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一节 藏区传说 (第3/4页)
“那我就话归正题,继续说下去。”他咽口唾液,说下去:“后来,这只弥猴按照观世音普萨的戒令,不远万里,来到雅砻河谷的洞中,潜修慈悲菩萨心。” 仁次:“那他不是人,怎还会潜行修心?” 嘉木措:“他不是人,可是神,你不用多心,得罪了神。” 仁次:“我知错,您继续说。” 嘉木措:“蠢东西,你可要有一颗敬重的心,才能减轻你的罪过,走上正果。” 高雅雯:“哎,都少说两句吧。正题才刚刚开始呀?” 林森:“说吧,讲吧。我没可等不及啦。” 嘉木措:“好,接着老话,开讲啦。”他终于书归正传啦:“正当猴子在认真修行的时候,山中来了一个女魔,施尽**之计,面对弥猴,她直截了当地说:‘我俩结合吧?’起初,那弥猴答道:‘我乃是观音普萨的徒弟,受命来此修行,如果与你结合,岂不破了我的戒行?’那女魔又娇滴滴地说道:‘你如果不和我结合,那我自好自尽了。” 仁次:“那还得了,女魔缠身,怎能修行?” 高雅雯:“我不懂修行,可下面他们的事儿,怎样进行?” 林森:“是啊,那女魔还耍什么手段,让弥猴上当受骗?” 嘉木措:“那女魔又说:‘我乃前生注定,降为妖魔;因和你有缘,今日专门找你做为恩爱的人,如果我们成不了亲,那日后我必定成为妖魔的老婆,将要杀害千万生灵,并生下无数魔子魔孙,那时,雪域高原,都是魔鬼的世界,更要残害许多生灵。所以,希望你答应我的要求’。” 仁次:“到了这紧要关口,那弥猴怎样开口?” 嘉木措:“那弥猴因为是普萨降世,听了这番话,不由思道:‘我若与她结成夫妻,就得破解;我若不与她结合,又会造成最恶。” 高雅雯:“那弥猴怎么着?” 林森:“快说说?那弥猴还有什么招儿?” 嘉木措:“那猴子想到这里,一个跟头,便到普陀山找观世音普萨,请示自己该怎么办?” 仁次:“那观世音怎么说?” 嘉木措:“观世音略加思索,说道:‘这是上天之意,是个吉祥之兆。你能与她结合,在此雪域繁衍人类,是莫大的善事。作为一个普萨,理当见善而勇为;速去与魔女结成夫妻” 高雅雯:“这事儿,难道就这样顺利?没有别的意思?” 嘉木措:“信不信由你,我自管说下去。” 林森:“这事儿,我们只有听你的。” 嘉木措:“就这样,弥猴与魔女结成伴侣,成为真正命正言顺的夫妻。” 仁次:“那后来呢?” 嘉木措:“后来,这对夫妻生下六只小猴,这六只小猴性情与爱好各不相同。那普萨化身的弥猴,将这六只小猴送到果树林中,让他们各自寻食生活。” 仁次:“啊。啊。我还真不知道藏人祖先还有这段历史。老阿爸,那后来呢?这是一段什么样的爱情啊?对我来说,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戏曲,奇妙引人的历史。” 嘉木措:“啊。我说到哪里?” 高雅雯:“您用足了心思解释了我们所不知道的往事,一方面让我们听起来非常有趣,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学到了西藏秘密的历史,这让我们怎样感谢你?” 林森:“说到这里,突然让我想起,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里,好象有这一段有趣的传说。可惜,内容我没看仔细,传说也不记得。嘉木措大叔啊?还是您把这故事说到底,也好让我们明白最后的结局。” 嘉木措:“那好。就依你。”他吸了一下空气:“我情愿给你们解说那段美妙历史,那段婚姻,是那魔女真心的爱慕,只是那弥猴开始感觉不到,后来观世音普萨指点迷津,才让他们促成那不可思议的婚姻。你们也不必为他们的行为感到震惊,那女魔是真心爱那弥猴,后来果真成了两口。” 仁次:“开始,那弥猴那样表示。他那样做,他可真的不答应她啦。” 高雅雯:“不管她爱那弥猴到什么程度,她在全心全意地爱他,我喜欢那魔女爱他的礼貌周到,她的一举一动都显着爱他,这就是爱的神话。” 嘉木措:“我相信她能引起强烈的痴情,后来才能成功。” 仁次:“女魔心善,象她这样待弥猴的,世上罕见。” 林森:“下面的事儿,还是大叔说了算。” 嘉木措:“这个魔女,真不简单。竟然把弥猴弄到身边。三年以后,猴父前去探视子女,发现他的后代已成群,已经繁衍生殖到五百只了。” 仁次:“那好,他的家族日渐壮大,那他们还怕什么?” 嘉木措:“你还真不知道?” 高雅雯:“啊。那猴群子孙旺盛,多幸福啊。这样美满的结局,他们的恋爱该有多圆满啊。” 嘉木措:“他们的婚姻那敢有这种奢望啊?” 林森:“什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嘉木措:“你们不知道,天意莫测。” 仁次:“魔女爱弥猴,弥猴爱魔女。这可是两厢情愿的,他们恩恩爱爱,过上一辈子,还有什么比这更相宜的?” 林森:“两下情头意合,白头到老,又有什么不好?” 高雅雯:“那到底是为啥呀?” 嘉木措:“弥猴虽有雄心壮志,整天替子孙cao心,可,天也有不测风云。” 高雅雯:“弥猴的子孙,有他们魔女的母亲做榜样,随便她走到什么地方,子孙都会来尊敬她。她子孙满堂,人丁兴旺,还会有什么不欢畅?” 嘉木措:“这都是你们无知的标榜。可,你们还是不知道他们的下场。” 仁次:“什么下场?还是凌空设想?莫非是他们不焚香顶礼,没照顾好自己,还是别的地方出了问题?” 嘉木措:“那我就归上正题,让你们去评理。”他正言厉色地说:“那个时候,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都在繁衍生息,各自顾自己,那还有管别人的道理。可以说是,僧多粥少,情况不妙,林中的果子也愈来愈少,每天采摘,即将枯竭,众小猴见老猴来了,纷纷嚷道:‘森林虽大,可果子完啦,我们将来吃什么?’。” 高雅雯:“那老猴说啥?他还有什么办法?” 嘉木措:“弥猴见此情景,自言自语道:‘我生下这么多后裔,是遵照观世音普萨的旨意,你们没有吃的,怎能怨我自己。今日之事,使我伤透了脑筋,现在,我不如在请示观世音普萨去。想到这里,他旋即来到普陀山请示圣者。普萨道:‘你的后代,你不用担心,不会让他们挨饿。我能够抚养他们。’” 高雅雯担心地问:“没有吃的,那他们怎么活?” 嘉木措:“你听我说。老弥猴受了普萨的耳提面命,兴冲冲地回去了。” 林森:“那是个怎样的结局?” 嘉木措:“于是,弥猴便会到须弥山中,取了天生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子孙们得了吃的,父猴这才别了众下后,回到洞里去。” 仁次:“这就是你讲的故事?” 林森:“这故事听了也让人入迷。” 高雅雯:“是的,是的。那弥猴只不过是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