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_第六十一章 拜师学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拜师学艺 (第2/2页)

于挥毫泼墨,我倒是可以应承一二。”教书先生见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公子对他以礼相待,也还礼道。

    “先生,里面请。”李世民隐隐然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教书先生非等闲之辈,从他举手投足之间,以及开口说话的言辞,都是虚怀若谷。他便打个请的手势,很客气地说道。

    “公子,请。”教书先生定睛一瞧,这位年轻的公子,不仅仪表堂堂,而且待人如此礼貌,定然也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于是,他站在原地也赶紧打了一个请的手势,还礼地说道。

    待李世民把这个教书先生领进了房间之内,又赶紧找来听候吩咐的两个颇有眼力见儿的羽林侍卫,拿来了早就备好的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然后便就打发了出去,并从里面杠上了房门。由于李世民此次让这位教书先生所写就的这三首被他打了腹稿的情诗,是要呈送给隋炀帝的。这三首抄袭诗仙李白的情诗还没有送到隋炀帝手上之前,这三首诗歌的内容让越少的人知晓越好。就目前来看,除了天知地知,也就只有他自己跟这个教书先生两个人知晓了。

    当李世民把这三首诗歌,分别念出来时,只见站定在书案前的那位教书先生,提起一杆毛笔,在铺就的一张宣纸之上,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待李世民的话音刚落,那位教书心生也就此停下了手中的毛笔。李世民凑近定睛一瞧,只见这位教书先生所写就的楷体字,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颇有神似他初中报的毛笔字兴趣班中初学所临摹的“欧体”字。只可惜,他自己当时没有珍惜那大好的学习时光,只想着早点儿下课好去小伙伴们出去玩儿,便就导致了毛笔字没有学会,好在他也是上过毛笔字兴趣班的人,略懂皮毛但还是称得上的。

    “先,先生,你所写的这一手好字,是,是给别人学的么?”李世民饶有兴趣地嗫嚅道。

    “回公子的话,我本就是一教书匠,平日里闲暇之余,便喜欢舞文弄墨,酷爱书法,便就拿着汉隶的书帖临摹,便就自己独自创写这样的一种字体来。”教书先生报以微笑地答道。

    “先,先生,你,你可知,你所写的这一手好字,像,像极了一个书法大家写的?”李世民听到教书先生风淡云轻地回答后,暗自觉得不可思议,便,便张大着嘴巴,继续追问道。

    “公子说我写的这一手字,像,像极了汉朝的某位书法大家么?”教书先生听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公子,对于书法有自己的一番独到见解,便也试探着反问起来。

    “不,不,不,非也,非也。我是说,先生所写的这首好字,跟当世的一位大书法家颇为神似。”李世民见到站在自己身侧的这位教书先生一头雾水的样子,便在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后,侃侃而谈地道:“先生所跃然纸上的这些文字,笔力险劲,结构独异,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神似书法大家欧阳询。”

    “呃,你,你是说,我写的字跟书法大家欧阳询如出一辙么。”教书先生瞠目结舌地道。

    “先生莫慌,这,这是我的个人之见,还望心生莫怪。”李世民见此境况后,便赔礼道。

    “不,不,不,我没有怪罪公子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我欧阳询,怎么在公子的口中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这是捧杀我啊。”欧阳询(教书先生)赶紧连连地摆手,摇着头不置可否道。

    “什么?先,先生,你,你就是欧阳询。”李世民听到近侧的教书先生说自己就是欧阳询之后,立马就让他不知“淡定”为何物了。于是,令他大惊失色,激动不已地吞吞吐吐道。

    “我就是太常博士欧阳询,不知公子大名?官至何位?”欧阳询对李世民拱着手,问道。

    “在下李世民见过太常博士,在下无官无职,家父李渊乃太原留守。今日,受皇上陛下所托,为他老人家创作几首诗歌,但世民想到自己的字写的差强人意,便委托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为我找来一个字体写的好的人。不曾想,这文宇将军请来的这个人,竟然就是欧阳先生,晚辈世民方才不识泰山,多有怠慢,还望先生莫怪。”李世民赶紧欠身拱手,行礼道。

    “你,你就是我的老友唐国公的二公子,李世民。”欧阳询听到对方报出了自己的尊姓大名和自己家父的姓名后,先是吃了一惊,竟然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大喜过望地对李世民说道:“我与你父亲李渊是多年的故交,由于我常年在宫中为官,而你父亲又多年在地方为官,造福一方百姓,很久见面的机会。不曾想,今日却到了我老友的儿子。我早就听闻朝中的不少大臣说,你李世民是个文韬武略兼备的人才,今日得见。果然是名符其实。就方才,你所创作的这三首诗歌,不仅辞藻华丽,读起来也是韵味无穷,实乃是上乘之佳作。”

    在这个空间略显狭小的羽林侍卫寝房内,李世民与欧阳询二人相谈甚欢。待欧阳询离开之际,便强烈要求收下李世民为徒,在闲暇之余,教授于他自己创制的“欧体”书法。而本就对毛笔字一窍不通的李世民,心想自己虽然识得繁字体,但却不会写。这次正好碰到了楷体字的书法大家欧阳询。而且,他与我父亲李渊又是故交,他想要收自己为徒,教授书法。

    对于此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怎能就此放过。当下,李世民便端起书案的茶水,拜了欧阳询为师。而欧阳询早就对这个未曾谋面但早就耳闻的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又加上这个小子又是他的故交李渊最器重的儿子,便就有心要收下他为徒。对于这一对师徒来说,可谓是“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由于身为太常博士的欧阳询还有要事公务去办,李世民便与自己刚认下的这个师父有些不舍地道别。反正从明日起,他们就会天天相见,也就没再过多强留。

    翌日一早,李世民便拿着昨日自己的师父欧阳询所写的那三首情诗,呈送给了隋炀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