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比试武艺 (第1/2页)
此时,春风得意的李世民,虽然官职品级才是区区的四品,放在都城长安的京官之中,虽比长安府尹高了一品,但是由三省六部的侍郎和尚书们比起来的话,还是差那么几个品级的。不过,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倒是不在乎可以做多大的官,只要是能够经常伴在隋炀帝身边,做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倒是让他觉得好生扬眉吐气了一番。不过,他最终的目的,自然是要坐上隋炀帝的一把龙椅的。只是,他需要等待时机。而能够成为当朝的驸马爷,便是他向皇帝宝座发起的第一次冲锋。而可喜可贺的是,驸马爷已经十拿九稳地收入到了他的囊肿。 为什么说十拿九稳,而不是说驸马爷一定就是他呢。那是因为,宇文成都这个强有力的敌手,却并不甘心就这样在争夺如意公主的这场爱情大战中败下阵来。对于心高气傲的他来说,他此时只是略占下风而已,并没有完全丧失了向“驸马爷”这一垂涎三尺的宝座的争夺。如今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春风得以马蹄急的李世民,却要马失前蹄了。 春风得意了好景不长的李世民,不久之后,就遭到了宇文成都强有力的挑战。因为在隋炀帝宣布即将要纳李世民为乘龙快婿不几日后,在象征性的征求当朝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时,就遭到了身为统领羽林军的校尉宇文成都和他那个权倾朝野的当朝宰相宇文化及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父子二人都认为,身为大隋朝的驸马爷,必须要有一身好武艺才对,一来可以在军情紧急时,为隋炀帝排忧解难,领军打仗。作为一支军队的统帅,没有一身的好武艺,怎能征战沙场醉卧笑呢。而且,在军队之中的将领面前,不会武艺的话,也是很难服众的。 二来身为驸马爷拥有一身的好武艺,平日里,也可以保护如意公主的人身安全。就是时常伴在隋炀帝身侧,万一那一日,隋炀帝兴致来了,到民间微服私访的话,遭遇反贼袭击的话,也可以出手相助,保护隋炀帝龙体的周全。这两个看起来站得住脚的理由,被他们父子二人提出来后,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得到了起初沉默不语的满朝文武纷纷积极西响应了起来。 宇文氏父子所提出在他们看来,武艺高强应该是当朝驸马爷的硬性条件。如果满足不了这一点的话,从他们所阐述的两条理由来看,那就是不忠不义了。而对于空有一身皮囊而不会任何功夫的李世民来讲,这的确就是他的命门。而且,还被看的颇为透彻的宇文氏父子给狠狠地按住了。这让原本心情一片大好的隋炀帝,一看就看出宇文氏父子所提出的这个得到满朝文武纷纷响应的条件,是专门针对李世民的。这让隋炀帝立马就变得闷闷不乐起来了。 原本隋炀帝召集满朝文武来向他们象征性地征求一下意见和意见,只是走一下形式和过场罢了。起初,他还期待着满朝文武的大臣们纷纷祝贺他找到了一位文韬武略兼备的好女婿,不曾想,却被冷落了几日的宇文氏父子给搅了场,这父子二人毫无留情地戳中了他未来女婿李世民的软肋,导致满朝的文武在听完他们父子二人所说的耸人听闻的那一番话语后,而纷纷倒戈。这自然让隋炀帝面上根式挂不住,但又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冲着宇文氏父子发飙。端坐在龙椅之上的隋炀帝,情急之下,只好是宣召在御书房处理公务的李世民前来为他解围。 当李世民从御书房赶往的议事殿途中,听闻宣告他进议事殿的小内侍说,宇文氏说李世民不会功夫,不能保家卫国,保护皇上和妻儿的周全,不适宜当驸马爷。这让行色匆匆的李世民感到颇为气愤。于是,在情急之下,他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下就想出了一个对付宇文氏父子的好法子。这个法子要是成功的话,定会让前来搅局的宇文氏父子闭上自己的嘴巴。 既然,宇文氏父子说他不会武功,那么,李世民却偏偏要在满朝文武面前展示一下他“非凡的武功”。于是,在李世民走进议事殿后,便向隋炀帝提议,他要跟宇文成都比试一下功夫。鉴于刀鞘无眼,万一伤者了谁,当时都不好说看。关键是,李世民怕倒是再丢了性命。 思虑周全的李世民便建议,在他跟宇文成都之间进行比试较为适宜。因为宇文成都武功高强,又是隋炀帝亲自册封的“天宝大将”,与他进行武功的比试在合适不过了。不过,他们彼此之间不用身体接触,而是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来。在七日之内,进行三场比试,第一场和第二场隔两日,在第七日进行第三场比试。听到这里,原本站在议事殿之上,身子都有些困乏的满朝文武们,此时,却都来了精气神,个个都饶有兴致地瞪大了眼睛,想一探究竟。 这第一场比试是:扛鼎。比的内容是,把议事殿门外的左右的两只各重达五百斤的铜鼎给扛起来,规则是不能让任何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