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香格里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香格里拉 (第1/4页)

    2015·扫黄打非·净网行动正在紧密进行中,阅文集团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提交资料。

    请作者们写作时务必警醒:不要出现违规违法内容,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后果严重,请勿自误。(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

    在藏传佛教的记载中,香巴拉王国的所在始终是个谜。西藏高原上,口口相传的数百年间,西藏的喇嘛们故意将此王国隐藏在迷雾里,秘而不宣。

    然而,这位去西藏朝圣的活佛,由于这队旅人的闯入,打开了他封闭已久的心扉。于是,他向他们讲述了一个神话世界,使这些来自繁华世界的探险者,深感香格里拉的神秘莫测,而进行了一场颇为引人如胜的对话。

    活佛:“我们终于甩掉了危险,来到人间。官布经师热切期望着有一天,重返茫拉寺,那样他才是至高无上的尊者。可,我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欲念。但,他的身体也一天不入一天。终于,他的身体彻底垮了,躺在一间破屋里,沉思郁郁地望着远方,用手指着天,给我讲起了香巴拉的故事,希望我有一天能找到那个神秘美丽的天堂。这就是他的梦想……”

    高雅雯:“香巴拉?多么神秘有趣的名字?那官布经师后来呢?这仅仅是他的梦想么?”

    活佛:“他逝了,升天了,去到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去了。”

    高雅雯:“他去了天堂?从此,您解放了,您是心存无言的喜悦,还是有着分离之苦?”

    活佛:“据我领会,全世界,大概可能只有藏民族对死亡看得最淡。没有丝毫怨言和畏怖心理。”

    高雅雯:“自古以来,人都是对死亡非常痛苦伤心的,可为什么只有藏族对此看得最平凡,最平淡,最无牵?”

    活佛:“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着生死轮回圈,所以,他们把死亡只看作是,灵魂与rou体的一次分离事件,并不格外悲伤地钻牛角尖。”

    高雅雯:“那您说说看,他们是怎样一种表现?”

    活佛:“其实,在他们看来,这很简单。人们失去灵魂的rou体以及骨骼,就跟从身上脱下来的衣服一样简单,可以在雪山上随意处置,最好是天葬喂神鹰,灵魂随神鹰自然升天。”

    高雅雯:“啊。我的天,世事竟有这样的丧葬方式,让死者的灵魂脱离凡间,就象云彩飘在天空,一切都来无影,去无踪。”

    活佛:“女施主,我到现在已对你不保守秘密了。在藏民看来,认为吹胫骨号,敲骷髅鼓,是一桩叫人毛骨悚然的恐怖事情。”

    高雅雯:“那是自己吓自己?这事可真出人意外。我太感谢你不瞒着我们。”

    活佛:“遇见你,我也是不得已啊。不过,藏区的其他鼓具,就不象骷髅鼓那么可怕了。”

    高雅雯:“但,这其神秘气氛依然浓重。”

    活佛:“可,我还得说明。苯教祭祀通常低头敲一种鼓皮朝下的手鼓,这被佛教僧人戏谑地称为‘把脸藏在鼓里”。

    高雅雯:“这样说来,藏民族对生死轮回永恒的向往,及瞙拜是具体而真切的。”

    活佛:“密宗有一种号酷似马鸣。其号筒上的最后一个孔被称为马鼻孔。”

    高雅雯:“那么看来,这种法器一定为寺院僧人所熟知了?”

    活佛:“僧人们都知道,这种号的马鸣声音,是神马的嘶叫。”

    高雅雯:“这种神马的嘶叫,又有什么好?”

    活佛:“你不知道,在藏民信徒眼里,骑神马前往极乐净土,是他们唯一的旅行方式。”

    高雅雯:“这种信仰真奇妙。可,这种好究竟是什么材料制造?”

    活佛:“这种好大约长一尺,多数人叫它胫骨号。”

    高雅雯:“为什么叫它胫骨号?”

    活佛:“你要有心理准备,不然的话,我说出来,一定会吓你一跳。”

    高雅雯:“那是一种什么号,竟然这么恐怖?”

    活佛:“说出来你可能不大相信。它的号筒材料取自人体(犹其是少女)的膝盖到脚跟的那根骨头。”

    高雅雯:“难以置信,这实在不敢想象,竟用人小腿骨做号。您不说,我怎会知道?”

    活佛:“号已说了。悲哀和厌倦都被遗忘了,过去的一切似乎都无痕迹。可,我有一件事奉告,只有那香巴拉,在我的脑海里没有遗忘。”

    高雅雯:“这很好。据说,在神秘的世界屋脊,有个美丽的世外桃源。我读过英国作家的小说,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绘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说它就在喜马拉雅山之中。那里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原住居民品格高尚,健康快乐,长生不老。他们与世隔绝,以喇嘛教为中心,守护着自己的文明,不受外界入侵。”

    活佛:“所以,我才浮游于那梦幻之中,寻那绿原,去听那民风,希望在树林山谷之中,听那林梢枝叶的密语,看那山上泉涧的喧腾,在梦中和那纯朴的人们相逢。”

    高雅雯:“只有找到她,您才会心花怒放,喜气杨扬?”

    活佛:“唉。香巴拉王国到底存在与否,喇嘛们对外界的说法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按照藏传佛教的教义,香巴拉首先是一个精神领域的王国,只有受过《时论经》灌顶的人,才能到达那里。但这只仅仅是梦想的开始,今后寻找的日子还会很长。”

    高雅雯:“我知道您心中的梦想。不会在寺院,对着一支暗淡的烛光,在幽暗的禅房独自和青灯笔谈?”

    活佛:“所以,我要寻遍青藏高原。甚至要到喜马拉雅山。”

    高雅雯:“香巴拉的传说流传于整个西藏地区,直到1933年,这个被称为‘地之肚脐’的理想王国,才因一部乌托邦作品《失去的地平线》,而广为人知。小说出版后,立刻被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全球。我想,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是以西藏传古典说中的香巴拉为依据的。”

    活佛:“理应是这么回事。西藏经典中记载的香巴拉,是个雪山环绕,天地之间纯净如水,黄金佛塔林立,处处据典诵经,埋着宝藏,宁静祥和的国度。”

    高雅雯:“那里的人充满幸福?后来,香格里拉被香港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酒店品牌的至高形象之一。”

    活佛:“可以这么说,那些精明的商人,恰好地利用了香格里拉这神圣而响亮的名字,获取了无限的商机。但,对虔诚的喇嘛僧侣来说,这不仅是个神话传说,而且是他们终生追求,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处圣地。”

    高雅雯:“以前,这传说世人很少有人听说过。就文学创作而言,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就远不如詹姆斯乔伊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弗吉尼亚伍尔夫肯下功夫。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而风靡一时。自希尔顿的书问世以后,‘香格里拉’引起了世人美好的向往。”

    活佛:“希尔顿的书我倒没看过,可我知道,那传说只是在喇嘛僧侣中流传,后来才在少数藏民中传说。那书中怎么写?故事动人吗?”

    高雅雯:“希尔顿在《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所描写的香格里拉,几乎是陶渊明所写的‘世外桃源’的翻版。”

    活佛:“香格里拉也是一个其入口无人知晓的神秘地方。我记得,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开场白是‘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暗示桃花源地处古代边境武陵郡境内。”

    高雅雯:“而希尔顿则把香格里拉的地理位置,确定在中国藏区,其手法如出一辙。”

    活佛:“他写了什么故事,竟然惊动了世界?”

    高雅雯:“他写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可,因为发生在喜马拉雅山东北的藏区,就很吸引人了。”

    活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