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香格里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香格里拉 (第2/4页)

“这对我来说,也很稀罕。我也倒想听听故事的渊源?”

    高雅雯:“他在故事中写道:有三男一女的欧洲人,包乘了一架印度的私人飞机,意欲飞往白沙瓦。不料,飞行员与导航站失去联络,偏离航线,飞机在途中改变航向。沿西马拉雅山由西向东偏北飞行。更意外的是,飞机在一个神秘的山谷口突然失事。飞行员临死前,透露一座叫香格里拉的喇嘛寺院,离此不远。让他们去那里求生逃难。”

    活佛:“那结果呢?”

    高雅雯:“据小说主人翁康维推测,他们已被‘劫持到西马拉雅山东面的,西藏边缘地带的一个被群山环抱的深谷中’,也就是我们已经熟悉的边地康巴,川,滇,藏交界处的横断山腹地。”

    活佛:“陶渊明笔下所宣染的世外桃源,是一个平和的,没有战乱的,安宁的,自给自足的,鸡犬之声相闻的,老友怡然自得的生活乐园。”

    高雅雯:“然而,希尔顿所描述的香格里拉,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点也不差。也是一个安宁祥和,远离现代宣嚣文明的人间净土。”

    活佛:“那么,你对此作何感想?”

    高雅雯:“这种乌托邦式的文学创作,虽有想象力,但,其人物,故事及细节,终究过于简单,不免显得情节粗糙苍白无力。但,就故事发生处,其中不乏神秘引人,自然环境,当地习俗,心灵净土,山川地貌,令人心驰神往。”

    活佛:“是呀。他所写的故事,也不能不令我作他想。可,故事的主人翁究竟看到可什么?”

    高雅雯:“小说的主人翁康维,死里逃生后,第一眼看到的是:象花瓣似精美绝伦,而且雅致悬险地,巧妙镶嵌在悬崖之上的香格里拉喇嘛寺院时,立刻就产生了一种透不过气来的,在荒凉孤寂清静中飘逸而出的梦幻感觉。这种感觉使他恍惚来到了世界的尽头,犹如天堂就在头上,让他产生无限的暇想,就象经过美梦一场。但,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只有彷徨地猜想。”

    活佛:“那希尔顿所写的香格里拉在什么地方?”

    高雅雯:“在他的书里,香格里拉寺院背依金子塔般,熠熠生辉的卡拉卡尔雪山,面朝被雪山俯拥的象内陆港湾的蓝月亮山谷。”

    活佛:“这就是他写的书?”

    高雅雯:“寺院里还有一间令人意想不到的图书室,里面不但有大部头的英文,法文及俄文书籍,而且还有大量中文,和其它东方文学的书刊。”

    活佛:“那么说,这个寺院还真不简单?”

    高雅雯:“这还不算完。主人告诉康维,这儿还有上百张地图,可供查阅。但,他们又立刻提醒道:我得明白地告诉你们,省得你们白费心机,你们在任何一张地图上,都找不到香格里拉。”

    活佛:“给他们看地图,又告诫他们,那为啥?”

    高雅雯:“不信这话的不是这部小说中的,英国领事赫夫-康维,副领事查尔斯-马琳逊,东方布道团修女罗伯特-布琳克罗,和美国商人亨利-巴纳德。而是香格里拉成为世界时尚词语后,环喜马拉雅山的诸多旅游部门。为此,读过小说的临近国家,还将香格里拉定在自己的国家。如印度,尼泊尔的旅游组织,都宣布在他们本国的边陲发现了香格里拉。”

    活佛:“那绝对是哄骗世人的说法。我想,读过小说的人都会明白,地处康巴地区的中甸峡谷,绝对比印度或尼泊尔更象香格里拉。”

    高雅雯:“为什么?”

    活佛:“那还不是为了挣钱呀。于是,世间就有人为香格里拉的产生地争论不休?或许各方均固执己见,为此而阐述自己的观点。”

    高雅雯:“但尘埃并不会就此落定,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地方来争此名。”

    活佛:“若要我来认定,整个康区都是香格里拉。”

    高雅雯:“那又是为什么?您总得给我说明白呀?”

    活佛:“那我也只能说个大差不差。”

    高雅雯:“此话怎讲?什么地方才是香格里拉的理想之地?你还得给我说得具体一些。”

    活佛:“我只能说出她的相似之地,至于你怎样认识,那还得靠你的知识和悟性,才能在你的心中确定。”

    高雅雯:“那您就说出来吧?看看与我的理想差不差?”

    活佛:“那我就告诉你啦。若以雪山,峡谷,喇嘛寺院为认定依据,云南怒江州贡山县的丙中洛,那儿的卡哇卡拉雪峰也真象小说中的卡拉卡尔雪山,也呈金子塔状熠熠生辉,而它的名称跟小说里只差一个字。”

    高雅雯:“这就是您对香格里拉的认识?”

    活佛:“哪里?显然这话并非毫无道理。因为象小说里的说法,象卡拉卡尔一样熠熠生辉的雪山,蓝月亮一样幽美宁静的山谷,香格里拉寺院一样精美绝伦,壮严肃穆的喇嘛寺院,在康区各地几乎都有。”

    高雅雯:“我明白啦。希尔顿所写的香格里拉,其实是西方人对藏区神秘文化气息传统的追寻,想找到一个人类理想的自然王国,才对外这么说。所以,世界藏学界,有这么一句失之偏颇的话:‘没有西方的旅行家,就绝对不会有关于西藏的神话’,”

    活佛:“这话看上去就是胡扯啦。在西方人到达西藏之前,千百年前西藏的神话就在藏区遍地开花,那还能等到西方人来,才能传开呀?”

    高雅雯:“这才是千真万确的大实话。因为西藏的历史是西藏人写的呀?世界上没有哪个历史学家能改变她?”

    活佛:“这话说到我心里啦。看样子,我们的认识快要达到一致啦。”

    高雅雯:“如今,寻找香格里拉,已成为世界各国探险家的一大热点。可是,神秘圣洁的香格里拉究竟在那里呢?”

    活佛:“弥漫于中国藏区浓郁宗教的神秘气息,是藏传佛教与苯教繁简共存的迷宗文化,它充分融合于青藏高原独一无二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环境而形成的。追根溯源,这种气息来自古代藏民对雪山湖泊的莫名敬畏。所以,香格里拉早已在教徒的心中啦。”

    高雅雯:“那是藏民心中的理想王国。所以,才有香巴拉王国这么一说?”

    活佛:“而事实上,藏区的高山,深谷,冰川,湖泊,江河,藏区的天空,云朵,森林,草原,石头,和美丽无比的大自然,人文地理,信仰寺院,无不纯粹到无从简化,且又无不繁复到无以复加,故其本身就是一个神话世界。”

    高雅雯:“你的意思是,即使没有西方旅行家的闯入,也依旧自由信仰,神秘莫测。”

    活佛:“所以,现代的西方游客,一但进入青藏高原,就大瞪两眼,观看新鲜,仔细体验。他们对藏区的陌生与惊奇程度,往往不亚于西方游历家。”

    高雅雯:“这就是您心中想说的话?那你对西方的了解一点也不比我们差?我们还得向您学习呀。”

    活佛:“过奖啦,过奖啦。我只不过是了解的只鳞片解呀。下面,你还想问啥?”

    高雅雯:“那么在他们的眼中都看到了啥?”

    活佛:“他们是见啥看啥,见啥问啥。觉得什么都很稀罕很神秘呀。诸如寺院里的金顶红墙,就让他们无限想象,山谷里的弃木横陈,也觉得有点神,扑面而来的白毛风,更觉得有些啥动静,冰雪山口的风马旗,又让他们觉得奇。有些想法完全就是风马牛不相及,触目所及的全都是西方大都市中,无从想象的神秘而又新鲜的事物。”

    高雅雯:“您一定有这方面的经历。不然的话,您不会说的这么仔细?”

    活佛:“那可不是,我曾接待过几批西方游客。其中一位游客也曾这样描写过,澜沧江畔的迷人景色:‘赭红色大山质地坚硬,可,寸草不生。只在一道山褶间,但,一片绿洲悠然而现。叹,绿阴下隐约闪现着白色藏房。这,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