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五章、第六节 血染江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第六节 血染江孜 (第3/8页)



    老人:“啊!竟有这样的事情。当年老弟也算是一名抗英英雄!”

    偌尔曼:“扎布大叔,少年有志,保卫江孜立过战功!”

    纪蒲泰:“我可不曾听说过大叔说过抗英的经历,这种可歌可泣的悲壮情形。您可否说给我们听听?”

    扎布:“中,说起抗英,我的怒气升。但抗英最显要最重要的是宗山,它是江孜最突出的部分,它犹如拉萨的布达拉宫一样,高耸平原的中心,高达四百多米,气势雄伟,山势险峻,山上的古堡有五百年的历史。”

    老人:“那山为何叫宗山?”

    扎布:“西藏习惯把县政府设在山上,居高临下,以示威严。因为藏语把县称为‘宗’,所以,这山叫做‘宗山’,就是县政府所在的山头。”

    老人:“啊,宗山原来是这样的名由?”

    扎布:“宗山上有许多英雄汉,保卫着家园。晚霞映照着宗山上的古城堡,就象一把火炬,直指云天。1904年,江孜军民就在宗山,为抗击英帝国的侵略,写下可歌可泣的战歌!”

    纪蒲泰:“是啊!咱们旧话重说。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殖民主义者,在我国东南沿海发动侵略战争,妄图用武力把中国沦为殖民地。他们打开了‘铜锁之国’的东南大门,又从西南边疆入侵我国西藏。”

    扎布:“这个英帝国主义不是好东西,企图东西合击,一举吞下中华神州大地?”

    偌尔曼:“从1903年开始,英国侵略者便派出军队,从印度境内向西藏推进,占领了江孜附近的岗巴,又乘虚突入江孜地界。”

    扎布:“为抵抗侵略者来犯,江孜军民团结一心。有一首民歌,藏在我的心窝:‘江孜金盆玉璧,家乡无比美丽,侵略者来犯,遍野大鼻黄鸭(指英军高鼻子,黄军装)。西藏的领域,岂容抢劫糟蹋!军民同仇敌忾,誓死驱敌保家!’。”

    纪蒲泰:“这歌谣反映了江孜人民热爱家乡,反对侵略的英雄气概!”

    扎布:“英军占领了江孜以后,我也同当地人民一道,协助臧军在宗山筑起炮台和碉堡,拿起土枪、大刀、弓箭,奋起抗战,坚持了八个月。”

    老人:“你也算是抗英英雄!”

    扎布:“1904年5月的一个晚上,千余军民乘敌人不备,偷袭英军兵营。”

    老人:“偷袭是否成功?”

    扎布:“那能不成,军民的英勇进攻,几乎把荣赫鹏为首的留守江孜英军一网打尽。”

    老人:“解恨,解恨!”

    扎布:“谁知,有四个英国士兵,流窜到一个喇嘛庙。正好,不杀生的喇嘛,在敌人蹂躏面前,不屈不挠,也奋起反抗。英兵入庙时,有两个喇嘛,正在打酥油茶,那两个喇嘛机智勇敢地用酥油桶,当场打死了一个英国兵。另外三个吓得落荒而逃。”

    老人:“好,真好!有洋枪的英国兵也会逃跑?”

    纪蒲泰:“我看资料知道,这年6月,英军从中印边境的亚东地区,派来援兵,团团包围宗山。江孜平日宁静的气氛,突然间被扰乱了。一支庞大的臧军已经遥遥在望,他们正在一个高山口加强防御工事。那里地处通往拉萨大道东部70公里的地方。荣赫鹏派出了一支500人的机动部队,以排除山口中的路障。”

    扎布:“这个荣赫鹏也真猖狂!竟敢清除我们设下的路障,由此可见他是真想和我们藏人打仗。”

    偌尔曼:“荣赫鹏这次行动,在当时是一种冒险的决定(没有得到正式允许而采取的行动),它几乎引起一场巨大的灾难。”

    扎布:“这事儿,怎么看?”

    偌尔曼:“因为当山口附近正在进行一场鏖战时,由数千名军民组成的一支藏族别动队,正在抵抗英军。如果他们遇到奇袭,那么这支小小的英国军队(仅包括120人),就很难击退进攻。后来,西藏人后退死守江孜城(杀死了一名廓尔喀人和两位锡金仆人),并占据了防御工事。”

    扎布:“那不是占据,而是修筑修补防御工事。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地盘,怎容英国人侵占?”

    纪蒲泰:“5月9日,英国机动部队返回了代表团驻地,他们稍微休整,可以支持另一次进攻了。他们甚至对藏族先头部队发动了几次主动出击。”

    扎布:“这是他们寻滋闹事,借机挑起战争?”

    偌尔曼:“当时根本谈不到对城堡组织进攻的问题。因为,双方都隐蔽在坡后,仅满足于一次漫长的枪战,各方断断续续地发射,射击基本没有多大实效。”

    老人:“那么说,战斗是小打小闹?”

    偌尔曼:“资料上介绍,6月末,藏族人在江孜城周围,和城内集结了近万名士兵,可英国人自麦克唐纳带来援军之后,共拥有3000条步枪。”

    扎布:“他们的枪可是快枪啊!射得远,打得准。但江孜军民拿起火药枪,大刀和石块,奋起反抗,寸土不让。”

    纪蒲泰:“他们虽然英勇不屈,可那些武器比起当时拿洋枪洋炮的英国兵来说,相差太远了!”

    扎布:“但英勇的江孜军民,没有被洋枪洋炮吓倒,他们坚守着每一寸土地。”

    偌尔曼:“战斗打响后,城堡前西藏人的前哨阵地,先后被逐一夺取,防御工事被步步紧围。7月3日,谈判没有进展,江孜尚被西藏人守卫。所以,荣赫鹏中断了谈判,并要求麦克唐纳夺取堡塞。”

    扎布:“这个荣赫鹏真赖!就是他鼓动麦克唐纳攻取要塞?”

    老人:“什么探险家,他的言论尽是胡扯呀!分明是一个黑参谋,披着文明外衣的‘狼’,想尽一切方法,耍尽一切手段,刺探情报,阴谋侵略西藏?”

    纪蒲泰:“正是这个黑高参中断了谈判,要求向城堡进攻。所以,麦克唐纳于7月7日黎明,下达了发动进攻的命令。整个上午,战斗都很激烈。火枪的响声、大炮的隆隆声,震天动地,充满了山谷。”

    扎布:“我在宗山参战,枪声不断,炮声隆隆,藏人依靠城堡,坚守抗英,越战越勇,英国人始终没能攻上山顶。谁知,碉堡里的火药库,被敌人的大炮击中,轰毁起火,弹药炸光。一时间,宗山一片火海。”

    老人:“没有了弹药,怎么抗敌?”

    扎布:“当时,山上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山下仅有的两条水沟,也被英军切断了。饮水没有了,藏兵们口渴难忍,挨到半夜,用绳子把人吊下山,去找水。水源都被英军占据了,水找不到,便接尿解渴。”

    偌尔曼:“藏人抗英的精神可泣可歌!史料记载可没这样说?”

    纪蒲泰:“这种惨烈的战况,我们连想都不敢想?所以,还得听大叔说?”

    扎布:“战斗力量悬殊,就是在这极端困难的情境中,藏兵们仍然紧握手中的武器,击退英军的几次进攻,他们几次企图冲上峰顶,都被守卫者阻挡在山崖下。”

    老人:“那战斗进行到啥时间呀?”

    纪蒲泰:“激烈的战斗进行到下午,英国大炮在城墙上轰开了一个缺口。”

    扎布:“英军趁机发起三面进攻。守卫宗山的军民弹尽粮绝,仍然不撤,顽强抵抗。我与他们一起,甩出了一块块鸡蛋般大小的石块,把敢于强行登顶的英军士兵,打得头破血流,哇哇喊叫。”

    老人:“你不说,我们还真不知道?”

    纪蒲泰:“在英方持续炮火的轰击下,一小支廓尔喀部队成功地攀上了山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