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_第二十章吴掌柜鸿图见成效永兴和扭亏为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吴掌柜鸿图见成效永兴和扭亏为盈 (第2/2页)

老二骑在毛驴儿上,为驱赶没彻底睡醒的脑袋瓜儿,叭哒、叭哒的抽着旱烟袋锅子,抽完了一袋为再续上下一袋,抬起脚尖,往下探着身子在鞋底子上嗑着烟灰,那没燃尽的烟灰,被风一吹又燃烧了起来,由一簇变成了点点火星,漂向了远远的地方熄灭了。

    天逐渐放亮,远处的大山和天际已经分离开来,大山显现出了清晰的轮廓,营城的烽火台、箭楼、城墙,由模糊不清,而变成了清晰可见,天已经大亮了。

    小小刘二先生和瞿家老二伸了伸懒腰,虽然又打了个哈欠,但困意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两个掌鞭儿的都是三十多岁的壮年汉子。

    由于是短途运输,掌柜的没给他们配备脚力,虽没有脚力,但是也累不跨他们,因为从永宁到昌平只有六十多里地的路途,六十多里走了有七个多小时也就到了。

    两个掌鞭儿的到昌平来可不是头一遭,他们主张到东关内他们经常落脚儿的客栈住,可小小刘二先生执意要到西关内李家车马店住,因为自己的买卖是人家李家车马店掌柜给介绍的,李家车马店掌柜的又没向自己要什么中介费,到昌平再不住进人家李家的车马店,那还算是人吗?

    小小刘二先生把瞿家老二和两个掌鞭儿的逐一介绍给了李家车马店掌柜的,让他给安排住处,他领着那驮着高梁的五头骡子,就去了南门内的陈家酒坊。

    小小刘二先生找到了张先生,张先生请来了酒坊东家,东家拿来了检查粮食的探子,一包一包的检查了高粱的品质,检查完了没说二话,叫小小刘二先生卸驮,让张先生过份量、入库、算账、结钱。

    小小刘二先生兴高彩烈的从陈家酒坊出来,来到了李家车马店,李掌柜给他们人和牲口安排了吃住的地方,他和一个掌鞭儿的,跟这儿睡一宿觉,明天就回永宁了。

    而瞿老二,和另个掌鞭的,哄着七头骡子,明儿个还要去高丽营和牛栏山……

    由于驮去的黄豆是顶呱呱的,高丽营酱房没费什么事儿也给结了账。

    由于驮到牛栏山酒坊的高梁也是顶呱呱的,按照约定,虽然头一拨儿货没给结账,但第二拨儿再送货的时候,把第一拨儿的货款也给结了。

    永兴和粮栈的买卖,从此以后,就这样做了起来。终于,收来成囤的粮食现在换回来了现钱。

    正月,二月,三月,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四月、五月份,正是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市场上粮食的价格普遍升高了。

    吴掌柜逛了永宁的集市,回来跟小刘二先生和瞿老爷子说:“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可升高了,这可是咱们挣钱的好机会,咱们的价格也得跟着涨涨,假如咱们不涨,市场上的人,就会到咱们这儿来抢购,咱们库房收购的这点粮食很快就会被抢购完,咱们库房没了粮食,可就再无法供应咱们那几个客户了,那么以前这几个月的努力,可就要付之东流了。

    三位一商量,都同意涨涨价儿,涨涨价这个信息,得通过小小刘二先生和瞿家老二委婉的传达给那几个客户。

    这几天里,昌平酒坊货要得很紧,小小刘二先生,头天往别的客户送货回来,第儿天没歇气儿,打点好了十驮高梁又启了程。

    十驮高梁送到了昌平陈家酒房,过完了份量结完了帐,小小刘二先生找到了酒坊东家,把市场的行情跟酒坊东家说了:“现在市场高梁的价格已经高过咱们给您送的价格有三成了,您考虑一下,价格能否给我们提一些?如果总是这个价格我们可没法给您送了!”

    市场上高梁是什么价,酒坊东家早有耳闻,永兴和粮栈给他的高梁是什么价儿,他心里也清楚。酒坊东家听了小小刘二说的话并没说旁的,道:“水涨船高,水涨船高,您只要不胡要,涨一点是可以的。”

    小小刘二先生根据行情,说出了低于市场的价格,陈家酒坊东家,点头同意了。

    小小刘二先生道:“陈掌柜,那咱们下回结账可就按刚才说的结了。”

    瞿家老二呢,在家歇了两天,按着客户的要求也该送货了,这回高丽营酱房不要货,一水儿往牛栏山送,掌鞭儿的道:“往牛栏山送,咱就别从小汤山这条道儿走了,从秦城路口往东走,这样走近便。”

    到了秦城路口这次没往南扎,而是一直往东,走了三十里到了北石槽。

    北石槽这个村子,至少在元代就有了,而且石槽村不是一个,有东山槽、南石槽和北石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