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第三节 茶马古道 (第1/5页)
林森:“波巴是什么意思?” 老头儿:“你还是研究波密史的人?波巴是波密人的自称。” 林森:“这个意思好懂,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老头儿:“那你听我解释。这句话如果是波密人说的,其言外之意是,你会竖着进来,横着出去,或者进来后,连尸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永远找不见。如果是别处人说的,自然是劝你别轻举妄动,丢了性命。最好绕道走过波密。” 林森:“这也算是波密的秘密。可,我想,波密人个性坚强,当人不让,而大卫-妮尔也同样坚强,非往里闯。” 老头儿:“那你怎样知道的?” 林森:“这位女学者在她的书中说:我的原则是,永不接受任何形势的失败,无论这样的失败具有什么性质,或谁给我造成的。” 老头儿:“她是一个犟女人。倒胜过刚强的男人。” 林森:“还有一件事,更能证明她的刚毅无比。” 老头儿:“那是啥事儿?引证帮你作出结论?” 林森:“这方面我看过有实例,不证自明。” 老头儿:“那行。说说看。” 林森:“你对这一定很感兴趣,那我告诉你。我说的另一个人是,英国将军乔治-佩雷拉,也是一位探险家。” 老头儿:“看样子,外国人都对探险很感兴趣啦?特别是对我们的国家,是不是有些想盗财宝,不怀好意呀?” 林森:“那要看他们都具体干了些啥?这以后再评论他。他因前往拉萨受阻,被滞留在青海玉树时,曾与大卫-妮尔住同一家马车店。” 老头儿:“这事儿稀罕,那些高傲的外国人还住马车店,而且还有男女,难道他们不嫌弃?” 林森:“他们都有同一个目的。而且他们还会相互照顾对方。他对妮尔讲:任何人都未曾经过那里(指神密的波密地区)。” 老头儿:“他所讲的任何人是谁?” 林森:“是指欧洲人。” 老头儿:“听了这话,那女人不害怕?” 林森:“听了这话,那女人反尔壮胆啦。她决心成为第一个走过波密的欧洲人。” 老头儿:“那她一定是年轻气盛,什么都不懂。简直是在玩命?” 林森:“那也不是这情形。她不怕把性命丢,斗胆走波密时,已经54岁了。” 老头儿:“啊。了不得,她都够当老奶奶了,还在波密玩命?这种事儿我真闹不懂?” 林森:“这也不是我吹的。她在波密两此化险为夷。” 老头儿:“经了两次险?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快说,险在哪里?” 林森:“这些宝贵经历的岁月,值得她珍惜。一次是开枪,将子弹贴住抢劫者的头皮飞出去,把两个强盗吓跑了。另一次,虽然有掏枪的时间……” 老头儿:“那么说,这一次她没开枪?为什么?” 林森:“这次和上次不一样。那时,如果开枪的话,她的义子庸登喇嘛,将被七名持刀者中的某一个当场砍死。” 老头儿:“刀架在脖子上,当然危机,那后来她怎样处理?” 林森:“当时,那伙人已经抢了庸登两个卢比,倘若搜身查到他们藏在藏袍里的大量银元,肯定杀人灭口,在劫难逃,丢银丧命。谁知,情急中,大卫-妮尔急中生智,想出一个不知道管用不管用的办法……” 老头儿:“情形危急,一男一女,两个对七个,还能有啥生机?” 林森:“可事情偏偏出现转机。大卫-妮尔突然大声悲哭,为失去两个卢比呼天抢地。演出了一场苦戏,懵住了在场的所有的人。” 老头儿:“这也懵住了我,最后是啥结果?” 林森:“好在他们还有点人性。这在强盗们看来,这两个卢比是这对母子的全部财产。去拉萨朝圣是每个藏民一生中,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而这两个卢比正是这对母子,朝圣途中的活命钱,而且这两个卢比是神钱,是一个虔诚信佛的农民布施给她的喇嘛儿子的……母亲悲怆的哭诉,转而变成恶毒的诅咒。” 老头儿:“这我就更不明白了?那些强盗怎能听懂一个外国老太婆的哭诉?这不更坏事儿,露馅了吗?” 林森:“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大卫-妮尔不但会讲一口流利的藏语,而且熟谙藏传佛教的经典,教义和传说。” 老头儿:“那她怎样哭说,才躲过强盗们的洗劫?” 林森:“她将藏传佛教中,数不胜数的畏怖神一个个报出来。并准确无误地说出它们的名称,尊号和法力。果真发挥了效力。” 老头儿:“这才救了她俩的命吗?” 林森:“也许是感动天神,天气骤变,彻底改变了两人的命运,让他们从死亡边缘解救出来。” 老头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林森:“正当两人与强盗僵持时,突然间,森林变得昏暗,一阵旋风吹向遥远的灌木林中。一些神秘凄惨的怪声,似乎从山谷深处不可见的激流中,或从某山洞的怪石中发出来。这种突然显现的神秘自然现象,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吓得懵头转向,就连制造这种气氛的大卫-妮尔,也弄不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她也身不由己地打哆嗦。那时候,那七名拿刀的波密汉子也给吓得目瞪口呆。其中一个依着岩石站在庸登身后,其他人全都站在山路底下,不敢动啦。” 老头儿:“那是山神发怒啦,七个强盗也吓傻啦。那后来怎么啦?” 林森:“隔了好久好久,一个领头的,小心翼翼地走过来,结结巴巴地给妮尔道歉。” 老头儿:“那事就算完?他对她说了些什么?” 林森:“那强盗头儿说:不要埋怨我们了……阿妈,这是你的两个卢比……不要再哭了,不要再更多地诅咒我们了,我们不是坏人……我们尊重宗教和喇嘛,现在只想平安回家……我们必须翻过一个山口,那里住着一个恶魔,……你若要是再诅咒我们,我们就没法过山口,更没法活。阿妈。请你高抬贵手,将我们放过。从今往后,我们一定脱胎换骨,把好人做。给你,拿走你的两个卢比,让喇嘛为我们祝福。” 老头儿:“就这样结束?妮尔放过了他们没有?喇嘛为他们祝福了没有?” 林森:“那法国女人巴不得这样,便来了个顺水推舟,点了点头,挥了挥手。于是,庸登喇嘛走过去,为他们一一诵经祝福,祝他们一路平安。” 老头儿:“我就知道,事情只有这样,才算完。” 林森:“我有一点不明,那七个强盗真的尊重宗教,将他们二人放跑了?这事儿还得向你请教?” 老头儿:“我也知道的很少,那我就给你说一点皮毛,你听好了。”他说道:“我听那大学者说过,我只不过是给你学学,不准确的地方,还望你纠正。” 林森:“在这方面,我可不懂,你全当我是你的学生。你说,我听。” 老头儿:“自‘后弘期’起,藏传佛教在康区的传布与教化,与其起源地及传教中心的卫藏地区比,有过之而不及。康巴人一方面尊崇佛法,慈悲为怀,另一方面则好斗尚武,视好马快枪者为英雄豪杰。” 林森:“在外人看来,这两者相互抵触,水火不容。怎么会有这种情形?” 老头儿:“但是,康巴人不这么认为。” 林森:“那他们是何种表现呢?” 老头儿:“他们凡事都有规矩。旧时的瞻对强盗,总将杀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