战战惊惊又不无希冀的目光。他转脸向高仪说道:“后天的朝会甚是紧要,父皇这些天每日都有垂询。这几日里,南书房内其它事务皆有劳先生们了,先生与冯保直管照前几日例做。孤这便去父皇那里侍疾,朝会奏本今日便须父皇定夺。”

    听任宋之韩在南书房里讲出《世宗遗诏》四个字,这已是朱翊钧可以容忍的极限。绝不可能就这话题继续下去,但也不必呵斥打压。他面不改色地装着视无所见听无所闻的样子,直接吩咐了高仪、冯保负责其它奏本。

    高仪躬身、冯保跪地行礼接了他的令旨。陈矩拿了朝会礼仪奏本和几个小太监侍候他微笑着从容起身,众臣行礼躬送,一行人慢慢走出南书房往乾清宫里去了。

    这些天来,事务虽多,每天虽然很忙,但朱翊钧从来没有一丝慌乱。

    这几个月来,虽然他参与干预了许多事情,一直打起全付精神、费了许多心机才把原来的很多历史进程弄得面目全非,但他也随之越来越看人看事淡定从容。

    一方面他已越来越融入角色,随着情势比原时空而言更有利于他,他心里自然更从容。

    另一方面也是他越来越有旁观看戏的感受。既是皇家太子高高在上的地位使然,他如今已逐渐接手、越来越更及时地掌握着最全面的信息。更因为他身带金手指,万事不出我所知,众人皆在我股掌。

    即便现在形势与原时空进程已面目全非,他的先知优势有所损失。但他太子地位权力越来越落实,接触掌控信息越来越及时全面。彼虽消,此却涨。于是这种万事在脑、众人在掌的感受,也没有打什么折扣。

    刚才宋之韩甩出《世宗遗诏》,让南书房内平地闻惊雷。这确实让他警醒:情势已变得面目全非,从容看戏的心态只怕要收敛一点了。

    当然,这些变化说到底,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时间才永远是最后的赢家。

    而说到时间,如今这满朝、满宫的各位大神大妖大佬、各位皇家主子,除了一个瑞安公主朱尧媛,没有一个人能比朱翊钧活的长久。

    而今南书房内外的这几十号人,除了两三个小太监,到最后,全都得死在自己前面。

    这种无可比拟不可更改的天然优势,决定了朱翊钧在心理最底线上,可以始终保持着对所有人的优越感。爷才是笑到最后的那位!

    但是如今接下来的人、事、局势发展,都已越来越进入未知状况。后面的牌局,已逐渐需要仔细斟酌琢磨。

    虽然他手里有发牌权、定规改则权(不能轻易用、效力有限、风险大成本代价高),也大体知道主要牌手们的过往底牌、曾经的出牌习惯,但如今牌局已变,牌手们如何打出新牌局,他也只能大体预估,权衡后见招拆招。

    宋之韩在南书房轻吐四字《世宗遗诏》,如同天雷炸响。这既可能是这二楞子言官唯恐事情不大、火力不猛,才自作主张触犯禁区。也可能是高拱在幕后指使,投石问路。而在高拱背后,没准儿张大天才还在晃动身影,怂恿兼挖坑。

    遗诏两个字,现在已是悬在所有人心上的头等大事。但除非朱载垕他自己主动提及,谁人敢在这种非常时期触碰这两个字?

    天心难测天威如雷。这两个字从臣子口中,在此时、于此地说出。传到朱载垕那里,明天把他宋之韩夺职免官下诏狱,朝臣中还有谁会去问理由、上奏本、劝谏抗辩么?

    谁知道十岁的小太子究竟是不是天生诚孝?这两个字被小太子耳中听见,是立刻引起痛苦乃至痛恨,从此宋之韩失去圣眷?

    还是英明的小太子,本来也正着急父皇没有预为之备,却又无从提醒。而宋之韩及时点题,小太子或许从此将视其为敢冒大险不惜身、非常之时敢建非常之言的从龙拥立之臣?

    随着原时空朱载垕驾崩日期临近,现在时间一天天地更紧迫。朱翊钧现在最关注的有两件事,一是如何在朱载垕驾崩前安排好司礼监掌印太监人选等内廷后宫架构,另一个就是朱载垕的临终遗诏。

    现在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是一个字也不识的文盲,完全符合朱元璋为大明后宫太监们确定的根本准则。

    可是朱载垕用孟冲做司礼监掌印,却并非是他要试验一番遵守朱元璋规定的祖制,看看后果效果如何。主要还是他个人喜好使然。

    但朱载垕用文盲担当司礼监掌印太监,可说是为大明朝内臣制度首开恶例。朱翊钧断然不能允许。

    孟冲这样的恶例,将来不但是必须罢免,而且将从重发落以为子孙戒、后世戒。在朱翊钧眼中看来,孟冲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是他将来立威内廷的工具而已。

    司礼监这个衙门、这个制度要么彻底废掉,那样的话,太监们识字与否无关紧要。但司礼监这种衙门、这个要害制度存在一天,就绝不应该由文盲、流氓来担任掌印。

    孟冲掌印司礼监,也是朱载垕与高拱君臣双方认可的重大安排。废掉孟冲,在原时空更直接引发高拱激烈反应。最终导致皇家新权力中心与高拱全面对立冲突。

    原时提空高拱之所以这样抬举、维护孟冲,说到底是看中了孟冲的文盲身份。在高拱看来,由与他交好的文盲孟冲掌印司礼监,也就让司礼监对内阁的牵制作用降到最低。

    原时空朱载垕安排自己后事时,或许也曾打过换掉孟冲的主意。

    当然,他的替代人选并非冯保。

    冯保太年轻、在太监群里资历还浅。他是原时空小太子朱翊钧及李贵妃须臾不离的亲信。朱载垕对冯保的安排,是视之为儿子长大成人后的司礼监掌印人选。在朱翊钧长大成人前,冯保担任的是全心全意保卫辅导他的“大伴”角色就好。朱载垕不会在生前就安排冯保担任权重事繁的司礼监掌印。

    原时空朱载垕可能打算用来替代孟冲的人选,是几个月前朱翊钧曾经特别对待过的赵玢。

    前几个月父子俩交流时,朱翊钧多次有意提及赵玢,又一再提议尽快召回。朱载垕对此都没有意见,相反,父子俩似乎有些默契。虽然朱翊钧在先前无法主动提及未来司礼监掌印人选安排,但他也能预感朱载垕似乎已考虑过这个问题,对赵玢这个人选也是满意的。

    原时空朱载垕就曾在四月里把赵玢紧急调回京。他的这唯一一次没有任何下文的后宫内廷人事调动举动,含意莫明。但高拱却立刻发动朝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