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第二次日俄战争六 (第3/3页)
的英国皇家海军)都被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奋发努力,重建的俄罗斯帝国海军仍然有机会和世界列强比肩而立的!
而在无畏舰下水之前的对马海战两个月后,俄国就开始重组他的海军部。重整旗鼓的工作首先就从帝国海军的领导层着手了。 以前通常由皇亲国戚担任的海军上将一职被迅速裁撤,代之以海军大臣。设立总干事负责处理所有的经济与军需问题,统管海军建设与军需总处、海军技术委员会还有海军部的一切事务。 1905年底,一个年轻的海军中尉给沙皇递了一份奏折,题为《俄日战争期间参谋部的职能与工作》。这个年轻有为的军官指出:在战争中帝国海军表现得组织十分混乱,海军参谋长难辞其咎,并提议在海军部设立一个全新的分支机构海军总参谋部,专门负责研究潜在对手的海军力量,制定海军建设计划,并为战争的准备工作制定各种必须得组织原则和措施。仅仅5个月过后,1906年5月1日,俄罗斯帝国就采纳这个职位低微的军官的建议,组建了海军总参谋部。而且被挑选进入这个机构为未来重建的帝国海军勾画宏伟蓝图的成员都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充满一种勃勃生命力的年轻的海军军官。很难想象,伤痛是如此的巨大,但抹平伤痛的动作会是如此的迅速。日俄战争失败带给这个国家的沮丧、耻辱以及嘲笑似乎被完全忘记了忽视了,半个世纪努力建立的家当输得精光的巨大挫折感也毫不放在心中,一群满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被迅速召集起来,云集在帝国海军各个重要机构部门,全力以赴地描绘帝国海军更为雄伟壮丽的未来蓝图。 全世界有志于成为强权的国家都在拼命建设海军,俄国的统治集团不可能容忍一次战争的失败就摧毁他们的精神意志,他们也要加入到这个争夺世界强权的行列中去!与其它列强相比,俄罗斯的统治集团的总体水平实在不能够称得上优秀。你甚至可以说,与西方强国的统治集团相比,他们是多么的腐朽不堪。但是,或许是俄罗斯大地惊人的寒冷磨炼了俄罗斯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尽管腐朽、尽管愚昧,但是坚韧顽强,散发着一种带着野蛮气息的雄心壮志。 历史上,1906年底,沙皇尼古拉二世向海军大臣比日列夫个人下发了一道圣谕,强调说海军重组工作比帝国其它军队享有更高的优先级别。而在这个时候,尼古拉二世下发这道圣谕的时间要比历史上的时间早得多。 这无疑大大鼓励了海军部对重建工作的热情。而对俄国的海军总参谋部来说,最高优先级别的任务之一就是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无畏舰。当时试图申请建造的2条无畏舰的经费为4200万卢布(相当于2100万美元),两到三年内建造完成。 在历史上俄国财政大臣库克夫斯蒂夫对此反应十分的冷淡,因为这个时候的俄国的财政状况因为日俄战争的原因陷入了一个财政相对来说较为紧张的时候,但是这个时空却不同了。 历史上俄国的财政紧张的原因主要是战争结束,军工企业拿不到订单,发不下工资。还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也一直往里投钱(完全竣工要到1916年),还没有见到效益。而现在俄国的军工企业得到了更多的订单,甚至于尼古拉二世为了一血前耻,而从自己的金库里拿出了四百吨重的黄金,作为军费(历史上,你尼古拉二世在一战的时候,就拿出了四百吨黄金去订购军火)。这极大的刺激了俄国经济的好转。 而且,俄国的财政情况并没有很糟糕,根据历史资料,在日俄战争后的1906年——1908年,尽管世界经济正滑向低谷,但是俄国的工业生产能力3年却增长了44.9%,在后来的1909年——1914年,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74%。到了1914年,俄国的工业总产值更是达到了世界第四位。除此之外,俄国在工业集中度方面要优于美国和德国。国防和铁路业的订单一个接一个,使重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冶金、煤炭、工程和钢铁等关键领域都表现出一种追赶最强大的西方国家的架势,同时也为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俄国的财政一直保持着无赤字的水平。1909年——1913年国家预算的增长率达到了28%,远远超过德国的14%,当然也超过了英国等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财政状况事实上是比较健康的,这也成为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石。到1914年俄国的国家银行里储存有5亿金卢布的黄金储备,国外还存有6亿6630万金卢布。在黄金储备方面,俄国超过了英国,位居世界第三。在对外贸易上,俄罗斯越来越频繁,并且一直处于顺差的地位。 在现在,黄金储备虽然没有以后1914年多,但是财政状况却比日本要强大的多。因此,俄国的无畏舰计划从第四个计划,恢复到了历史上1907年的俄国海军总参谋部的第一个计划上,第四个计划也即在波罗的海建造一个完整的海军中队。这包括:8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9艘轻巡洋舰和36艘驱逐舰。每个中队的建造费用为3亿5千万卢布。而第一个计划则是建造四支这样的中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