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一章两个堂叔伯哥哥两样不同的命运 (第1/2页)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晚上,增援国民党三十五军的一零四军,在昌平西部山区被歼。从此,在南口和昌平地区已无国民党正规部队。 国民党昌平县政府得到消息,似惊弓之鸟,县长兼政工大队长“田发生”当即召集他的属下,各个机关职员,保安警察部队,师范学校师生讲形势,讲必须立即撤离昌平县城到北平去,听他讲话的有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一千个心眼,有的主张走,有的不主张走,一片噪杂,田发生已没有更多时间与这些人磨牙,他最后下了命令,愿意走的立马跟他走,不愿意走的,明天早晨必须走。遂即,国民党县长田发生带领他属下的一大批人走了。 十二日凌晨,从南口又撤下三四百交通警察部队,来到了昌平县城,留城的国民党县政府的一名秘书,奔走召集,未走的国民党县政府的各级人员,及师范学校师生,立即撤离昌平县城,欲奔北平。 各色人等,匆匆忙忙,慌慌张张,顺着平张公路往南走,可走在前面的交通警察部队到了西沙屯与共产党的部队突然遭遇,遂后枪声大作,喊杀连天,走在后面的人,不敢向前,遂转向西,奔念头火车站(昌平火车站)欲坐火车,到了念头,火车已经停运,遂即,顺着铁道往南走(北平在南边),刚要到“楼子庄”,天上来了两架国民党飞机,以为地上走的是共产党,随后就是一番狂轰滥炸。把学生炸倒了一片,飞机飞走了,向他们的长官报信儿说是炸倒了**。学生们再不敢往北平走,四散奔逃。 国民党的政权像风儿一样在南口、昌平消失了,大官们、有大钱的,也随着国民党的消失而消失了,剩下了那些曾为国民党效过力,服过务的碎催、走卒、蜡渣子,即将为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吧。 十二日下午,部份解放军和干部进昌平县城,十三日,共产党县委书记和县长崔照华把县政府(共产党县政府)从桃林村移至昌平县城。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就要开始了。 十二月十二日,在南口虽然已没有了国民党的部队,但共产党的部队和政权还没来到。 十二月十二日凌晨,国民党留守在南口的交警部队已开赴昌平县城,南口已成了无政府。无政府的百姓们扒开了储存国民党军队粮台给养的大庙的墙头子,像蚂蚁搬蛋一样在大庙北边的小巷子里倒腾着……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共产党的干部进驻了南口,贴了安民告示,南口的无秩序变成了有秩序。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东北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歼灭东北剿匪总司令所辖47.2万人,接着林彪四野百万雄师入关,一九四八年一月十四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对天津总攻,总攻兵力34万人,经过29小时激战,活捉天津警备司令官陈长捷,1月31日北京和平解放,淮海战役是在1948年11月6日打响的,1949年1月10日结束,歼敌55.5万人。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的未来。 在三大战役中,百万民工推着挎车子,赶着毛驴子,抬着担架,支援解放军前线作战。 南口是1948年12月15日解放的。(阴历十一月十五) 解放军解决了北平外围,立刻大军压境包围了北平城,由于傅作义在和谈和打上踌躇不定,解放军在和谈不成的情况下要走武力解决北平这条途径,遂后大批部队涌向了北平外围,大批支前民工从各个解放区也涌向了北平外围。 这天已经大年三十了,跟靳家住了一宿的担架队早早的吃了饭就走了,他们是开赴北平前线的呢?还是从北平前线撤下来的呢?不得而知。 靳大爷看水缸已经亮了底,他从驴圈里拉出那头老毛驴,扣上鞍子,叫来三奶奶,把驮桶搭到老驴身上到后井驮水去了。 靳大爷驮了一驮水回来,“发了高梁”在碾子上碾出了高粱面,意欲在三十晚上改善一下伙食,压点儿高梁面儿餄饹吃。 靳大爷这边,在碾道里碾高粱面,而靳大奶奶从碾道里就往回搓高梁面,一边搓一边和面,等靳大奶奶把面和好了,靳大爷把高粱面也碾完了,靳大奶奶忙着架柴、烧水、揉面记子,架上饸饹床子压饸饹。 靳大爷已经折腾一天了,他着实饿了、累了、乏了,再过一宿他就七十了。他想坐在炕上好好的吃一碗红高粱面压饸饹,剌剌馋解解饿,恰在此时,他的叔伯侄子来了。 这是他叔伯哥哥的第三个儿子,他父亲死有十多年了,他父亲死的时候,他刚十二岁,他二哥十五岁,他大哥二十八岁,小哥儿俩是他大哥带大的。 小哥儿俩让老大带大了,老二长到二十七的时候,有人跟老大说:“你家老二已经不小了,该找媳妇啦,我这儿有个姑娘,如你同意,我去提亲。”老大说:“家里就这三间房,你去说了媳妇往那儿住啊?再说娶媳妇那是要银子钱的,我上哪儿弄钱去哪?” 如此这般,老二说媳妇这事就搁下了,又过了两月,那给老二说媳妇的又找到老大,言道:“我这儿有个姑娘,想找个婆家,我看你们家大小子也到了找媳妇的年龄了,你要同意,我就把姑娘领来。” 他们家大小子比他二叔小十岁,这年也十七了,按农村的规矩也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了。这老大言道:“感情好了,大兄弟,你去说去吧,没房子咱盖房子,谁家有钱也没写在脸上,只要姑娘乐意,要什么彩礼,我听你一句话。” 这事老二老三都听见了,两个人躺在炕上好不心酸,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这南桃花,离南口火车站七里地,南口火车站住着国民党兵,原来日本人留下的李庄子营房离南桃花只有五里,也住着国民党兵,南桃花西边是大山,山里有八路军的游击队还有八路军的正规军。所以南桃花这地方,两方面的军队都来,那时国民党的势力大,国民党白天来,共产党黑天来,这地方应该叫游击区。 国民党和八路军都跟这地方要兵员,这地方的村干部——保甲长,想出了一个谁也不得罪的高招儿谁来了兵都给,可让谁去哪?当然富人家的子弟,不会当那大头兵,让穷人家的去,这保甲长也不敢深份得罪穷人,他怕什么哪?怕得罪苦喽,不定那天人家当土匪去了,回来报复他。 这地方的保甲长一斟酌,想出了这么一个招儿,花钱买兵,按着地亩多少大伙摊钱,一个兵是十石小米,哪方面儿要兵,根据多少,大家摊小米。 这一次,是八路军要兵,靳家老二觉得自己是实在没有出路,折腾了几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