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拣尽寒枝不肯栖(下) (第1/2页)
郑丹青的这一幅花鸟,的确有些萧索的味道。 枯枝映壁,孤绝料峭,毫无绿叶,更无红花,不过一只风骨萧然的枝干,仿佛正在迎接的凛冬。 偏偏翠鸟又并非冬日来去,羽翼漂亮到灿烂的样子,并没有给这幅画增添多少洋溢的感觉,反而显得更加冷清,欲觉几分凄寒之意。 相比之下,蔡邕的《翠鸟诗》的确太过华艳雍容了些…… 冬日的小村庄也总带着几分画卷中的味道,原本人丁就少,这样无事便不出门的日子里,更是街道空明,门可罗雀了。 李思训家的院子其实并不大,不过三间泥瓦房,简陋半旧的样子,虽然不至于摇摇欲坠,却缺少修饰,太过简单干脆了。 内里也是寻常农家的样子,要不是内间里这满是笔墨纸砚、书籍画卷的陈设,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将李思训与那位名震天下的大画家联系到一起去。 就算是李思训隐居多年,他的名声依旧没有衰败,反而愈发纯浓了。 他早年间画的那十几幅山水小品,如今早就成了圈里人争抢的对象,更不用说这几年间偶尔出手的丈八尺的大山水,一旦见于市面,便是一阵子的哄然,喧嚣尘上。 到底也是为名所累,李思训的出身在武周又显得有些尴尬,为了躲避这些纷乱世俗,他才索性起了隐居的心思,但一直以来都没有距离长安太远。 落叶归根,李思训觉得自己已经老了,除了偶尔品鉴品鉴书画,含饴弄孙之外,再也没有了太多的追求。 画作偶尔还是做得,只是再也没有年轻时候的精力,虽然境界造诣比那时候高了不少,下笔却已经失了年轻巅峰时期的力道与控制,笔末处,总有一些力尽的尴尬。 做艺术,不论是哪一个门类,似乎总有这样的尴尬。年轻时有优点而境界不足,年老时境界到了,年轻时候的优点却又消失不见了。两厢巅峰的状态实在太少,甚至很多艺术家,穷尽一生也难以找到那样的一个巅峰。 又或者,很多时候,那个巅峰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再怎么绞尽脑汁的去谋求,那也只是难以企及之物。终其一生,巅峰不再,可悲可叹。 生命,尤其是艺术的生命,实在伴随着太多的偶然。 但李思训的确是天纵英才,即便他现在已经老了,短暂的时间仍旧没有办法抹杀他的成就。他的画作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甚至在千年之后,仍旧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而如今,他看起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爷子,身上裹着半旧的棉袍,脚上蹬的是下地做活的农户们常穿的厚棉鞋,上面纳了一层不知什么动物的毛皮,看起来做工也说不上精良。 年纪大了就会畏寒,老爷子的手里一直捧着暖炉,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只是用的久了,外表上就有了一层温润的包浆。 李昭道也同他的父亲一样,浑身上下简单的,就像是一个寒酸的书生。青色的绵褂子罩在他略显削瘦的身上,质朴又文雅的气质里甚至带了些许的书呆子气息。他的面色是偏黑的,像是那种在日光下晒久了的颜色,浑身上下都缺少那种王公贵族的贵气与颐指气使。 也只有在他谈论起书画时,双眼中乍放出来的光芒,才会让他有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样子。 不管是什么门类的艺术,高到一定境界就会返璞归真。 郑丹青一直坚信,那些一打眼看起来就很“艺术”的艺术家们,作品里一定会缺少一些东西。真正的大艺术家,或许就是像眼前的李思训、李昭道一样,朴素简单,落笔却可以惊风雨、泣鬼神。 毕竟中国的书画,从来有异于西方。不是为了追求光影,也并非为了追求相像。中国的艺术,不论是书画还是诗词,都追求这一种可以意会的东西,一种纯粹精神上的衔接与波动。返璞归真,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种心境,这才是在古人眼中,最为优秀的存在者。 也只有这样的人留下的东西,才能历经百代而不衰,历经千年而不老。真正的艺术,是直透人类灵魂的东西,也是不论周遭的世界如何变迁,人类本质上存在并肯穷其一生追寻的东西。 这或许,也就是后世周汝昌先生所说的——千秋一寸心。 而不论是李思训还是李昭道,当然都当得上大家的称号…… 笔墨已经备齐,实际上,在李思训的房中,这样的东西是随手可及的。 自然不会直接往那画上去写,就算是郑丹青想要写,李思训恐怕都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