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第一节 藏区传说 (第1/4页)
2015·扫黄打非·净网行动正在紧密进行中,阅文集团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提交资料。 请作者们写作时务必警醒:不要出现违规违法内容,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后果严重,请勿自误。(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 高雅雯:“那么说,当土司发现时,你们早已隐没在了原始森林里?” 嘉木措:“从此,我们就在索瓦卡扎下了寨。那时,朱洛巴人推选我当了首领。我们在森林里打猎,开荒种地,过着安定自足的日子。可是,有人发现了这个秘密,灾难又一次降临到朱洛巴人头上。终于,彭措土司从宗本府请来了几百个藏兵,趁夜包围了索瓦卡。恰好,那天一早我带着儿子和一部分猎户,到深山老林去打猎,准备庆贺金秋望果节。打完猎,我们碰到了豹群,便绕道钻进岩下的深沟,等到天亮才往回走。” 任次:“阿爸,纳城堡到底出啥事啦?” 嘉木措红着眼,喉咙沙哑地说:“残哪。那是一场残酷的大屠杀,男人几乎被杀绝啦,收获的青稞,都装在土司的袋子驮走了。留在城堡里的女人大都被他们掳走了,只有少数的侥幸逃了出来,最后才找到了我们。我们在路上看见成群的秃雕,结队的乌鸦,嘎嘎飞过,那都是从索瓦卡方向飞来的。这是不祥之兆,当我们赶到城堡,就象踏进了地狱,到处都是亲人残缺的尸体,一滩滩血迹。人们的泪水被怒火烧干了,哭声被怒火冲断了。我颤抖的手和人们一起收敛尸体。最后,在城堡的光厂上,垒成了经塔似的玛尼堆,放在上面,点燃了松枝,柏枝。烈焰冲天,哭声憾地。我哗啦啦抽出藏刀,猎手们也都拔出刀来。跪在地上,额头顶着刀刃,准备报仇。‘扎那’我一声高喊,刀尖刺破胳膊,带血的几十把藏刀,直向长空,祈祷着。‘至高无上的佛啊,亲人们悲惨凄凉的死去,您看在眼里。您定要善恶分明,帮助朱洛巴人报仇雪恨。’那城堡真是不祥之地,我们告别索瓦卡,准备再找一块休养生息之地,等到家族兴旺之日,就是朱洛巴人报仇之时。所以,我们游牧在这里。” 高雅雯:“啊。真想不到故事发生在波密古城,真是不幸,鲜血涂染了那古城,在我们的一致要求下,您才把这事儿说给我们听。” 嘉木措:“我也是被你们缠得没法呀,才无奈地说出。是命运注定了我们与土司的世仇,因为他将我们残酷迫害。” 任次:“阿爸。经你这么一说,我才知道事情的经过。这仇,我且记在心里,亲人的血没有白流的。我们家族流的血,应当用彭措家里流的血来偿还。” 嘉木措:“这是我一生的心愿,我们老了,就致靠你们下一代报仇雪耻,抚慰阴魂。” 任次:“杀死我们的人都到哪儿去了?那土司到什么地发去了?” 嘉木措:“后来,他们的人霸占了城堡,土司也将那城堡占为己有,回到他的领地去了。” 林森:“啊。这真是一场天大的悲剧,我可以把这场流血牺牲的历史记录下去,让世人都知道这场惊天大惨案,好让朱洛巴后人不忘这段悲惨的历史,永远铭记在心里。” 任次:“这仇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定要捉拿那肇祸的罪魁,让地下的阴魂安息。” 高雅雯:“我从你的眼睛里,已看出喷出火焰的愤怒开始支配你的行动了。” 嘉木措:“我知道儿子本领高强,一但开战,定能替朱洛巴人报仇除恨。让地下的阴魂安稳出气。” 林森:“若到这一天,我可要补写这历史。” 高雅雯:“但愿有一天真能写下这血海深仇的历史。” 嘉木措:“好啊,好啊。真到那一天,我才能深深出一口气。佛啊,您帮我出一把力吧?” 林森:“佛法无边,妄念不生,空灵清静。您不用半点疑惑。佛自有主作。” 嘉木措:“这还用说。” 高雅雯:“朱洛巴人,他们会相信这是真实的吗?” 嘉木措:“佛对须菩提讲‘不要这么说,待到如来灭度后的五百年,会出现执持佛教戒行并能善修福德的大智大慧之人,他不仅可以理解这些理论,对其有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而且坚信这些都是真实不虚妄的。” 林森:“你说的不错,佛的预言真准。中国真出现过这个人?” 嘉木措惊诧地问:“这人谁?这样的人都建立了哪种善业功德?” 林森:“他就是我国西天取经的第一人,东晋的高僧杰出的旅行家,翻译家法显。” 嘉木措:“啊,那可不简单,你赶快说说他西天取经的经过?” 林森:“他六十五岁从长安出发,七十八岁回国,去印度取经,历经艰险磨难,爬山涉水,漂洋过海,终成正果。” 任次:“都经了哪些艰辛?结了哪些果?快说?” 林森:“他和五个人一行,沿河西走廊,跋山涉水,西出阳关,进入西域。那里古来地形艰险,气候怪异。他们越过白龙堆大沙漠……” 高雅雯:“也就是佛国记中所说的沙河,是吗?” 林森:“不错。它一直向西延伸到罗布泊。” 嘉木措:“那还用说,知道的人可不多。” 任次:“继续说,我到市头一次听说。” 林森:“法显等人终于通过了大戈壁,到达了于阗国。观赏了当地规模宏大的佛教’行像仪式,继续前进。进入世界屋脊——葱岭地带。葱岭过后,就是天竺的新头河了。” 嘉木措:“啊,照你所说,那是印度河上游呀。” 林森:“他们在北天竺的佛教中心,参访了佛迹以后,法显跟他们暂时分手。法显和道整会合后,花了四年多的时间,走遍了中天竺的城乡山野,访问了所有的佛教中心和名胜古迹。后来,他们来到拘萨罗国舍卫城有名的佛教圣地祗洹精舍。相传,释迦牟尼生前在那里居住说法最久,名胜很多,佛事颇盛。当地的僧众也都赶来围观,赞叹法显是第一个来到的中国僧人。” 嘉木措:“那后来呢?”他急切地问。 林森:“法显和道整分手后,为取经求法和参访佛迹,多次孤身独胆,深入无人烟地带,不避艰险,视死如归。法显参访了迦维罗卫城,迦维罗卫城在尼泊尔南境,是有名的净饭王的故国,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路上白象,黑狮子经常出没,山海横行。他临危不惧,从容直进,参观了当地所有的佛教圣迹和净饭王时代的遗存。” 高雅雯:“我读过出三藏纪集和高僧传,都说到法显在参访耆阇崛山时,遇到黑狮子的故事。” 嘉木措:“那耆阇崛山,就是闻名的鹫峰,的确山势险恶,野兽众多,为害人不少。” 林森:“但法显并没有被吓倒。尽管这个有名的故事,与宣传佛法无边的神话有关,但是,法显出生入死,只身露宿山中,却是事实。” 嘉木措:“这故事感动了我。往下说。” 林森:“公元405年,法显到达印度阿育王的故都,佛教极盛。那里有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又是佛学的最高学府。它藏有很多重要的经律,也有不少深通佛理的高僧讲学。法显居住三年,刻苦学习梵书梵语,抄录经律,收集纪录了许多珍贵的佛教经典。所以,佛学造诣很高。” 仁次:“谁能在这儿听你的宣传?谁能在后人面前蒙受称赞。我看,只有法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