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七十章 不降(下) (第4/4页)
是想当藩镇。从他的角度着想,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打头中枢越弱,他越能崛起。眼睁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 睁看着朝廷投降,他顺势割据东北,实力越完整越好,何苦再和日本人打个尸山血海这些兵,都是他一手一脚攒出来的 他如果要继续打,以一人之力战整个日本,能不能打赢另说,就算打赢了。除了他名声上升之外。其它没太多好处。实力耗掉了。而在世人心目当中一直主战的光绪声望将比他还高。他打赢也就是帮助光绪咸鱼翻身。为了平衡徐一凡的权力。也只有再把光绪和所谓帝党君子抬出来。在光绪恢复部分权位的情况下,徐一凡再无造反地可能。要不然只能被全天下当作乱臣贼子。跟着慈禧一块儿投降,将来他后党狗咬狗,谁都懒得关心。说不定还指望他多一点呢。 说到底,为自身权位计,他又何必继续打下去他没有出现在北京,也不会再战斗在辽南 越想下去,谭嗣同脑海越是清明。想用酒将自己麻醉,却越喝越是明白。。 关了这报社,再也不给徐一凡当走狗马前卒了,萧然一身,到京师领罪,和皇上师傅死在一块儿,悬首国门,看着大清垮下去,看着徐一凡怎么得意洋洋的进北京城,篡了这个天下 他下定决心,正准备拍案而起。这个时候却听见轻轻响起了敲门的声音,谭嗣同红着眼睛抬头,大声问道:“谁” 门外响起了那个专门跑电报局工友的声音,这些日子徐一凡那里绝无消息,那工友都快失业了,这个时候却又敲门:“谭先生,辽南电报是徐大人的号头” 谭嗣同冷笑一声,你徐一凡还想玩什么幺蛾子要我谭嗣同继续给你鼓吹,为你继续捧场奔走笑话 他大声道:“不看我什么都不看” 那边工友顿时没了声音,一会儿之后,才听见门缝底下悉悉索索的声音,却是那工友将电报从底下塞了进来:“谭先生,看看您地交代,要是错过一份徐大人的电报,赶了我出报社,我这是算送到了” 谭嗣同大声冷笑:“还有什么报社” 外面再无声音,谭嗣同胸中愤懑难消,蓦然走到门前,拿起电报,拿手就要扯 “天下皆降,你不过也是一个降字,还要分说什么” 威海,刘公岛。 水师提督衙门的大门,将门外地哭喊声远远隔开。 水师精华已经有所安排。那些不愿意投降的将备兵弁,将在禁卫军掩护下撤离这个即将成为大清国耻之地的地方,丁汝昌已经觉得此心大定,再无挂碍了。 走到中堂,威海卫陆师总统戴宗骞正也官服整齐,端端正正的坐着,看着丁汝昌进来。戴宗骞朝他一笑:“禹亭,事情都办完了” 丁汝昌淡淡一笑:“孝侯。累你久等,这些旧部,不得不安置啊现在可好了,算是放开了,丢下了,还能有什么念想咱们这就上路还是怎么” 戴宗骞笑笑,神色也很宁静。他是淮系出身。算是李鸿章最亲近的小班子之一,当初在李鸿章平捻的时候儿以进平捻十策而进身。后来却在李鸿章小班子内部权力之争当中不如杨士骧,给赶出来了。先是在天津,然后去吉林,带出了一支绥字营,兜兜转转,最后回到威海。当官的cao守也就平常,打仗水准也不过一般。这个时候地最后地气节,却还守住了。 到了放开一切地最后,人也就平静得很了。面前桌上,放着两大碗生鸦片,和着酒调了,气味刺鼻。他却恍若不觉地笑道:“徐一凡最后来电要人,禹亭你就给了这徐一凡,现在行迹渐渐也瞧得明白,是要当曹cao的朝廷再没放在眼里。现下局势,对他再有利不过,他还能想着继续打生打死,将皇上打回来,继续在头上压着这些热血汉子,到他那里还不过是一个降字的话,怕禹亭你安排得也不如何啊。” 丁汝昌一笑:“这个时候了。你还真指望。上面儿就算将皇上换了回来,大清还有救” 戴宗骞咂咂嘴。也是一笑:“没戏。” 丁汝昌微笑点头,仿佛说的不是自己身处其中得事情一般:“咱们北洋和老佛爷,已经将路走绝了。就算换了皇上,换了那些清流,这路还是会走绝。徐一凡只要养望瞧着罢了,对于他,不过是多等两年的事情他这一路逆而夺取,都做得漂亮。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大势,他不会逆了大势,他反而会造出一个大势所趋出来只是咱们,都瞧不见这小子能走出什么样新路出来了啊”。 戴宗骞哈哈大笑:“禹亭,难道他走出新路来,咱们还能跟着不成咱们早就走在死路上面了,大清,也在朝着这条路继续狂奔你还有什么放不下,准备咱哥俩手牵手举着白旗到鬼子面前卖两张老脸请” 说着他就举起了桌上那碗生鸦片,丁汝昌哈哈大笑,也举起碗,和他一碰。两人以前交情平常,现在却莫逆于心。 在公堂周围的戈什哈们捧着装裹地白布,等着料理两位大人身后事。这个时候,都低下头哭出声来。 丁汝昌缓缓转头,看着他们,低声道:“生降,死不降” 公元一八九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尽,时年五十九岁。 在刘公岛水师提督衙门口,聚集的人渐渐散去。每个人在奔赴小船码头的时候儿,都要在这提督衙门口跪下来磕一个头。 几个军官拜别之后,却看见杨用霖站起来,朝着兵船锚泊的方向走去。僚佐一下拉住他:“雨臣,你去哪儿,小船码头在那个方向” 杨用霖回头笑道:“咱们走了,水师兵船还得有个交代呢难道让咱们这些兵船也投降多少弟兄死在上面,难道让他们的魂跟着去日本祖国河山大好,沉在这里,不也是一个墓冢咱们的魂,还守着海疆” 大家一下明白了杨用霖的心思。无言放手。 杨用霖却朝他们深深一揖:“各位,诸列位。大家给那位徐大人带句话儿,大家也可别忘了,咱们水师,等着你们再建起来我在海里,看着大家别让我等太久” 言罢,杨用霖昂然而去。 周围听着这些话的军官兵弁,有地略一踟躇,一跺脚就跟在了杨用霖的身后。剩下的人呆呆的看着他们决绝而去的背影,周遭的一切,都已经凝固,只有黄海波涛澎湃之声 谭嗣同握着电报地手,最终却没有撕下去。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从信封里面取出了那份抄报纸。 纸上只有寥寥几个字。 “复生,徐某不降。” 在这一刻,谭嗣同眼泪夺眶而出,不可抑制的流下,他站得笔直,哭出的声音,仿佛像在嚎叫一般。 国势飘摇,气运沉沦,泱泱华夏,终有人不降 公元一八九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北洋水师定镇以下六船出海,这是北洋水师最后剩下的大舰。在日本联合舰队的炮口下,水师舰船在驶入深水区后,突然降下白旗,打开通海阀,数百官兵,与舰同沉。在这种水深,打捞都无处打捞去 而日军随即接收的刘公岛,只剩下空岛一座。 在这一天,沉寂数日的大清时报再发号外。 徐一凡,不降 。 。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