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吴掌柜鸿图见成效永兴和扭亏为盈 (第1/2页)
小小刘二先生回家已有五天了,可瞿家老二还没有回来,大家都在为瞿家老二担着心,不由自主叨念着:“怎么还不回来呀?”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外面响起了串铃声,大家不约而同向大门口望去,瞿家老二牵着毛驴儿进了大门。 瞿家老二在柜上,汇报了高丽营和顺义、牛栏山,买卖谈的经过,就回家歇着去了。 第二天一上班,小刘二先生召集大家开了个会,小小刘二先生在昌平买卖谈的情况,大家早就知道了,瞿家老二到高丽营和牛栏山的情况只有小刘二先生和他亲家知道别人还不知道,瞿家老二向大家做了汇报。 对于牛栏山酒坊需要赊帐的情况,大家经过了讨论,一致认可了可以赊账。 下面的问题就是多会儿送货了,刚开张的买卖,没有运输能力,只能到外边雇脚力。 永宁城好多年前就有专门跑运输的,到了民国,跑远途的——内蒙、甘肃,沙漠地带的,有南城郭家的路驼队,跑近途的,有西城王家的骡子队。 郭家的骆驼队,曾为晋商“大盛魁”从甘肃八百里旱海运输大青盐,那八百里旱海,茫茫无际,无有生灵,一水儿沙漠,五个骆驼,有四个骆驼驮大青盐,一个骆驼,驮人和骆驼消耗的给养,为了减少骆驼的负重,上路时,大盛魁,发给赶骆驼的每个人,十二个牛rou面儿的窝窝头,一进旱海,去时吃六个,回来吃六个。那牛rou面儿的窝窝头虽然个头儿不大,但掰一小块儿,就能泡一大碗,既好吃又耐饿,就像军人用的压缩饼干一样。 骆驼的习性,适于走长途和沙漠,可走短途和山路就不如骡子了。 骡子身兼马和驴的优点,吃苦耐劳有强大的体魄,驮个三二百斤份量走个三五百里路途是“白不咋”的事,永宁距昌平六七十里路,离高丽营有一百四五十里,离牛栏山也就有一百六七十里,而且其中又有一段山路,骆驼无法行走,即使行走得了,这么短的路途,人跟你要钱多了,你不划算,跟你要钱少了,人家不划算,只能使用骡子。 瞿家老爷子是本城的人,对于本城人熟地灵,雇脚力这个事儿自然就落到了瞿老爷子身上。 瞿家老爷子找到了西街搞运输的王泉老板,跟王泉老板道:“王掌柜,我们想请您家骡子运粮食。”这王泉是搞运输的,自然不怕买卖找上门来,道:“那好啊,您往哪儿运哪?使几头骡子?什么时候使?”王泉掌柜问了一拉溜儿的问题,瞿老爷子一一做了回答。 瞿家老爷子又道:“买卖跑好了,以后可常年就使你们一家的牲口了,您看这价格能否再优惠一点儿?” 那掌柜道:“我看这么着吧,咱们都是本城人,我也不跟您说虚的,您多会使牲口就按您常年累月使算,按刚才我说的价格下浮一成。”瞿家老爷子说:“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再给您回话儿,如果用哪,估计不会出三天。” 瞿家老爷子回来跟小刘二先生汇报了运粮的价钱,小刘二先生年轻时,跟老刘二先生跑过运输,跑运输的辛苦,人牲口这一年的开销,他心里清楚。瞿家亲家跟人家搞的这个价钱并不高,他点了头。 经过商量,准备去昌平和牛栏山各用五头骡子运高粱,去高丽营,用两头骡子运黄豆。 永兴和粮栈,头天晚上就忙开了,挑最好的高粱和黄豆装好了包,决心一炮打响。 第儿天,王掌柜,派了两个掌鞭儿的,哄了十二头骡子,叮叮当当来到了永兴和粮栈,四个伙计知道柜上今天要走货,头天晚上都没有回家,应接着要走货的事儿,看到掌鞭儿的哄着骡子来了,“起帮对手”拢了上来,掌鞭儿的拉着骡子缰绳,四个伙计两个人抬一包粮食喊了个一、二、三,一个骡子背上一边放一包粮食,叽哩嘎喳刹上了驮子,十二驮粮食只用了半个时辰就都刹好了。 谁开拓的用户,自然谁去送货,小小刘二先生和瞿家老二跟上这十二头驮子就出发了。 这次下关南(居庸关)比上次要强多了,上次只有四个生灵,而这次呢?有十二头骡子两个毛驴儿两个掌鞭的,还有两个押运粮食的东家,十八个生灵的运输队,浩浩荡荡,上次是前途未卜,而这次前面是青是红,是早已心知肚明了。 领头骡子,晃荡着脖子底下的大铜铃噹,噹啷啷、噹啷啷开着道,后头的十一头骡子紧随其后,一步不拉。这牲口吗,据说是这样的,如果领头儿的过去了,前面即使是刀山火海,后面的也会一无反顾的跟着冲过去的。 小小刘二先生和瞿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