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1906_第一百二十一章 计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计谋 (第2/2页)

威,逼迫日本签订和约。

    这就是尼古拉大公的计划。可谓是环环相扣。

    不知从哪里来的风,吹动了桌子上摆放的文件,只见这个文件上,用俄文写着,关于近期继续加强远东以及西伯利亚兵力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补给和兵员补充安排。

    日军满洲及西伯利亚军司令部中,此时一片愁云惨淡,之前开会时的张狂的气氛早已消失不见,这些日军军官此时都深深的低着头,盯着自己脚下的泥土看着,就好像能够从中看出一朵花一样。

    整个司令部中完全的寂静无声。因为,不光是众多的日军军官对于当下的局势没有办法,就连大山岩也是无计可施。这些俄军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一次就好像是铁了心了,采取依靠铁路、集中兵力,密集靠拢,稳扎稳打的战法。这个时候的俄军根本就像是一块石头,任凭你用多大的力量砸,都只能够在表面砸出一点点的碎屑。

    这个战法说不上高明,但是相较于俄军的八十万人,对于只有三十三万人的日军,却确确实实的让缺乏兵力的日军军官们犯难。

    因为俄军一点缝隙都没有,甚至于日军故意卖出好多个破绽,俄军都没有上当,只是闷着头、稳扎稳打的向着日军推进。所有与会的日军军官都生出一种无力的感觉。

    而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名日军军官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眼睛里冒出了一种光,那是行将溺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的一种目光。他抬起头,向着大山岩说道:“大山阁下,现在皇军缺乏人员,为何不将在外蒙古的乃木大将调回来?”

    听完这话,大山岩不由得有些意动,乃木希典率领的第三军,下辖步兵第一、第九、第十一师团,人数共计有七万人。如果此时能够回归,那么他将立刻多出一股强大的生力军,甚至于可以让乃木希典从外蒙古出发,袭击俄军的后路,迫使俄军后撤。

    大山岩刚刚想到这里,就看到一名传令兵慌张的从外面跑进来,向大山岩行了一个日军军礼后,就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大山阁下,乃木...乃木大将刚刚发来玉...玉碎电文,就在刚刚,第三军已经全军覆没了。”

    闻听此言,满室皆惊!

    乃木希典率领的第三军在几个月之前,就被派往外蒙古,要将赵军生擒活捉,以作为一个较为重要的筹码,在与俄国和谈以及国际政治舞台上,都是有着一定的作用。

    而一个不知名的势力,能够有多大的实力呢?

    日军满洲及西伯利亚军司令部中的所有日军军官都是这么想的,甚至于大山岩也是这么想的。就算如此,出于谨慎,大山岩还是派了乃木希典率领整个第三军,七万人的部队前往。没想到居然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时间倒退回三月二十日。

    乃木希典率领着第三军七万余人,在一路上痛苦的与遍地的地雷做着斗争。

    这些地雷有着各种各样的花样,踏雷、拌雷、飞雷、子母雷、蝎子雷、“天女散花”等等。甚至于还有一些土制的地雷夹杂其中。更甚至还有几枚俄军制式的六百磅炸药的巨型地雷在其中。这种地雷在日俄战争中,俄军曾经使用过。甚至他曾经亲眼目睹过这种地雷爆炸。故此,乃木希典对其印象深刻。而上百名日军士兵就是丧命在这样的一枚地雷中。

    这些地雷和花样还是变着法的混在一起,让这些日军苦不堪言。整个行军的路上,日军第三军七万余人都饱受其困扰。

    然而,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探雷器的存在,全世界各国都没有对付地雷的经验或者是办法。

    甚至在一路上,已经有数千人丧命在这些地雷之下。

    第三军的日军士兵,越走越是小心翼翼,甚至是走路的时候,落脚就像是猫一样,生怕触发不知埋藏在哪里,地下的地雷。

    就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三军的新进速度越来越迟缓,而且日军士兵的精力还在不停的、以一种飞快的速度消耗着。

    直到他们看到在他们面前、冬季外蒙古的草原上、出现了一条极为简陋的野战工事。

    无数的日军士兵纷纷兴奋的高呼,来散发他们这些天中遭受到的无处不在的地雷的袭击而产生的怨气。

    (最近这几天确实更新的慢了,我会尽量的多码一些,多更新一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