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_第六十四章 比试武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比试武艺 (第2/2页)

帮忙,只靠自己一个人。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把千金之重的铜鼎给扛过头顶的话,谁就获胜。两日之后,进行第二场比试:射箭。每个人自备十支箭矢和一张弓,站在五十步之外的地方进行打靶,谁能在规定在半个时辰之内,打到靶心的次数最多,谁就获胜。在三日之后,比试:骑马。每人分别给予一匹还没有被驯服的桀骜之马,两个人同时骑上各自选择的马驹,各自需要驯马,谁能在马背上呆的时间越长,谁就获胜。

    听完李世民早已经在赶来议事殿途中打好腹稿想好应付计策的这三场不仅武功高强,而是身为一名军队统帅所具备的必备素养,自然是引得满朝众文武官员们的一致赞同。而对于力气过人、善于骑射的宇文成都来说,他觉得这简直就是为他所准备的。为了心仪已久的如意公主,为了令人艳羡的驸马爷之位,宇文成都在没有跟身侧的父亲宇文化及商议的前提下,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李世民的挑战。李世民见到争强好胜的宇文晨读果然上了当,便就暗喜不已起来。而正襟危坐在龙椅之上的隋炀帝,在听完李世民的这一番三场比试的讲述后,却暗自觉得李世民这是在以卵击石,是在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不由地为李世民捏了一把冷汗。

    既然,宇文成都和李世民这两个当事人都同意了,而且,起哄不怕事大的满朝文武官员们也都纷纷表示赞同。对此面露难色的隋炀帝,便也就只好顺应民意,就此应允了这次比试。

    眼看着就是到了晌午头上的光景,议事殿外骄阳似火,议事殿内阴凉无比。不过,由于隋炀帝大清早从张贵妃的内宫中赶来时,没有用早膳,肚中本就感到有些饥饿。再加上,从他进入议事殿到前来为他解围的李世民赶来之前,自始至终,都是他这个一国之君在这大殿之上,舌战起给殿下的满朝文武们。不是隋炀帝口才不好,而是,宇文氏父子一下子就戳到了李世民暴露无遗的软肋,引得无论是犹豫不决还是想顺应圣意的大臣们竞折腰而倒戈掉。

    这大半个晌午,隋炀帝光被横生枝节的宇文氏父子气的都气饱了,自然是没有多少食欲。可是,待他听完李世民胸有成竹的这一番向宇文成都挑战的言辞后,起初,还有些担心李世民不是宇文成都对手的他,一想到李世民既然自告奋勇地向历宇文成都发起挑战,自然是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然的话,不呆不傻的李世民也不会当着他与满朝文武的面儿。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既然,李世民早就准备,看样子准备的也是相当的充分。他这才放下心来。心放下来了,自然憋在肚子里的气也就随之释放了出来。肚子里没有气,便生了饿意。

    于是,隋炀帝便向议事殿内的官员们宣布道:鉴于此次比试武艺时间过于仓促,第一局就是扛起五百斤的铜鼎,自然是要耗费海量的体力。今日就暂行不比,待今日各自回去,应景蓄锐半日后,在明日巳时,再召集文武百官们前来殿前观战。就这样,朝会就到此结束了。

    不过,听完隋炀帝宣告的这番话后,却让跃跃欲试的宇文成都颇为不满。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力大无比,虽然还未从扛过重大五百斤的东西,但是,平日里跟西域来的几个虎背熊腰个顶个都三四百斤重的大力士练习武艺。几乎每次,总会有一个深感防不胜防的大力士,被小宇宙爆发的宇文成都给来了个“过肩摔”。从重量上来说,这五百斤的铜鼎的重量赶上了一个半大力士的体重。但是,他对于自己能够举起铜鼎颇有自信的。原本想在第一局,就让李世民败下阵来。不料,隋炀帝却宣布今日不进行比试武艺,延迟到明日,怎不心生愤懑。

    而对于身形单薄的李世民来说,这在议事殿内的文武百官们看来,定是无法跟力大无穷的宇文化及相比。这第一局的话,肯定是宇文化及获胜。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他们,未曾料到,正当他们要观看一番,李世民是如何输掉第一局的比试时,却被隋炀帝的一道口谕给毁掉了。

    当日晌午回到住处的李世民,虽然自己的肚子饥肠辘辘,却也顾不上吃饭,一刻不敢耽误地叫来四弟李元霸,让他命人找来结实到可以捆绑上千斤粮食袋子的麻绳,又外出皇宫,找到长安城内最会打铁的铁匠。让他们连夜给锻造铁石与青铜混合而成的实心长达半丈许的圆形柱子来,粗细如拳头般大小。而后,又命手下的那十几个闲来无事的便衣侍卫,给他找来十几根木质结实的桑木棍子来,次粗细如碗口般大小。木棍和麻绳已经备齐,这最后的一道关就是等待着打铁匠们,在天亮时分锻造出李世民想要的那一根铁铜会合金的细长柱子。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对于在漫长等待的黑夜里,李世民的心情的确是如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