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剑蛮巫_第一百二十三章 多事之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多事之秋 (第2/2页)

土匪抢了土地朝廷还要承认和保障其拥有土地的权利?这已经不仅仅是朝廷和皇帝颜面的问题,而是给东东儿的命令定性的问题,商山君听东东儿的,商山君是皇帝,东东儿是什么?

    一想到这里,商山君就感到自己的太阳xue鼓胀不已,仿佛里面的热血在左冲右突企图喷涌而出一般。

    后夷南方也不安稳,三大千户显示出日益不臣的野心。

    易达弑君一案,商山君接连派遣了三名钦差前往易水郡颁旨急召易锋寒进京面圣,尽如rou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易锋寒私自扣押了钦差,表面上却仿若毫不知情一般,也不宣布反叛,也不奉旨进京,自顾自的处理着易水郡的事务。

    只不过,商山君任命的易水郡官员不是被就地免职,就是被翻出陈年旧账获罪入狱;商山君派遣到易水郡进行海外通商事宜的官吏、商人纷纷以贪污、贿赂等罪名落网,曾经向商山君表过忠诚的易水郡商贾们则几乎全被冠以各式各样的重罪惨遭抄家,只有古灵崖一人得以幸免,但是他的家业尽数被其子女古心虹、古心月继承,本人再也没有在商场上出现。

    与此同时,易锋寒大力招贤纳士、安置难民,以前为了避嫌,不敢做不敢为的事情,现在肆无忌惮的进行着。五蝠剑派被商山君剿灭之后,余党四散逃逸,如今大部分聚集在易锋寒麾下,而一直支持易锋寒的日向宗、飘花门也正式表态向易锋寒效忠,不仅使得易锋寒手下高手数量激增,而且凭借他们在武林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得渭州各地投奔易锋寒的武者络绎不绝。另外,易锋寒揭露了有凶徒在陇川劫掠、屠杀百姓,坦承自己目前无力救助和保护远在陇川的百姓,希望他们搬来易水郡定居,以便照顾,一时间朝着易水郡迁徙者盈路盈野,就连不是陇川地区的灾民也浑水摸鱼涌向易水郡,易锋寒明知这种情况也来者不拒,短短一个月不到,属下人口便暴增近百万,几乎抽空了陇川残存的所有人口。本来,商山君下了死令阻止陇川百姓的集体迁移,可是无论和郡还是弘法郡,都对圣谕采取了口头答应、不予执行的态度,坐视易锋寒招贤聚众,自陇川前往易水,又不需要经过渭州北部后夷朝廷直辖的区域,商山君心中再是焦急气恼,面对南方诸郡的不合作也只有哀叹鞭长莫及。

    军事方面,司空照率领着易家水军频繁下水cao练,郡内的易水、北方的渭水、西面的南海,满是易家水军骁勇精悍的影踪,在分明岛覆灭、虞国衰弱的时候如此显耀水军实力,示威之意昭然若揭。在骑田岭沿线要隘,易锋寒接连更换了数十名将领,新任守将尽皆是易锋寒的南征军旧部,不但富有作战经验,而且对易锋寒忠心耿耿,把骑田岭受得是固若金汤。

    对于渭州朝野来说,易锋寒这一连串的举动,算是明目张胆的挑衅朝廷了,不过知道归知道,却没有人敢挑明,以后夷朝廷目前的国力,就算单单平定隆北起义军都显得力不从心,再去招惹兵强马壮、财力雄厚的易锋寒,真有些找死的味道,反正易锋寒没有宣布独立、也没有称王,明面上没有撕破脸,那就难得糊涂吧!至于民间的流言蜚语,酒后茶余私下聊聊倒是可以的,谁敢公开宣扬?这起码也是个污蔑朝廷重臣、抄家灭族的大罪!商山君无奈之下,便不再召易锋寒进京,径自判决了易达行刺一案,将罪名锁定在易达个人身上,凌迟处死了事,在判决中还特别提到易锋寒忠勇无双,乃是国之肱股,易达犯上与之并无任何关系,不予追究。

    比之易锋寒的激烈,春家、赢家显得温和一些,但是也就仅仅是温和一些。

    易锋寒私下会晤春、赢两家的特使时,不仅把自己对商山君决意削藩的揣度说了,而且指责赤老虢在陇川屠杀平民、袭击易家赈灾队伍,如果说前者仅仅是猜测,后者却是铁证,后夷粮草不济是事实,可是作为官军主力,赤老虢所部并不缺粮,在这种形势下,身为官军劫掠屠杀诸侯的嫡系部队,绝对不可能是赤老虢心血来潮的个人决定。

    当然,易锋寒的一面之词,春、赢两家并未即时采纳,不过万事总是小心的好,在派人调查落实陇川事宜的同时,和郡、弘法郡在中央朝廷与易水郡之间保持了谨慎的中立态度。

    渭州自天皇时代以来,一直非常重视间谍的作用,后夷皇室有雾隐、易家有鬼隐,春、赢两家自然也有自己嫡系的忍宗高手,赤老虢灭口的手段再狠毒,但是上得山多终遇虎,屠杀了上百的村镇城池,难免留下活口。用不了多久,春、赢两家便弄清了实情,这一下,他们再也无法静观其变了,隆北起义军的威胁尚在,商山君就如此迫不及待的要对付易锋寒,下一个是谁呢?春善施可不会天真到以为自己女儿是皇后,商山君就会手下留情,赢强军更不用说,一直以来他都是靠cao纵郡内各族制造sao乱来保全自己的地位,商山君不可能看不出来,商山君容不下易锋寒,难道就容得下他?

    所以易水郡方面备战后不久,春、赢两家一面与易锋寒密切联系、互通消息,一面悄悄的储粮囤兵、削弱朝廷方面的影响,只是他们的动作表现得没有易锋寒那么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可是这软刀子也是刀,割在商山君脖子上照样不舒服。

    在渭州南北一片混乱局势下,后夷直辖区域也逐渐动荡起来。隆北起义军灭绝地主豪强的行径,使得长期在京的地方豪强代表深感忧虑,以吕氏三兄弟为首,这些人纷纷率领人马回到家乡护卫自己的产业族人,京城因此流失了大量的壮丁和武士。他们回乡不久,便听闻南方三大千户心怀不轨的消息,所谓乱世出枭雄,有兵马有粮草,你做得初一,我怎么就不能做十五?大到东州、粹华二郡的四位百户侯,小到各城各镇的守军将领、乡绅首脑,一个个都生出拥兵自重的念头,一时之间后夷朝廷内忧外患,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