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_第六十一章 拜师学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拜师学艺 (第1/2页)

    站定在大殿之中,苦思冥想了好一会儿的李世民,这一时半会儿的功夫,还真是想不出什么太好地给讨女人欢心的情诗来。于是,他便向心情有些迫切的隋炀帝请示,给他一日的时间,让他去创作情诗去。待明日此时此刻,他再来此处的宫殿,把创作好的情诗呈送给隋炀帝过目。并且,李世民拍着胸脯打保票说,只需给他一日的时间即可,定会创作出一首辞藻唯美、情深意浓的情诗来。因为李世民拥有万能的搜索引擎,自然是不怕搜不到好情诗的。

    亟不可待的隋炀帝,在听到李世民的这一番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后,自然是为之一振。他也深知绝好辞藻的情诗,绝不是须臾之间就能完成的,必须要给创作情诗的人一个宽松的时间限制。不然的话,在短时间内创作出来的情诗,定是粗制滥造而成。若是把这样的情诗送于对诗词歌赋颇有一番研究的冷美人张丽华,岂不是会落得个“热恋贴冷屁股”的下场。

    虽然隋炀帝急于求成,但在自己深思熟虑了一番后,还是答应了李世民的请求,让他回到住处好好地为自己创作一首能够打动美人芳心的情诗来。在隋炀帝看来,若是能够打动冷美人张丽华的放心,漫说是一日的功夫,就是十日半月的话,他也是能够接受的。不过,对于这种事情还是宜早不宜迟。李世民在得了应允后,便就退出宫殿。在李世民临走之前,隋炀帝便命人传唤进来候在宫殿大门外的宇文成都,命他这几日要好生伺候着李世民,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饮食起居,都不能有哪怕一丁点儿的差池,要做到有求必应,不然就治他的罪。

    今日一早,宇文成都来到隋炀帝处理政务的宫殿先是来了一个恶人先告状,把昨日傍晚时分,他所所见所闻到李世民和如意公主的事情,火上浇油、添油加醋地禀告给了隋炀帝。而着一段时日一来被纳入**嫔妃的冷美人张丽华对隋炀帝的态度是忽冷忽热、若即若离,正为此事而大伤脑筋、心中烦闷的隋炀帝,听到宇文成都禀告的这个事情后,觉得李渊家的二小子竟然想勾搭朕的掌上明珠,一时之间便龙颜大怒,命宇文成都把李世民叫过来问话。

    见到勃然大怒的隋炀帝,宇文成都还以为,这次李世民要倒大霉时,心中不免就暗自偷乐。可谁知,待他把李世民带到隋炀帝面前时,隋炀帝不仅没有要责罚李世民的意思,说起话儿来还十分的客气。而且,隋炀帝屏退了宫殿之内所有的闲杂人等,自然是包括了他这个统领皇宫内羽林侍卫的天宝大将军,与李世民单独进行了一番谈话。后来,又把他传唤进入宫殿,声色俱厉地命令他这个打小报告的人,要好生地招待李世民,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这一下,让原本以为可以看李世民笑话的宇文成都,暗自叫苦不迭,最后却让他空欢喜一场。

    回到侍卫院的李世民,便摆出一副“座上宾”的姿势,对侍奉他的宇文成都吩咐道,今日之内,便就一个人闷在房间里,没有他的吩咐不得任何人闯进他的房间。否则,他就会禀明隋炀帝。并且,李世民让宇文成都找一个能够写的一手毛笔字的人来,站在房门外,听候他的吩咐。不过,没有他的传话,这个人不能进来。不然的话,他依然会把此事禀告隋炀帝。

    憋了一肚子起的宇文成都,在听到李世民的这一连串的吩咐后,自知七尺男儿竟然遭此欺辱,本就心中不快。可是,先前有隋炀帝等同圣旨般的口谕,要他好生伺候李世民,不得有丝毫的怠慢。他也只好打碎自己的牙齿往肚子里咽,如一只威风扫地的病猫般,没有了往日在人前如虎豹般的神采奕奕和威风凛凛,颇为泄气地连连点头称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进入到房间之中的李世民,便从里面杠上了门。一屁股就坐在了有些破旧的椅子。他闭上眼睛,启动了内置在他脑袋里面的搜索引擎,检索起了唐朝有名的情诗来。由于,他不能用唐初的诗歌,只能用中唐和晚唐诗人所写就的诗歌。虽然,他在自打上了初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迷,把课本中学到的唐诗宋词,几乎都能够倒背如流。就是现在,也能够把一些名人佳作信手拈来。可是,教科书中的情诗却是极其少见,这就加大了他的搜索难度了。

    大抵在一个多时辰后,李世民(王鹏)终于是搜索到了几首极好的唐代的情诗来。它们便是诗仙李白为杨贵妃所作,让杨贵妃“感时花溅泪”,也让唐玄宗“恨别鸟惊心”。即便是传于后世,也都是历朝历代命人sao客所交口称赞的名篇佳作。共计三首诗歌,内容如下: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让李世民,深感“功夫不负有心人”。

    于是,李世民赶紧从椅子上,“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打开房门,见到房门外正站立着一个看起上已到不惑之年的一位老者,身形略显消瘦,一副教书先生的装扮。而他身侧却站立着两名身材彪悍的羽林侍卫。见此情景,李世民便心知,定是那蛮横无理的宇文成都,派遣了这两名羽林侍卫去抓来了一位长安城中某书堂的教书先生。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地在心里鄙视了一番宇文成都。而后,面带笑容地冲着门外近在咫尺的教书先生报之一笑,然后,便对站在教书先生左右两边的羽林侍卫,打发道;“你俩,先下去吧,这里没你俩什么事了。”

    “喏。”站在教书先生两边近侧的那两位虎背熊腰的羽林侍卫,朝着李世民低头拱手道。

    待那两个羽林侍卫离开此处后,李世民便走下门前的台阶,站定在教书先生的跟前,拱着手,颇为恭敬地说道:“今日劳烦先生前来,多有怠慢,还望先生莫怪。不知前去请先生来的那两个侍卫是否已告知先生请您来的缘故,我须要您来为我写字,我来念你来写便是。”

    “公子不必客气,我就是一教书匠而已。虽胸有点墨,却学问尚浅,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