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卢城_第八十七章 巧识jianian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巧识jianian细 (第2/4页)

明她坚强,不能在外人面前哭啼,俗话说:把牙打下来只能咽到肚子子里,绝不吐出来”。

    “是太后”郎雅公主、胡雅公主同时回答道:“我们两个虽然年长贞孝公主几岁,却是不如贞孝公主坚强”

    “所以你们不要再哭哭啼啼的,要多想想办法”那仁花太后说道:“眼前的当务之急就是除掉内jianian,这个内jianian很可能就隐藏在王宫之中?很可能在文武百官之中?我们现在要多多考虑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内jianian揪出来呢?”

    “贞孝公主您有什么办法纠出咱们内部之jianian细?”郎雅公主、胡雅公主问贞孝公主到:“jianian细不除后患无穷”大家把目光同时集中在贞孝公主身上。

    “纠出jianian细的办法吗……”贞孝公主边思考边说道:“纠出jianian细的办法我倒是有一个”

    “什么办法?”三人异口同声地问到。

    “这个办法”贞孝公主形似缜密地说道:“可以用书法,就是大唐书法可以纠出敌人隐藏在咱们渤海国之jianian细”。

    太后那仁花、郎雅和胡雅两位公主异口同声地说:“书法?开完笑吧?书法能揪出内jianian?”

    “当然能!”

    “怎么可能?”

    “从人们心里想法分析,只要你做了亏心事,一定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来”贞孝公主擦干眼泪,认真地解释到:“书法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志向、意志、身体状况----如:这个人有没有病、有什么病等等。那么,一个人的心里活动也能在书法上表现出来,经过分析就能把内jianian……”。

    “太离谱了吧?”那仁花太后、郎雅和胡雅两位公主同时说:“贞孝我们知道你书法写的好,不至于有如此之高招?你还有什么能耐我们不知道?”

    贞孝公主说:“这不是什么能耐,而是平常学习时注意观察。那你们就与国王安排一次唐诗书法,内容就是《缅怀卢泰瑜将军》和渤海国士兵驻守边境,战死杀场为题材”。

    那仁花太后说道:“这个题材好,即缅怀卢泰瑜将军;又歌颂士兵为渤海国效力,保家卫国斗志。心里没有鬼的人,可以正常书写,如果心里有鬼,或是害死泰瑜之人在心里上一定有波动,按贞孝的说法,一定表现在字里行间,对不对?”

    “还真有道理,贞孝您真聪明,与金国完颜金交战之元帅非你莫属”。郎雅公主、胡雅公主继续说:“《缅怀卢泰瑜将军》和士兵驻守边境,战死杀场的书法,应该是捐‘挽联’,我们俩禀报国王陛下并安排”。

    那仁花太后说道:“那好!就这么定了,为卢泰瑜将军书写‘挽联’书法纸事就由郎雅、胡雅你们俩负责,一定要把内jianian揪出来。阻止金等国士兵犯我疆土作战方案,由我帮助制定”。

    这天,国王大钦茂在早朝上宣布:“下面由郎雅公主,把阻止罗新犯我疆土战争进展情况跟各位爱卿通报”。

    郎雅说道:“金国犯我疆土以来,在我渤海国国王大钦茂亲自部署下:首先,派大信义以进贡品的名义,请求大唐出兵成功阻止了契丹国与金国联手侵犯渤海领土。之后,奉国王大钦茂旨意,卢泰瑜将军为元帅、王时伦、坎子副将帅渤海国大军,横扫罗新,收复渤海国土百里。在取得辉煌战绩的时候,卢元帅惨遭内jianian毒害不幸殉国”。郎雅语音哽咽,眼含热泪,大钦茂国王也开始抽搐,在场的所有王室成员,文武百官无不落泪,近一段时间频繁上朝的王太后崔顺女也假惺惺地流了两滴眼泪……。郎雅止住哭声继续说道:“为了表示我们对卢泰瑜元帅不幸殉国和前方将士英勇杀敌可歌可泣之壮举,同时寄托我们的哀思,首先为他们奏国歌《渤海颂》以国家之名义寄托我们的哀思”国乐队奏起国歌----《渤海颂》。

    国歌毕,胡雅公主接着到说:“为了缅怀卢泰瑜元帅不幸殉国和前方将士英勇杀敌之壮举,为了表达我们的哀思,今天在王宫太极殿上,引用大唐诗句泼濹挥毫,留下我们的濹迹”。靺鞨族虽然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渤海国执政理念、管理体制、经济发展、人文文化都是学习大唐文化,就连京都“中京显得府”都建设模式都是学习大唐京都长安,官方文件、书信往来的文字都是使用汉字。胡雅让宫女、太监在王宫之上,摆上文房四宝、铺上宣纸,国王大钦茂第一个引用大唐诗句开始书写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为了保卫海东盛世----渤海国百姓安居乐业;为了保住祖父、父亲高王创的建渤海国,必须击败巾帼王国完颜金的入侵,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进一步巩固渤海政权在东北地区的地位。他以军事与外交相结合的灵活手腕巧妙cao作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政策。

    渤海国王妃崔顺女此时心情极为复杂,过去卢泰瑜是自己梦中情人,今天两国交战中是仇敌,又是自己安排亲信毒死他,她在矛盾的心情中也用大唐诗句写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贞孝公主早以化悲痛为力量,因此她用了大唐当时最流行的李白诗词平淡地书写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那仁花太后也借用大唐书写到: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习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廓,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罗新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靺家!

    大郎雅公主写到: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大胡雅公主接着写到: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贞惠公主写到:

    寒雨连江夜入渤,平明送客出山孤。

    中京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写完此诗,把狼毫毛笔往身后一扔,心上人卢泰瑜已不在同一个世界,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出家六顶山寺院,削发为尼。后来继承母亲悟缘主持创立的以自然神灵与祖先崇拜为基础兼与原始巫术相结合的多神信仰“萨满教”,再后来做了寺院主持,直到坐骨,安葬在六顶山皇家陵园。

    在场文武百官一一书写到:

    ……

    大郎雅公主让宫廷装裱师把刚刚书写好“挽联”装裱好,并挂在宫廷之***大家……

    贞孝公主对每幅“挽联”一字不啦地仔细观看,在字里行间寻找着蛛丝马迹。最后,她把目光停留在渤海国太后崔顺女书写挽联上。那么,在太后崔顺女书写挽联上她看到了什么?她看到:运笔有轻微的“锯齿”状,它不同与初学者的明显的大锯齿,是一种“心虚”而造成的;笔锋运动不流畅,说明书写着心情矛盾、犹豫不决;收笔笔锋短、急、快,说明书写着缺乏信心……。种种迹象表明,太后崔顺女可疑之处显现明显。

    贞孝公主又回忆王妃崔顺女近一段时间的表现。过去,她对渤海国朝廷之事不闻不问,基本不上早朝;现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