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清廷腐朽洪秀全起义建太平天国 (第2/2页)
沙,西王萧朝贵战死,接着又攻下了永州、江华、永明、兰山、桂阳、郴州、益阳、兵州。打下兵州后,兵分两路又克湖北重镇,汉阳、汉口、武昌。 太平军节节胜利,清军闻风丧胆。 1852年,2月,太平军水陆并进,夺取了安庆,大军直逼南京,太平军在南京仪凤门前挖了一条通道,用炸药炸塌了城门,冲进城去,两江总督陆建灜被杀掉,江宁守将祥厚、霍隆武也被太平军杀死,太平军战领南京城。洪秀全决定在此建都,改南京为天京。 在战领南京后,洪秀全以攻为守,1853年5月,派出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北伐,欲直捣北京。 北伐军势如破竹,攻克了滁州、凤阳、毫州,太平军又围攻了开封,由于开封是11朝古都,城墙坚厚,久功不克,转而攻打怀庆,怀庆危机,清廷派直隶总督納尔经为钦差大臣,率两万人马增援怀庆,怀庆之围遂解。 太平军打怀庆不克,遭到清军包围,太平军突破包围,经山西入河北巧取军事重镇临洺关,继而攻占了河北献县、交河、沧州,直逼天津,北京已在咫尺之遥。 北京究竟是清廷首都,轻易不能丢得,清廷遂派来大队人马,洽在此时,又逢冬季来临,太平军即无援军又无粮草,林凤祥带领太平军虽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清军俘虏,杀害于北京。与此同时李开芳在高堂州周旋,也是因为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清军久久围困,弹尽粮绝而被俘虏。
洪秀全在派出北伐军的同时,于1853年6月3日又派出了胡以晃、赖汉兴、曾天养,率领的西征军西征。 6月3日西征军攻克安庆,24日围攻南昌,南昌久功不克,兵分两路,一路,胡以晃、曾天养,以安庆为基地,连克贤关、桐城、舒城,太平军士气大振,于1854年1月又乘胜攻克了战略要地庐州(今合肥)安徽巡抚,得息投水自杀。 另一路人马,由由石祥桢率领直奔九江,太平军没受到多大阻力,顺利占领了九江,又乘胜占领了汉口、汉阳,湖广总督立马上奏,请求援兵,清廷派来援兵,太平军不支,太平军放弃汉口、汉阳,退守黄州,就在清军追剿石祥桢太平军时,曾天养率军前来支援,清军腹背受敌,激战黄州,清军战败,吴文镕投水自杀,太平军反败为胜,乘胜攻下汉口、汉阳、武昌三镇。 西征太平军连连取胜,咸丰恐慌,任命曾国藩围剿太平军,曾国藩与太平军在岳州展开激战,曾国藩湘军大败。曾国藩退守长沙, 太平军继续追杀,克靖港,直逼长沙。1854年4月,林绍璋率领太平军攻占湘潭,长沙危机,曾国藩急,调集所有湘军与太平军一搏,经过7天激战,终因曾国藩湘军势大,太平军力不能支,林绍璋退守岳州。 曾国藩乘势攻打岳州,林绍璋不支,退出岳州,曾国藩继续追击,洽在此时曾天养来援,与曾国藩湘军在城陵矶展开了恶战,杀湘军将领四人,击毁湘军战船三十多艘,湘军死伤无数,就在太平军即将胜利之时,湘军大将塔剂布带领大队人马参战,曾天养分兵迎战,在激战之时,湘军弓箭手重伤曾天养,后死。主帅战死,军队无主,曾国藩乘势追杀,太平军最后不得不撤出湖南。 曾国藩不肯罢休,想一鼓作气消灭太平军,率大批湘军直扑武汉,湘军勇猛,把太平军又逐出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 洪秀全得知西征太平军受挫,退出湖南,派翼王石达开率领大军前去支援,1855年2月石达开复攻下汉阳,又攻克武昌,在这得胜之时,周培春率天地会人马也加入进来,石达开如虎添翼,军威大振,乘势克瑞州、临江、袁州等地。 真是兵败如山倒,几个月功夫,湘军惨败,石达开在江西又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湘军又退回了湖南。 咸丰帝命曾国藩围剿石达开的同时,派出大军围剿天京(南京),咸丰帝闻知曾国藩未胜石达开,怕围剿天京的清军也不能取胜,遂派出大量援军,援助围攻天京的清军,想拿下天京,清军援军未到,杨秀清已打败了围攻天京的清军。 这时,石达开又从江西杀了过来,大破清军营盘十八座,清军大败,威胁江南、江北,的大营彻底破碎。长江中下游皆在太平天国的掌控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