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同是炎黄子孙 却要相互杀戮 (第1/2页)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向那里去,遂摆在国共两党的面前,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渝商讨建国大计,毛泽东于八月二十八日赴渝进见蒋介石,自八月二十九日至十月十日经过了四十三天谈判,于十月十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记要)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签定后,蒋介石为建一党独裁之政权,不遵守协定,内战爆发。 内战爆发时,国民党有兵力,四百三十万人,共产党有兵力一百二十七万人,因蒋介石有美国的先进武器和兵力的优势,觉得消灭共产党易如反掌。结果是,没能如他所愿,国民党没消灭了共产党,却被共产党驱除出了大陆。 战争打了三年,经过了五个阶段,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战略相持的第一阶段;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至一九四七年三月的第二阶段——共产党的战略防御阶段;一九四七年三月至一九四八年九月,国民党已无能力进行全面进攻而转成重点进攻——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共产党转成了战略反攻阶段(第三阶段);共产党军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遂后一九四八年九月至一九四九年一月与国民党进行了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第四阶段);三大战役垫定了共产党在大陆胜利的基础,蒋介石下野,于一九四九年四月重起国共谈判,谈判失败;共产党军队发起渡江战役进行战略追击,渡江胜利,攻占南京,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于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一边宣布建国,一边号令三军,把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逐出大陆。 在共产党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在大陆的角逐是如此进行的,那么在南口,国共两党的角逐是如何进行的哪?也像全国一样进行了殊死的拼杀,不过因为南口仅距北京八十余里,又是军事要地,历朝历代都有重兵把守,南口有日本遗留的营房,国民党在那里驻有重兵,自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解放以前,共产党的大部队,从未来到过这里。 共产党在此进行的,只是宣传鼓动群众,参军参战、供应军粮支援解放战争。 国民党以南口为中心,绞杀共产党在南口和南口周边活动的干部群众,对共产党地上的和地下的工作人员大量的搜捕、围歼,处决。 发生的有史可考的和被历史淹没的无法计数,在这里仅述说一、二件,老南口人还记忆犹新的事情吧。 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九日,国民党驻军,接到“泰陵”眼线的报告:“共产党干部在“泰陵”村“堡垒户”,聚集开会,遂立刻出动,包围了“泰陵”村,经过激战,其中五名共产党干部就义,一名干部突围,这名突围的干部跑到村边,被埋伏的国民党兵抓住,,这名干部不屈,遂被割下头颅。 南口火车站前,有头东头西大街,叫交通街,火车站西侧十多米往南,有条大街,叫兴隆街,兴隆街西至机务段的大墙之间住着铁路的人,房子都不高,一处院子三五间房,房子很矮,墙是石头垒的,顶子是石头板子笘的,在这些房子中间有个小广场,靠北边有个镇子里的办事机构,镇子里的大模小事在这里处理,在这里公布。 一天,国民党兵,命令镇子里的保甲长聚集百姓到广场开会。保长敲着铜锣,嘡!嘡!嘡!高声喝道:“黎民百姓听好了!国军戡乱救国,战果赫赫,在“泰陵”击毙五个**,抓住一个**,国军有令到广场开会喽!” 保长敲着锣,甲长挨门挨户吆喝,一会儿,广场里聚集了很多百姓。 广场四周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兵站着岗,广场的北边放了几张桌子,桌子的后边,坐着个国民党军官,军官的两边坐着几个衣冠楚楚的人。 这几个人一个是南口的大乡乡长,一个是南口区党部书记,一个是南口工厂的国民党区分部书记…… 那个军官前面的桌子上,放着一颗血rou模糊的人头。大家不知那是真的,还是假的,假的,放这么一个东西干什么,难道那是真的,吓得百姓都低下了头。 大乡乡长站起来讲了话:“父老乡亲们,今天把大家请来不为别事,为得是大家都知道的戡乱救国,共产党分裂国家,扰乱社会治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应该人人共诛之!人人共讨之!”南口区党部书记接着讲话,父老乡亲们,国父孙中山,创造了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