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_第十七章. 美好的生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美好的生活 (第2/2页)

机器,我对机器性能熟悉,自己可以cao作,就包了一台机器出来。

    从此后,自己就脱离了农业,去搞工业了。

    自己跑销路,回来两口子干,整日弄得加班加点,虽然累,但是终究能看到钱,只要能够挣到钱,累也心甘情愿。

    此时的哥哥,当了镇里的建筑队长,队长需要到镇里去开会汇报工作,镇政府南边就是辘轳把胡同,父亲的同事,董家三叔的大儿子还住在那里,一日,哥哥从镇政府开会回来,看见了迎面走来了董家三叔的大儿子,他比我们大二十多岁,他已经退休了,哥哥叫了他一声大哥,这一声大哥使他愣了一刻,他想不起来是谁,因为自打哥哥不念书后,各种原因纠结在一起,我们就再没有去过他们家,二十多年前几乎被遗忘了的小孩儿现在已变成了一个四时多岁的壮年汉子。他似曾相识又揞不上位儿来,张口结舌了半天,当哥哥向他做了自我介绍后,他才恍然大悟,知道站在面前的是谁了,他自然也问候了哥哥,哥哥当然也做了相应的回答,他自然也想起了他父亲的好朋友靳大爷,他们父辈的友谊历历在目,他不由问起了家里的老人,哥哥回答了他:“二妈已经在一九八二年死了,我妈还很硬朗。”

    他想起了一九七零年二妈到他家借钱时的情景,十分懊悔,那时没想得起来还有现在啊!要想得起来有现在,他哪能那么做哪?那时的人谁也不会想到会有后来,会有后来的变化。

    可能是因为二妈已经死了,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起了我们两家以前的友谊,又可能他想起了他父亲死后mama给他们一家人尽心尽力缝穷的过成,诸多的因素使他于一九八六年到了我们老家看我mama来了,mama自三婶子死后,由于......越来越浓烈,再也没去过董家,对于董家大哥的到来,自是像天上掉下来一样,问寒问暖,问东问西。

    后来,我们搬到南口住了,他和他的媳妇又来看我妈,他搬到昌平住了,他从昌平又翻回来看我妈……

    一九八零年后,我们家不但和老董家这个世交恢复了关系,而且和住在南口的我母亲的叔伯哥哥,我的叔伯舅舅家也恢复了关系,还有我父亲抱养的那个闺女,我的大姐家也恢复了关系。

    大姐有五个孩子。

    大姐家的大儿子比我小两岁,小时在一块儿玩儿过,大了我认得他,他难道就不认得我?他的工作是邮递员......他给我们村送信,见了面却像贼一样溜过去。她妈官面的名子叫靳凤鸣(随我父亲的姓)但他后来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别人的养女后,把他妈的姓改了,改成了姓杜,因为他母亲的血亲姓杜,这样他在填社会关系时,他母亲这面的亲戚,舅舅家就可以不填富农而填贫农、下中农或中农了。也难怪他这么谨小慎微的行事,这么择自己的脚步,因为他爸爸在......自己的父亲是个......自己再粘上个......的姥姥家,以后的为人处世是可想而知了。由此看来他这样做也是情有可原的。

    从一九八零年后,以前的老亲戚又恢复了好几家,此后,见了过去熟悉的人可以昂首挺胸的和人说话了,不用......别别扭扭的扭过头去了。

    一九八六年,在我们东院盖房的那个唐山人,公家分给了他楼房,他搬走了,他盖的三间房要卖,在mama的撺掇下,我花了四仟块钱买了过来。

    年轻时,看到别人照像,特别眼馋,看着城里来的靓男倩女,拿着照相机在原野里嘻戏,自己觉得自卑,望洋兴叹,而如今那算什么哪?花了二百九十块钱,我也买了一个照像机。

    我照山川,照河流,照花,照草,照我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有钱多么好啊!有钱能让人享受到那无穷无尽的欢乐。

    听说东北着大火了,我想,将来木材一定会贵起来,我花了五仟块钱买了能盖五间房的木头,又花了五仟块钱买了五万块砖,我想盖五间房。

    在一九六几年和一九七几年盖三间房也就需要一仟块钱,可就是因为没有地方去弄这一仟块钱,好多人家的小伙子因此不得不打光棍。

    可是现在呢?房子本是好好的哪,却拆了,重新盖起了又大又高的砖瓦房。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就因为政策改变哩,到处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人民能改造一个旧世界!人们能创造一个新世界,人民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只要给了他们合适的阳光、雨露,他们就能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无限美好,就能把他们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无限美丽。

    每个人都在体会着干了活儿,就能见到收益的乐趣,消积怠工失去了市场,现在真是一天等于二十年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