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巧识jianian细 (第3/4页)
,每天早朝不拉,突然对国家事务积极参与,行为非常…… 退朝后,贞孝公主来到益寿宫,她把自己的想法禀报给国王大钦茂说:“启禀国王陛下,王妃崔顺女内jianian可能行最大”。把自己对太后崔顺女书写挽联字体看法、拆异和近期的异常表现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听了贞孝禀报,大钦茂觉得有道理,经过思考他问:“贞孝,你认为接下来怎么办?” “派人调查、观察、跟踪太后崔顺女和出入她宫里的所有人员,看看他们去哪?跟什么人联系?”贞孝说道:“要秘密进行,她在深宫,情报是如何送出去?这一点最重要”。 国王大钦茂说到:“王宫里我有眼线,这些事情我会安排,调查结果会有人跟你联系。” “那太好了!”贞孝公主信心十足地说道:“那臣告退,恭候佳音。这样臣也可以静心制定击退金国、罗新国、契丹国、突厥国之作战方案……?” 贞孝公主与那仁花太后正在专心制定击退金等国之作战方案,太监来轩贞孝公主到益寿宫进见国王大钦茂。来到益寿宫,贞孝:“参见国王陛下”。 大钦茂说:“据我的密探来报,王妃崔氏除了回卢城自己的家之外,那都没去过?” “那他宫里的人呢?” “一样只去过王妃崔氏卢城的家之外”国王大钦茂说道:“也没有任何人跟她们接触”。 贞孝公主心想:没跟任何人接触?难道我的判断错了?贞孝回忆整个过程,没有错啊。那情报是如何送出去的呢?她开始回忆小时候与崔顺女一起玩耍……,但大多数时间是在卢家玩耍。她又开始回忆崔“阿巴义(高丽语:大爷的意思)”他是个和颜悦色、面目慈祥的老人,像他养的鸽子一样平易近人……。对了“鸽子”?她马上对国王大钦茂禀报到:“启禀国王陛下,马上派人去卢城,看看崔顺女王妃之父亲现在还养不养鸽子了?” “你是说:她家以前养过鸽子?”国王大钦茂问道:“王妃崔顺女把情报送回家,再有她父亲用鸽子传给金国和罗新国?” 贞孝公主回答说:“完全有可能”。 国王大钦茂说道:“马上派人去她家”。 现在需要国王大钦茂派人去验证,王妃崔家现在是否仍然养着鸽子,事实已经越来越清晰,贞孝公主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内jianian,增加了国王对贞孝公主的信任,这时的国王大钦茂已经认定击溃金国、罗新等国入侵之敌军的元帅非贞孝公主莫属。 不几日,去卢城王妃崔顺女父亲家的探子回报,崔老汉家确实养了不少鸽子,国王大钦茂一看,贞孝公主真是料事如神,问贞孝公主:“您下一步有何打算?” “干脆把这个崔顺女给抓起来”郎雅、胡雅两公主抢先说道:“把她千刀万剐”。 “眼前还不能这么cao之过急”那仁花太后说道:“还是听一听贞孝公主的意见” “将计就计,利用太后崔顺女传递假情报,诱敌上当”,贞孝说道:“最后全部歼之”。把自己与那仁花太后商量作战方案告诉国王,大钦茂连连点头称赞……。最后,贞孝公主又提出了原先提出过的问题,她问国王大钦茂说道:“我怎样做当上元帅统兵出征,才能让渤海满朝文武百官心服口服?如何在渤海国军队中建立起威信?” “虽然你已经立了军令状”大钦茂国王说到:“但是,各位大臣心里不一定信服,这也是本王最难决策的事情!用书法识别内jianian,足以说明你的足智多谋,但大臣们、文武百官们他们不知道,也不能对他们讲,要让他们从心里信服,还是有难度!” “国王陛下”,贞孝公主经过再三考虑,最后说道:“我们如此这般……。您看如何?” 大钦茂国王听了贞孝公主所说的话后说:“可以,就这么办”。他派郎雅、胡雅以通关贸易为名去联合宇衲国,与渤海国对金、罗新等国形成夹击之势。 “如果宇衲国不与我们合作又将如何?”那仁花太后对贞孝公主、大钦茂国王问到:“上次宇衲国皇太子阳成来我渤海国虽然建立了友好干系,但并非具有多大诚意,其真实目的是学习咱们渤海国的治国理念” “是呀!”郎雅公主也说道:“两国通商是互惠互利之事,可是两国开战对他们宇衲国有什么好处?上一次抗金,咱们不是派人与他们联系,他们不是也每派一兵一卒?” “我看也是”胡雅也随之说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那咱们是不是再派大义信禀报大唐皇帝”太后那仁花说道:“请求大堂帝国再派援兵如何?” “大唐北方彝国正在闹事”国王大钦茂说道:“大唐皇帝已经是自顾不暇了,那还有多余的援兵给我们呀?” “行不行可以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太后那仁花解释到:“大唐国运昌盛,经济繁荣眼前的一点点困难对于大唐算不了什么?”
“大唐只援兵可以做预备队考虑”贞孝公主说道:“不能把他们放在主力位置上”。 “为什么不能把大唐士兵放在主力位置上?” “这就是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的问题”贞孝公主分析到:“因为他们是咱们请来的,是以‘贡品’为交换条件,这些士兵只能是应付差使,他们不可能冒死相争。跟我们这些渤海国士兵不同,我们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为了编户百姓甚至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的安康而战,出发点不同,所以大唐士兵也好、宇衲国也罢他们只是一种声势,真正的战斗力是我们自己”。 “有道理!”国王大钦茂说道:“我戎马生涯这么多年竟然没有总结出这个道理,你一个公主竟然谈论起兵家大事,而且条条是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 “国王陛下”太后那仁花说道:“大唐帝国方面还是派大义信去?老规矩,还是带上今年的的供品‘卢城之稻’而且要多带?” “不仅要多向大唐进贡”国王大钦茂继续说道:“而且还有把‘质子’也送的大唐,以示我们渤海国之忠心和诚意”。 “送质子去大唐这是必须之举”郎雅公主说道:“可是,咱们渤海国国库中的‘卢城之稻’已经不多了!” 胡雅公主也说:“粮食可是战争之基础,没有了粮食这场战争就无法取胜?” “‘卢城之稻’再少但是进贡给大唐的不能少”贞孝公主说道:“不仅不能少,而且还有多进贡,不仅增加‘卢城之稻’数量,还要增加金银首饰数量” “进贡大唐的金银首饰已经备齐,数量与去年相当”胡雅公主说道:“至于要增加数量恐怕一时半会也很难绸齐” “是呀!”郎雅公主也补充说道:“给大唐进贡的金银饰品、器皿都是精心打造的,赶制也来不急呀?” “增加进贡的金银饰品、器皿数量吗……”贞孝公主思考着说道:“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国王大钦茂、太后那仁花,还有郎雅、胡雅两公主异口同声地问道。 “我们王宫贵族、文武百官们的金银首饰都捐献出来”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