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第五节 试译密码 (第4/7页)
她回到座位上,冷静地思考,认真收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电波又传来一份无线电密码信号。她听出这两个电台发报的频率和呼号,都是用同一频率拍发的。她心里清楚。密码破译最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毅力,把思想集中到破译的突破点上。紧盯住一个问题不放,联想许多问题,直到着迷。一种强烈的欲念在心中涌起,促使她提高业无水平,以期获取更有价值的情报。虽然她早已掌握了几种密本拍发电报的技术,但面对这复杂而又摸不出头绪的密码就难分难解了。 开始,她先用了几种方法解译,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竟一无所获。她知道,没有目的破译密电的工作,若拿不到密码的钥匙,便陷进无头无绪的密码海洋,失去到达彼岸的方向,那将意味着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秘。她十分清楚,目前,因为世界各国的密码都有着他们自己的编码程序,这种密本属于绝密,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规律。但是,一些美国人声称,他们在密码方面取得的成功,并非都能找到真凭实据以资佐证。可以肯定,到了三十年代末,他们至少已破译了一部分日本的密码电报。但是,辨认这种密码和识破其中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所以,克拉拉还是在尽最大努力,试图破译。因为,她在亚德利机构培训期间,美国人的不足之处在于,他们不能对这些密码电文,作出独具匠心的精确识读,并就此作出正确的分析,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所以,这种艰苦费神的工作毫无头绪的破解可真难为了克拉拉本人。 在破译毫无结果的状况下,她决定换换脑筋,回忆自己所学的间谍史,好从中摸出点头绪。20年代末,日本海军情报部门的特务班全力以赴,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卑鄙计俩,竭尽全力找出破译中国密码的方法。经过日本情报专家的不懈努力,结果,情报部门如愿以偿。日本人发现,中国密码是根据一种简单的商业用电码本编排而成的。这种密电码不过是,把汉字变成了电讯联络用的四位数而已,对擅长密码技术的日本人来说,毫无机密可保。 她回忆1932年中日战况,日本人占领了上海和上海港后,森川秀也奉派到了那里。在中国从事间谍期间,他受命在上海建立一个隶属于,第三舰队的特别密码破译小队。森川在这个岗位上取得过一次重大的胜利,那就是成功破译了一件中国密码电报。该点内容表明,中国空军正计划对日本进行轰炸和机枪扫射。由于这次破译的成功,结果,日本人先发制人,迅即对中国空军发起攻击。中国的飞机在杭州,还未及起飞就多数被炸毁。她心中很明白,在20年代,中国就已经成为日本谍报活动的主要目标。这种间谍猖狂活动的投机投标,不仅是因为当时中国正陷于割据状态之中,也是由于列强在中国纷纷施展阴谋诡计,所造成的。因为列强中,每一个国家都不断在中国尽其所能地强取豪夺,施展各种手段扩大在华势力范围,同时每个国家,都以独特的理由干涉中国事务。这些才狼虎豹都想把中国独自吞了。美国人出于商业目的,把中国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抵制日本势力的膨胀。英国和法国则认为中国可以成为进行反对苏俄行动的后方基地,而其它国家一味要求中国在商业利益上,作出让步提供更大的便利。这就是列强的强盗注意,瓜分中国各自获利。这种强盗逻辑在银行界,也表现不俗。当时主宰中国的是美国人,而不是英国人,但在军火交易中,美国、英国、日本之间都进行着相当激烈的竞争,法国的介入则相形逊色。各国这种争相表演的角色,在孙中山逝世前不久,还曾为弄不清楚究竟是哪个西方列强,向哪个军阀出售军火的问题而感到困友不堪。事实上问题是,日本支持奉系军阀独裁张作霖,而英国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后盾。为此,她脑间闪现着马尔科姆·肯尼迪上尉引述了一位在军阀混战期间,住在北京的皇家中尉说过的一段话:‘我们谴责日本人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可是我们自己也这样干,只是我们会故作姿态,假装一身清白……人们越听就越坚信不疑,在有关这些方面的反日宣传中,有一半仅仅是出于我们和别的一些国家,妒忌日本在这里的地位,假如我们取得了日本的地位,我们也会这样干。’。想到这时,她思索着自己该如何干?但她知道,自己一定会招来麻烦! 于是,她开始改变过去的做法,另辟新径。这时她想。在这条船上,除了我掌握有电台,船上有自身的电台外,另外还有谁有电台呢?中国人?日本人,德国人,俄国人,瑞典人,商人?间谍,还是那些不同身份,不同国家的游客?她一时无法断定,只得重新工作,继续去分析密码。虽然,现在对密电文的内容仍可说是毫无头绪,但她不肯罢休,仍然进行试验。她开动一台密码机,通过复杂的运算,设法能制出一件和她手边编制了的密码一样的电文来,以便参照,筛选,编排可解读的破译内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爆发初期,日本人在破译美国的密码方面,要比美国人破译他们的密码高出一筹。另外,日本人通过与德国的接触,又获取了不少破译密码方面的资料,他们可能还破译了其它一些国家的密码。这让日本人如虎添翼。他们也偶尔故意走漏真实消息,好让美国人知道麻痹。美国人的一举一动,都没能逃过日本人的监视。克拉拉听过这样一件事。20年代末,一艘美国巡洋舰和几艘日本战列舰,碰巧停泊在中国的一个港口。双方军官进行了互访。‘一个日本人向美国巡洋舰的舰长谈到一些情况,使这位舰长不胜惊讶,因为美国人认为,这些情况在他们自己人当中,知情者也为数不多。那个日本人柃起一条餐巾搭在胳膊上,扮作餐厅侍者的样子,提醒这为美国舰长,他过去曾给一个军官作仆人,一直伺候美国人,那时候,这位舰长正在另一艘军舰上当舰长。’。通过此事,所以,克拉拉认为美国人才会轻易上日本人的当。 工作了几个小时后,天已蒙蒙亮了。克拉拉几经努力,反复排译,已经解译第二份电报的少部分内容,虽然是只言片语,却清楚地暴露出具有爆炸性意义的密文。该电文虽不完整,却立即引起她的注意,内容虽零零星星,并不完整,可她认为十分重要,需要慎重仔细研究。 密码分析最需要的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把思想集中到破译的突破点上,也就是说能紧盯住一个问题不放,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出破译的关键,直到着了迷。破译人员眼前闪现着各种各样可能解决的办法,但要看他们如何对待它,那些各色个样的方法,包括假定的线索和代数公式。对破译者来说,那些难以捉摸的秘密,就好像藏在附近的某个角落。破译就象对方设置的陷阱,破译人员的破译过程就象陷入一场恶梦,在破译密码的恶梦里,要想完全清醒,取得成功就要全神专注,耗费心血地进行‘实地密码分析’,必须具有吃大苦的勇气,才能有机会将密码破译。这种密码术就像天书,外人是不能接触,懂得这些密码的内行人数很少,只有参与编制的专家和接受电码培训的人员才能破译它。所以,破译密码变得复杂。破译敌人的密码,这件烦闷又危险的工作,也必须绝对保密,分析密码的过程必须得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特别在军事和外交情报工作领域中,保密性是极端重要的,所以,密码的保密性成了一个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