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三节 木里俄亚 (第2/3页)
们担心,是件明智的事。” 站在一旁的纪蒲泰,压抑着自己的忧伤,显出勇敢无惧的神态:“啊。但是他们在何处?谁能从杂草丛生的山间滤出痕迹呢” 扎布:“当一查过的就不再回首。只有勇往直前,才有可能与他们见面。” 偌尔曼:“我们只有面对坦然,那奢望才能实现。” 扎布:“如果你在搜寻中没有惊喜,我们就避开这里,另寻它路。” 偌尔曼:“如果这里搜索一遍,什么也没找见,使我们心烦意乱的话。那就是我们显得困倦,犹如脚上拴着铁链,难登青天。咱们怎么办?我想听听你俩的意见。” 扎布:“如果你要这样,我就停止歌唱。” 偌尔曼:“不,别那样。我不愿你停止歌唱,因为那是催我们奋进的柱梁。” 扎布:“那我只得檫拭眼睛,看得更远更清,改变我的歌词,沿这已走过的足印折返,重旬一遍,省得漏过任何可疑之处,去寻回失落的脚印。” 纪蒲泰:“那我们就奋勇跟进,也不管有无变化,一样仔细地寻查。” 偌尔曼:“这种意念在于行动。我们穿梭于无名之地,翻山越岭,因为我们在追寻他们。”纪蒲泰:“为何你驻足片刻?我的朋友。你没有说出你的心绪,你的眼神忧郁,也把忧 郁影响到我的心里。” 偌尔曼:“我不得不再说一遍。我们是凡人,不是神仙,不可能将每个山间一点不漏地搜索个遍。因为他们没有留漏出一点足迹,行动十分隐秘,我们只是在穿山的过程中,盲无目的的争扎向前。” 纪蒲泰:“你是说,就象大海中一只随波逐流的小船,找不到灯塔,就靠不了岸?” 偌尔曼:“上天赋予我们使命,我们只有不辱使命,才能找到他们。” 纪蒲泰:“我们就象大海中的小船,在暴风雨中摇曳,盲然地追逐,却不见结果。” 扎布:“孩子们,听我说。我们的路还很长,小树也是慢慢成长。你们跟我来吧?雨水泥土会将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这就是我们要找的路,就在脚下。来吧,你,还有你,我们一起去……” 偌尔曼:“大叔。有你带领我们,还怕找不到正确的路?” 纪蒲泰:“对。只要思路对,就能通向光明。困苦只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却不能改变我们的初衷。” 扎布:“这才是英雄。凭着一颗永不氓灭的心,我们会与他们愈来愈近。” 纪蒲泰:“日久见人心。” 偌尔曼:“路遥知马力。” 扎布:“要靠我们自己。” 偌尔曼:“大叔。你说,路在哪里?木里有是什么地方?” 扎布:“木里北边与稻城县著名的‘香格里拉——亚丁’接壤。那是一片光袤的藏族人生息的大地,有美丽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无数的羊群,马儿与牦牛在那里为伴,闲荡在碧天绿地之间。棉垭山高过天,是盐源与木里的分界线。” 偌尔曼:“好看。那可是一派好风光啊。” 扎布:“你有所不知。棉垭上顶终年云雾弥漫,到了冬季下雨天,整个棉垭山峰被包裹在洁白的世界里,路面还全部结冰。” 纪蒲泰:“那你说此路不通?” 偌尔曼:“那可头痛。这怎么行?” 扎布:“别但心。现在还不是冬季。不过,前往,从垭口前往木里的路程,全是泥坑烂地,在坑洼地段,泥石流和塌方还会带来灾难,这就是最危险的地段,稍有不慎,就会掉下万丈峡谷。” 偌尔曼:“那可千万不能马虎?” 纪蒲泰:“那难道没有路?” 扎布:“路,有哇。峡谷的路,你们意想不到。” 偌尔曼:“哪是什么路?” 扎布:“路基下面用了很多木头垫铺,上面盖了一层泥砂。胆小者,可真不敢迈开脚步踏上这种路。” 偌尔曼不以为然:“哈,哈。那是有趣的木泥路。可能比巴黎的水泥路有趣多了。” 扎布:“水泥路,那能走吗?” 偌尔曼:“柏油马路,车水马龙,日夜不停,生意兴龙。” 扎布:“柏油马路?”他一脸惶惑:“柏油还能筑马路?这可是破天荒第一回听说。是不是柏树油啊?” 偌尔曼:“那是石油炼油后剩的油炸,和石子混合铺成路。那这段路,你为何知道的这样清楚?” 扎布:“哈哈。为了娶媳妇。” 偌尔曼:“我怎么越听越糊涂?” 扎布:“有人为了寻求财富,有人为了寻求国度,有人为了寻求事物,我是为了寻求媳妇。才走上了这条路。” 纪蒲泰:“啊。你为爱才走上这条路。” 偌尔曼:“原来是这回事儿。在那一刻,你的心灵深处点燃了不灭的爱焰。” 扎布:“不提啦。老生常谈,往事宛如冬夜的流星,再说让我心痛。” 偌尔曼:“那此路不通,怎么能行?” 扎布:“往事消融在沉埃里,早已忘却了过去曾有过的路程。” 纪蒲泰:“我们知道,你心里承受着最大的苦痛。可,好象有些往事你还未讲清?” 扎布:“在漫长的道路中,我结识了一个人。作了他的向导,我们的道路才不是遥遥寂寞的旅程。” 偌尔曼:“扎布大叔,不要藏起你心底的秘密。对我们说吧?” 纪蒲泰:“是呀。我们将倾听你的心声。” 扎布:“中,中。年轻人,我坦诚地告诉你们吧。从县城到俄亚村,要走七天的山路,只有骑马才能通行。” 偌尔曼:“那你就讲讲做向导的事情?” 扎布:“许多年前,我遇到一位和我同行的人,他是一位外国人。是一位探险者,名叫 约瑟夫。弗。洛克。他要探险传说中的神秘黄金王国木里。非要让我带他去。” 偌尔曼:“那你带他去了吗?” 扎布:“我带他去了贡嘎神山。后来他整整在滇西北高原生活了27年。” 偌尔曼:“啊。这让我突然想起,其实,《消失的地平线》,就是根据约瑟夫。弗。洛克的 图文资料创作的。” 纪蒲泰:“不错。他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他这一惊人的发现,随后,世人 知道了香格里拉。” 扎布:“此言不差。我有啥说啥。我们穿过许多山川,草地。走过许多遥远默生的地方。最后,历经艰辛,才到达目的地。” 偌尔曼:“洛克所有的荣誉也属于你,可,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迷宫?” 扎布:“当年,洛克在丽江听说,永宁出去不远有一个神秘王国。它在四川境内横断山脉深处,与泸沽湖格姆女神山,只有一山之隔。” 偌尔曼:“你说的是木里。可木里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