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_第五十章 赶赴潞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赶赴潞州 (第2/2页)

日过后,在得到李渊的应允后,李世民便就想起了自己跟咬金兄弟分开已有五六日的光景了,也不知晓自从在泸州城外二十里地的那个岔路口作别之后,他是否平安抵达了二贤庄见到了单雄信。想到这里,他便向李渊提出,想去潞州游玩散散心,一来,去看看在楂树岗帮了大忙的秦琼是否还停留在潞州,顺道是表达感激之情;二来,听闻潞州的绸缎闻名遐迩,便想见识一下如此质地优良的绸缎是如何完成的,并带回几匹上等的潞州绸缎,让父母亲做几件像样的衣裳。

    起初,还为李世民出离家这么远的地方而担忧他的安全时,突闻,李世民并不是去潞州游山玩水,而是表达感激之情和孝敬之心的。听到这里后,李渊便深以为之的点了点头。

    虽然李渊贵为唐国公,被封为太原刘守,怎么着也是朝廷之中的封疆大吏,再加上李渊过世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jiejie,若是论起辈分来,当朝的皇帝隋炀帝杨广应该叫他一声姨哥(有的地方也称表哥)。至少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的话,李渊也算是一个皇亲国戚了。

    不过,对于李渊来讲,即便位高权重,即便身居高位,但是,平日里的衣着却十分地朴素,并且,还要求李氏的家人都不要穿过于华丽的衣裳,饮食上也并不是山珍海味,自然也是要好过粗菜淡饭了。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是颇为深居简出的。待他听闻了李世民如此颇有孝心的一番话后,便就心情大好地应允了。当然,李世民此去潞州一行,必须带上了平日里的跟屁虫——李元霸。能够有一位武功盖世的弟弟伴在左右,李世民自然是欣然接受。

    待翌日一早,李世民便带着几名身手不凡的贴身侍卫,在李元霸的陪同一下,十几匹高头大马,快马加鞭,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往了潞州城。从太原府到潞州府,大抵有四百五十里地的路程。他们一行人,只是在晌午头上,在路途中的一个集镇上饱餐了一顿,便继续赶路。由于他们所骑乘的都是从太原的守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好马,日行五百里,绝对是不在话下的。若是,星夜兼程的话,他们个个骑得绝对称得上时千里马。正所谓千里马不常有。

    不过,又不是什么十万火急之事,跟随李世民前往潞州的这一行人进行的速度自然是也就慢了许多。待当日夜幕降临之时,李世民正好是赶到了抓走程咬金和秦琼的那个集镇天色已晚,如赶夜路的话,也就距离潞州城二十里地的路程,不过。在这月黑风高之夜,怕是万一在路途上遭遇什么不测的话,岂不是自讨没趣么。于是,他们便在这个集镇上找了一家客栈打尖。干了一天的路,他们也都肚子饿身子乏,订好了客房,便点了一大桌子的酒菜。

    巧合的是,李世民一行人所投宿的这家客栈,就是六日之前,程咬金和秦琼被抓捕的案发现场。待点好的酒菜上齐之后,早已经是饥肠辘辘的他们,便围着一桌子的美味佳肴,狼吞虎咽的吃将起来。而就在他们吃饭的过程中,邻桌的几位点了几碟小菜喝着小酒的懒散汉子,便有一搭没一搭地互相议论起了在这家客栈抓捕了程咬金和秦琼的事情来。本无心听闻他们议论的李世民,在得知了此事后,便赶紧放下碗筷,走过去仔细地询问了他们一番。

    在认真仔细地盘问了大抵小半个时辰后,从这帮闲散汉子的描述中,他们口中所说的程咬金的相貌以及他所肩扛的八卦宣花斧,便确认此事是真的。当李世民探听到,明日午时三刻,被判了死罪的程咬金和秦琼就要在庐州城西门外行刑。听到这里,李世民顿觉便就没有了食欲和困意。站在原地,握紧拳头,暗自心道:明日午时三刻前,我定要救下他们才行。

    于是,这一整夜,李世民和衣躺在床榻之上,丝毫没有任何的困意,只要他一闭上双眼,满脑子里浮现的画面,都是循环往复地定格在程咬金和秦琼在刑场之上被刽子手砍下脑袋的那一刻,吓的他出了一身的冷汗,两只惺忪的眼睛,即使上眼皮和下眼皮打起架来,他也不敢紧闭双眼。直到三更半夜时分,听到客栈外寂静的大街上,传来了老更夫的打更声:“咚!咚!咚!——“鸣锣通知,此时三更,关闭门窗,小心火烛!”咚!咚!咚!——”。

    听到连绵不绝地打更声的李世民,此时,困倦之意已经渐浓,再苦苦支撑也徒劳无功了,堆积起来的困意,这后时候,才如潮水般向来这一块大海边的岩石袭来,在不知知觉之间,便就昏昏欲睡了过去。于是,困乏之极的这块岩石,被潮水般的困意,轻轻拍打着沉沉睡去。

    翌日一早,鸡鸣五遍,日上三竿,艳阳高照,客栈里的客人,却都还没有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