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青帝孙仲谋_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事变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事变迁 (第1/2页)

    公元二零一年,十月冬,秣陵酒楼

    秋收刚过不久,今年老天爷格外给面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加让人欣喜的是,官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了佃农的田租最高标准,又对粮食、食盐、麻布这三类生活必需进行限价,根据市场行情,制定最低价和最高价,保证百姓的劳动成果不被贱卖或贵买,最终导致财富高度集中,以至于百姓和政府同时陷入财竭境地。

    如果是往年,这些政策,必然会被大小官僚阳奉阴违,给糊弄过去。可今年却是不同,他们各自的主官,如同集体得了癫痫,忽然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满口的仁义之道,也不知是真是假。但从实际结果来看,他们不仅嘴上这么说,更是将这口号落实到行动中去,不由的官僚老爷们不信,如今贵族这种食rou动物都改吃斋饭了。甚至就是往日贪婪无度的贵族官员,现在也在讲究贵族风度,一夜之间从贪婪的葛朗台化为优雅的绅士。言必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仁不用,非义不取,兴义利,行王道。更有甚者,贵族们如同吃错了药般,积极响应孙权的号召,拿出钱财兜底,确保今年丰收的粮食不会被贱卖。这一下,可把官僚们给坑苦了,往日和他们一起作案的帮凶,又如何不清楚他们的鬼魅伎俩。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正义的使者,他们以前的百试百灵的种种手段顿时失灵,纷纷遭殃。

    这一下,可乐坏了黔首百姓,仿佛凭空中了大奖一般喜悦。那农夫皱巴巴的脸上,挂满了喜悦的笑容,今年不仅有个好收成,更是能够卖上好价钱,多扯上几丈布,买上几两rou,添些家什,日子过得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更有聪明者,暗自打算,是不是多投资些资金,改进一下农具和耕种方法,来年采用新的粮种来播种。听说,隔壁村里的截教教徒,采用新式的耕种方法,今日大获丰收,每亩多产了四五十斤。或者是像他们家一样,为婆姨新买一副织布机,听说那织布机效率贼高,一天工夫顶别人两三天。如此一来,婆姨织出的布,不仅能满足家中老小的需求,更是可以拿到集市换钱。

    幸福乐观的情绪仿佛会传染一般,从郊外一直蔓延到城内,大街小巷人流汹涌。街道两侧的店铺,幡旗招展,不时的有人进进出出,一片繁华景象。

    临街一座以红黑内饰主调的酒楼,红边黄面的酒幡迎风招展。两个一脸富态,各着玄青色服饰的财主,在酒楼上临窗处席地对面而坐,更有玉人相伴,添酒更添色,两人酒过三巡,酒兴正起,不由的就敞开了话匣子,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那玄衣人对青衣人道:“今年为兄托唐王洪福,生意越发兴隆,发了一笔不小的财,往日欠弟账目,也到了该还清的时候了。”

    青衣人听了,颇为感慨,道:“也幸亏是圣人在位,众正临朝,你我兄弟才得享此福。如今小弟我也如哥哥般受益不浅,发了一笔小财。这日子呀,眼看是越过越红火喽!”

    玄衣人一脸赞同,连连点头,笑道:“正是如此,真赖上苍垂怜,降我等百姓如此之洪福。”

    说着,举起酒樽,一饮而尽,方道:“活在如此盛世,正是痛快呀!”

    话毕,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带磁性,穿墙透壁,感染了隔壁包间。

    那包间也对坐着二人,看打扮,都是官员模样。一者容貌甚伟,资性骄傲,看人视物都是下巴微扬,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另一人长得甚为高大,孔武有力,虽着官服,赳赳武夫之气四溢而出,一眼就能看出是武将出身。

    那武官给文官敬酒,道:“永年老弟,如今这世道变了,往后是你们文官的天下了。哥哥日后可要多多仰仗老弟你照应了,若是有何建功立业的好事,还请您在大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也好让我讨份美差,兄弟我一定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的。”

    那文官笑问道:“子度兄,你这样的说法可是不对的,我彭漾在大王身边多时,可是了解甚深,大王绝对没有马放南山的意思。相反,军方日后建功立业更加容易了。”

    那武官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微倾,凑过身子问彭漾道:“永年老弟,你久在大王身边,消息比我孟达灵通多了,有何好消息还请告之一二。”

    彭漾卖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